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圣手穆时英,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多层次的美学功能,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方法,同中国大都市社会生活相交融,描绘了一幅幅光怪陆离的时代图景,从而丰富了现代派小说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否定性行动”的存在性在行动哲学中一直备受质疑。以克拉克为代表的否定派宣称它不可能是行动,而以摩塞尔为代表的肯定派则认可它的存在性。梳理和分析两派的观点与论证,可以发现争论的焦点在于“否定性行动”能否指称外在事件。通过反驳否定派的两种典型论证,对“否定性行动”的可能性问题作出如下结论: 如果坚持行动的事件因果论进路,那么“否定性行动”只能退化为一种指称肯定性行动的否定性描述; 若允许基于意图因果的心理行动,则“否定性行动”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行动类型而存在。  相似文献   

3.
也谈止损     
股市充斥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止损”便是代表之一。在投资四大基本派别(基本面或价值投资派、技术或图表派、有效市场理论或投资组合派、从众理论或行为心理学派)中,“止损”显然是属于技术或图表派的。因为他们专一根据价格走势的图形和趋势来选择股票,并不考虑股票后面是企业,或者不太关注价格后面公司的基本面情况。那么,他们的投资策略就很奇特,  相似文献   

4.
施蛰存是新感觉派中极有特色的作家,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小说在表现都市人的生存困境时,注重捕捉独特的人生感受,在丑陋的现实中寻找温情,用心理分析的手法解读人性,并追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推进小说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要塞”退出以后──一个年轻“经济人”底遭遇》在路翎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心理解剖的深刻与多层面,它的在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中挖掘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它在人物心理描写上的内心独白与内心分析等近于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的运用,等等,共同显示了路翎卓越的文学才能,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七月派著名诗人牛汉新时期的诗作,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有历史纵深感的反思,充满悲壮崇高的英雄主义情怀,一是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实绩和由此产生的新精神、新道德的热烈赞美。时代情绪与审美趣味的大转移,带来了他的诗歌表现手段的大胆革新。  相似文献   

7.
康德前近代西方美学的认识论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功导致了西方近代哲学包括美学的认识论倾向。西方近代美学的认识论倾向在经验派美学和理性派美学的双峰对峙的内在张力关系中推演和表现出来。首先,经验派美学和理性派美学都具有强烈的知识取向。其次,经验派美学和理性派美学都坚持理性的认识手段。再次,经验派美学和理性派美学都提出了逻辑的认识范畴。最后,经验派美学和理性派美学都确立了理性的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新感觉派小说叙事结构与中国传统小说结构有所不同.它突破了传统小说情节化的叙事结构模式,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从而丰富了小说艺术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9.
很多学者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承接关系有过论述,认为他们之间观点相同的方面是主要的。可是在对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观点进行仔细比较之后,会发现它们在儒家“政教观”、复古的方法、审美标准三个方面存在巨大的不同。不能笼统地单看到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的承接,对他们之间关系的不同也要有清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廓清茶陵派与复古派之间关系的迷雾。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界,关于地球人类的起源有地球派和外星派之说,地球派主张地球人类是地球上动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结果,外星派主张地球人类是地球外行星上的人类创造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台阁派文学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并指出,台阁派的确有大量歌舞升平之作,这正是台阁派遭非议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台阁派并不全是歌舞升平之作,还有大量关心国计民生的散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财富,有其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台阁派开创了一个平实的文风,影响文坛一个多世纪之久,更不应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2.
对新月派发展分期的界定如同对新月派其它内涵研究一样,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但诸说中大都认为新月派以新月社始至《新月》月刊停刊、新月书店倒闭终。这种界说不尽符合历史真实,而新月派发展时闻的确定直接决定了对新月派研究范围的分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认为新月派发展经历了胚胎、形成、发展、分化四个完整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3.
古音学上的考古派和审音派是按照古韵研究法进行划分的,审音派之界定亦当以此为唯一的依据。审音派相对于考古派而存在,指古韵分部中考古、审音两法并用的一类古音学家。  相似文献   

14.
正理派是印度古典哲学流派之一,此派依托《正理经》对认识论有集中探讨。讨论的核心问题,一是各种认识方式的归类问题,二是认识方式的可靠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也广受古印度其他各派哲学关注。围绕上述问题,正理派与顺世派、弥曼差派、中观派等不同派别展开了持久、广泛的争论。对于印度常见的八种认识方式,正理派归为感知、推理、类比、言语四类。对于各种认识方式的可靠性,正理派认定上述四类认识方式可靠,而顺世派只认为外感知可靠,弥曼差派极力认定仅言语可靠,中观派龙树则否定所有认知方式可靠。正理派的认识论与西方认识论虽为同一论域,但由于文化背景与知识谱系的不同,在理论形态与发展动力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再评鸳鸯蝴蝶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主要特征体现在通俗性上。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具有合理的一面;但他们排斥鸳派进步、健康的一面,否定鸳派追求文学娱乐性和消遣性的观点,也有偏颇之处。鸳派在文学形式、语言、叙述方式等方面对新文学影响很大,对鸳派的评价,应建立在对通俗文学的正确理解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国民党改组派产生前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普遍滋生的改良主义幻想,为改组派思想产生广泛影响提供了心理基础;改组派思想和主张切中时弊是其风行一时的主要原因;改组派人物及其宣传活动在改组派思想传播中也起了重要作用。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改组派所鼓吹的改良主义运动最终不能避免破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孙原湘为性灵派主将袁枚大弟子,性灵派的重要成员。其诗学观不仅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内涵,而且予以深化,堪称是性灵派之功臣。其诗歌创作亦抒写真性情,表现个性,具有性灵诗的审美特征;但却丧失了前辈讽谕社会的批判意识,又浪使才情于艳诗,不乏过失,实乃性灵派走向衰败的一个中介人物  相似文献   

18.
"左岸派"电影在世界观、作者电影的纯粹性、心理领域和新型的观众理论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探索,为艺术电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风格与流派有内在联系,一个风格相近的作家群即形成一个流派。宋词除豪放、婉约两派之外,还有个第三派,即以姜夔为代表和开山祖师的清雅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红学三派的利弊作了简要评述。作者认为,旧红学以索隐为主,可称之为索隐派;新红学以考证为主,可称之为考证派;而着眼于文本的阐释,可称之为文本派。索隐派以影射的眼光读小说,试图将《红楼梦》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其主要依据是读者的联想,不一定可靠。考证派只承认与作者和版本有关的实证材料才有价值,无视《红楼梦》在文学世界的地位,其眼光不免偏颇。文本派致力于《红楼梦》文本内涵和写作技术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索隐派和考证派的失误,但务必防止过度阐释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