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多数学者通过论证"孔子并不认为有‘生而知之者'"来为孔子辩护,但是这种解释不苻合孔子的原意和历史的真实.孔子其实是认为有"生而知之者"的;他所说的"生而知之者"并非指"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一个人身体和智力成熟后,凭着很高的天赋,尚未经过专门求学,就有极高的对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感悟力,就能明白孔子心目中的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过去,出于对孔子的全面否定,错误地把“生而知之”解释为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知道世间的一切,并据此说孔子宣扬所谓天命论,是唯心论者,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3.
被古今中外反动派吹捧为“圣人”的孔老二,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祖师爷。他极力鼓吹“天生德于予”、“生而知之”的“天命观”,宣扬什么,有的人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有“良知良能”,而孔老二自己就认为他是“生而知之”的“先师”、“圣人”。 两千四百多年后的今天,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出于他反革命复辟  相似文献   

4.
在孔子的评价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认识论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其理由是孔子“鼓吹‘生而知之’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如果对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就会使人疑问:假若孔子真的相信“生而知之”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那么他为什么还要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一生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岂不成为多余?列宁指出,判断哲学家,“应当根据他们在实际上怎样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进、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列宁全集》第14卷,第226—227页)我们认为,孔子在实践上所遵循的认识路线,是建立在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认识论,而不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5.
“一分为三”论者已经形成一个学派。不过他们的观点又是大同小异的 :有的只承认事物可以“一分为三”,有的则认为矛盾也可以“一分为三”。有的认为“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 ,有的只承认一种形式即对立中介。有的认为“一分为三”只处于补充地位 ,有的却认为“一分为三”是最基本的。大家都赞成在实践中应该广泛地运用“一分为三”、“三分法”、立体思维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7.
唯心论的“天才论”是腐朽的剥削阶级的思想武器。两千多年前,孔老二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奴隶制社会,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反动统治,到处鼓吹“生而知之”的天才论。他胡说什么“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里把人分为四等。奴隶主是天生的“至贵”、“超人”,而劳动人民却是天生的下等人。孔老二的这些反动说教,完全抹杀了奴隶们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相似文献   

8.
《论语·季氏》载孔子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联系《论语》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孔子的思想,借鉴历代儒者的解读,可知"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分别指圣人、君子、小人和民;"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中的"之"之所指,也即认知的对象、内容是"仁"。至于"生而知之者,上也"等等,所涉及的决定人在认知上的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孔子未曾言及。  相似文献   

9.
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思想理论应该首先从认知路径的划分上去把握,应该着眼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关分析,简单悬置或虚化这一理论是不妥的。孔予重视“生而知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首开私人著史之风,且为史学经世的滥觞。因此,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对孔子《春秋》的认识,历来褒贬不一。有的对它推崇备至,奉为经典;有的只承认它贵在直笔,敢于直书善恶;有的人因其记事简约而斥之为“断烂朝报”“村店所  相似文献   

11.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4.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