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素以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饮誉20世纪文坛,但意识流并不能涵盖她艺术探索的全部范围。晚年伍尔夫逐渐形成了一种公众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日常历史观的宣扬和对集权价值观的异化性的揭示成了其后期小说创作的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形式。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标志着伍尔夫晚年再次成功地超越了自我,又实现了一次新的艺术飞跃。  相似文献   

2.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王安忆在小说创作及小说理论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小说观念,确立了一种新的小说立场。她把小说世界命名为心灵世界。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一贯倾向、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阐释王安忆是个重视心灵的作家,这正是她之所以拥有新异的小说立场的深层原因。本文还对王安忆小说立场的意义作了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3.
论方方小说的宿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后期,对方方小说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新写实主义”流派特征的理论探讨、人文立场的深度意义和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比较而言,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方方小说创作的人性内涵和文化意义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方方小说创作中越来越浓厚的宿命意识暗合了时代文化变化的脉搏,与其区别于先锋作家的总体平实风格一起成为她的小说获得读者广泛认同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4.
民问文化立场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表现出明显的民间文化立场的特点。这种文化立场使得他的小说创作对新文学民族化、大众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这种文化立场也限制了他的小说创作在思想的深度和艺术上做进一步的开掘,导致他的小说创作的模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是了解鲁迅后期创作和思想的重要资源,《故事新编》的“新”与“编”就内含着作者的创作取向和思想特质。具体而言,《故事新编》的“新”包括情节和主题的新变;从神话向小说的转变、间接与隐喻手法的采用、主观化和心理化的大量介入等艺术特征的新变;价值观上的民间立场取向等几个方面。此外,《故事新编》的文章创作时间与文集编排次序的不一致,反映出鲁迅创作思想的前后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文学中的确存在着所谓的"哥特式小说传统",而且它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也许是我们揭开<呼啸山庄>的创作之谜的一把金钥匙.以此为切入点,进而研究艾米莉·勃朗特怎样借鉴了哥特式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笔者发现尽管她仍旧采用了哥特式小说的人物模式即恶魔与天使的对立式的人物格局,但是在艾米莉的笔下,僵化的人物变成了丰满的艺术形象,正因此<呼啸山庄>成了一部非同寻常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从性别立场出发,对张欣的都市小说进行解读,认为在她的都市小说中凝聚了很深的女性情结,体现了作者作为女性对同类的终极关怀,是作者性别意识创作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小说,不以情节叙事为重心,而是在小说创作中大胆引进抒情功能,散文化的抒情性成了她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萧红的小说创作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使小说获得了另一种独特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柯岩是当代中国著名女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在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散文等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坚毅的信念、纯真的童心、圣洁的心灵、美好的追求和诗意的哲理.她的儿童诗创作充满童真、童趣和童韵;她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对下一代的无限关爱,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她的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哲理性和感召性等独特品性;她的散文蕴涵和散发着深层的诗意与诗魂,她用自己的人生理想影响着年轻一代.  相似文献   

10.
潘小平是90年代有影响的女性散文家之一。1992年以前,她持守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作品表现出知识精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从1993年开始,她主动地转变写作立场,即由精英立场转向世俗立场,由“士大夫趣味”转向“大众趣味”,但在实际创作中,她则是通过世俗叙述表现精英立场,并在精英立场与世俗立场之间营构思想,体现出一种新的眼界与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通过再次提出"认识执政规律"的问题,展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认识执政规律和遵循执政规律进入一个新阶段,跨入一个新境界.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是与时俱进、执政为民;基本规律有理论创新、第一要务、总揽全局、人民民主、民主集中、从严治党等.  相似文献   

12.
直子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她身上具有两种独特的美——病态美和诗意美。也正是这两种美的凝合以及她对死亡的异视角观照使她在女性形象中魅力窦生,成为又一个美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3.
“政府失灵”与现代环境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是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如管理机构设置不尽科学、缺乏综合协调机制、管理模式单一、公众参与缺失等,为此,必须创新环境管理体制与制度。现代环境管理体制应该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统一决策和统一监督,实现部门之间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应该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应该能够在国家管理的基础上引入公众参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虞美人杂考     
现今虞姬墓在安徽灵璧。但从文献资料来看,虞美人自刎处有安徽灵璧和淮南定远两说,因此,虞姬墓历史上实际两地皆有。美人死后,鲜血化为原上之草。这是一种能应曲而舞的独特的草,并非现在所见能开鲜艳之花的虞美人。虞美人草本花卉明代以来才从欧洲传入我国,历史上庞大的歌咏虞美人的诗词,也就经历了由咏草到咏花或花草兼咏的过程。《虞美人》曲流行于唐代,也与这个悲艳动人的故事有关。第一个以该曲填词的是唐代的无名氏,五代时《虞美人》词已多见。历代书面文学中的虞美人形象经历了从同甘共苦到贞节烈妇的演变过程,而在一些民间传说故事中,虞美人却是一位巾帼英雄。  相似文献   

15.
政务超市是在借鉴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公共服务”理念,结合我国实际而出现的一种行政管理创新模式。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政务超市是各地、市的“行政服务中心”。它们的运行现状总体上是健康的,但还存在服务理念不够到位、法制保障力度不足和体系构建不够健全等问题。应以公共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力度,认真研究这一“阳光行政”的新生事物,促使它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6.
吴贻芳及“厚生”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贻芳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任职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任中国校长达23年。“厚生”原为基督教用语,后被吴贻芳赋予新意,定为校训,发展成为指引其办学、治学、育人、献身杏坛的“厚生”精神。“厚生”精神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厚生”精神的形成、“厚生”精神的内涵及“厚生”精神的影响和意义三方面对之加以探讨,从而全面理解吴贻芳的“厚生”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以“才女”命名张爱玲,易将对张爱玲的定位引入误区。张爱玲与传统意义上“才女”迥然有别。将张爱玲纳入“才女”之列,等于湮没了张的思想独特性,她不是一个仅凭才情和禀赋从事写作的“才女”,而是具有强烈自觉意识和现代感的自由作家,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才女”不同,更与性别无关,却与人格的完整独立和思想的健康深刻有关。以“才女”命名张爱玲,一方面是文学研究中炒作作家经历身世恶习的结果,另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对张爱玲认识的肤浅,同时,亦折射出读者尤其是“张迷”们迷张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今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民增收当成总体要求,体现了政府希望在国家政策上给予农民平等待遇的决心.本文以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论述了公共政策在农民增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的主旨 ,评论界见仁见智 ,有说是写爱情悲剧的 ,有说是写女性受难和女性归宿的 ,有说是写美的虚幻的 ,有说是写美与死亡的。本文认为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但论者都未注意到《雪国》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事实上《雪国》中有诸多中国古代文学的痕迹 ,《桃花源记》、《游仙窟》、《蚕女》、《牛郎织女》等作品与传说的影子在《雪国》中依稀可寻。由于这些中国文学因素的存在 ,《雪国》表现出明显的避世主题  相似文献   

20.
有论者依据言为心声的原则来考索朱淑真的"婚外恋"事实,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言为心声这一命题的成立,应有相当的限度和合适的语境。由于创作主体和形式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言"与"心声"常表现出不和谐性。这一命题的合理意义更多地是在道德价值范畴里展开的,恰是身世考索的结果为它的合理性提供依据,而不是相反。诗歌尤其是抒情诗的审美特质,使得"言"、"情"、"事"三者未必环环相扣,"以诗证史"时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