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政策企业家”已被学者们广泛地运用于解释政策过程与政策变化.扮演“政策企业家”角色的个人和团体在推动议程设置、推进政策创新、促成政策变迁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在政策过程中,他们会采取多样化的行动策略来吸引公众对特定问题的关注、促成特定的政策方案出台或者“兜售”偏好的政策方案,然而这些活动要受到制度和环境的制约.政策企业家的各种行动以及对政策企业家精神的倡导可能会导致少数政府内部的政策企业家控制公共决策,对民主治理本身产生负面影响.政策企业家理论对解释中国政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政府内部的政策企业家,并对不同类型的政策企业家以及不同领域的政策企业家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实行权威性分配的手段.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出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博弈原则.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公共政策的主体具有创新的活力,要求公共政策的各种形式充满创新性,要求公共政策制定与运行的过程始终表现出创新的张力,要求公共政策的外部环境中形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制定与实施相应的培养与提高城市各方创新能力、激励社会各方勇于创新、保障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创新张力、建设创新的文化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要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推进公共政策的创新,不断提高公共政策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公共政策形式的创新,使公共政策过程保持创新的张力,建设公共政策的创新文化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的范式转型是公共政策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政策范式及其转型对于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文章从经济发展政策的视角对东亚公共政策转型问题进行分析。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也要对此进行回应,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也最能体现公共政策范式转型的主要特征。从东亚经济发展政策的转型的过程看,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转变为更加倚重市场的力量和市场机制,政策权威从政府分散到社会;在政策理念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逐步占据着首要地位;从政策转型的成效上看,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改变了东亚初始条件差的状况,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但是从公共政策的范式转型效果看,还存在着政策的前瞻性与预见性不足,政策的创新性和持续性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首要环节。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执行等方面;国内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策宣传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和引用西方学界的研究成果,因而在实践和创新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且国内外,对某一项具体社会政策宣传的研究都不多见,这也是今后政策宣传研究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本质上是对公共政策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是公共政策完整逻辑流程的一个环节.随着当前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开始朝向治理范式变迁,以及各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经历着从政府管理之器到治理之道的转变.治理取向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不仅能有效兼顾公共性和技术理性,还有利于实现绩效评价对公共政策民主化和理性化的“政策学习”功能,反映了公共政策创新所需遵循的人类社会公共生活规律并提供了一条可选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晋飞 《南都学坛》2006,26(3):123-12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我们以审慎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进行思维创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创建企业型政府,要以市场为目标,创建有限型政府;要借鉴优秀企业的运作经验,确立成本核算理念,建立廉洁、高效型政府;要强调顾客取向,体现“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企业家精神,以公众为本位,建立服务型政府。同时,还要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落实管理创新和思维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在于公共管理不和谐,构建和谐的公共管理应优化发展结构,配套公共政策,健全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执政队伍,以期在和谐的公共管理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城管执法是社会管理的一个缩影。风险社会中的城管执法一直处在社会矛盾的火山口,它融合了几乎所有政策法律冲突的节点和触点,也是官民利益博弈的日常缩影和官民矛盾的真实写照。城管执法在政策法律中撕裂纠结,在城市形象与为民服务间艰难取舍,在官员政绩与底层生计的冲突中迷茫,致使城市管理的重要节点成为了社会矛盾的燃点区域。城管困局的全面突破,还有赖于政策冲突行政性空间的压缩、政策冲突预先排查制度的创新、政策过程的民主参与以及公共政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相似文献   

10.
市场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政策的淡化和缺失是导致我国社会出现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原因.为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政府的社会政策意识和功能,重视政府在财富再分配和社会福利提供中的重要作用.而政府社会政策功能的强化,又必须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结合起来.考虑到中国是人口大国,我们需要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发展社会政策,发展积极性福利,把中国建设成社会投资型国家.  相似文献   

11.
政策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当今世界尤其是已经“入世”的中国的公共管理的发展,起着越来越明显的推动作用。从而,公共政策也正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和社会链接的纽带,已经成为政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了解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含义、运行机制、政治政策、经济政策以及科教文化政策等,可以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公共政策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科教文化各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搞好海西建设的公共政策途径是:探索体现区情的政策制定模式,优化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公共政策;避免政策执行过程的投机行为,有效治理政策变通中违背政策原理的错误现象;克服政策评估出现的认识误区,努力发展促使经济区建设有序进行的评估事业;强化政策监控应有的建设功能,坚决遏制阻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消极因素;及时疏通公共政策的终结渠道,科学处理政策周期及政策发展出现的障碍问题;优化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单元,实现有效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3.
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中,传统的政策过程理论注重阶段性的周期分析,强调议程、决策和执行间的单向线性关系.另一种较新的理论框架是政策网络理论.在这一理论看来,政策参与主体通过互动模式形成更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大量涌现的复合的跨部门议程凸显出政策网络理论的意义.在容纳利益相关群体、形成互动规则和组织战略合作方面,这一理论框架具有独特的优势.英国政府的"邻里振兴计划"证明了政策网络理论的应用性.在应对"社会排斥"这一复杂社会问题上,政策网络策略使得政府的"导航"作用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策问题的建构主体及其体系、结构等都是不同的。严格说来,公共政策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出现的,也只有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才有着可以作为科学考察对象的政策问题建构主体。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近代之前的社会治理过程也经常性地求助于政策,而且也确实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因此,也存在着政策问题建构过程及其主体。在历史的视野中去考察政策问题建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通过把握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变动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去开拓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历史地看,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经历了从"特权阶层"到"市民代表"再到"政策问题建构权扩大"等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5.
格岩 《国际公关》2024,(5):74-76
公共政策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途径,提升公共政策水平有利于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水平。对公共政策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促进政策形成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的公共政策。在政策研究过程中,政策扩散过程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能够加深对公共政策的把握,从而进一步提升决策水平。学习型政策扩散机制是政策扩散机制中的典型,也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社区“红细胞”工程政策的扩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学习型政策扩散机制,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政策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16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以及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文件,采用前人研究量化标准衡量企业家精神得分以及政策得分。通过政策内容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MAX-MIN标准化数据处理法以及线性回归法探讨创新创业政策和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影响经济绩效的具体路径。在双创热潮以及高度重视提升企业家精神的背景下,该研究对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经济绩效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实施情况正向且显著地影响经济绩效,企业家精神在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影响经济绩效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莫荣新 《今日南国》2008,(18):26-2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体制结构与治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管理方式向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效能型,即“四型”转变。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要解决好改革过程中逐步凸显的社会矛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创新管理方式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有效分析工具,是揭示政策过程"黑箱"的经典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政策框架,揭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制定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问题源流——国家、产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遇到的现实困境,催生诸多解决方案形成了来自政府官员、高校管理者、技术需求方和创新研发个体的政策源流.二者互动的同时,变化的政治源流——党和国家的关注、公共舆论的压力——与二者共同作用.最终在关键节点,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开启了政策之窗,实现了政策落地.应该围绕各源流及政策之窗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以期进一步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府职能与政府行为贯穿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全过程,政府职能转变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水市场体系建立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有效执行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落实需要转变政府职能。针对政府职能转变所面临的六大困境,提出通过制度创新、水市场培育、多元化主体参与和宣传教育等途径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公共政策存在“越位、错位”、不够透明、效率不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 ,应该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 ,大力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保证我国政策管理真正与WTO规则相适应 ,发挥它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