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利贫困既是弱势群体的本质特征,也是造成弱势群体日益被边缘化和固化的根本原因。权利弱化还是当前社会不同群体“非竞争型弱势化”的主要原因。为此,建构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制度和法律规范,赋予社会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权利争发展机会,使其利益表达、利益博弈、利益获取合法有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权益。是实现社会包容与和谐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弱势群体,是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社会体制改革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有利于利益均衡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构建有效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使其能够拥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利,自主、理性、合法地进行利益表达,从而由权利均衡走向利益均衡,是促进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合法性困境”使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呈现出弱组织化、非政治化和去标签化的特征。弱组织化特征体现了弱势群体在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中既借助组织力量,又弱化组织形式,对各种组织保持高度警惕和拒斥的两难选择;非政治化特征则反映了弱势群体在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中刻意弱化(或规避)政治因素可能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确保行动逻辑“政治正确”;而去标签化特征则是弱势群体在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中试图最大限度地避免自己成为社会“另类人”而被“污名化”所采取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问题,涉及社会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实现,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这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从制度等深层次审视,我国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国家在法律、政策及社会体系方面的顶层设计,又涉及弱势群体法定权利的确定、实现以及救济等具体制度的完善与改革。保障弱势群体的正当合法权益,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应制定一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基本法,确定弱势群体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形成以平等权、生存权、发展权为核心的人权标准体系,确保弱势群体既有利益表达渠道通畅,同时开拓新的利益表达机制,使该群体的利益和尊严能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为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之弱势群体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由六类人构成,经济上贫困、文化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低、社会承受力脆弱是其基本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弱势群体的产生主要是由制度性原因(基本经济制度转变、经济转型)和工作性原因(政府工作失误导致政府失灵)导致的。保护弱势群体的主要对策:坚持以发展促和谐;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均衡机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制定扩大就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发展面临着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困难和问题,"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新形式。从冲突的起因、演化及其双方关系来看,"无直接利益冲突"仍属利益矛盾,排斥性增长方式是导致这类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包括权利不平等和规则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导致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扩大并产生相对剥夺感,社会结构失衡造成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形成利益对立。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应以包容性发展为基本理念和原则,在必要而适度的经济增长中持续改善民生并优先保障弱势群体权益,重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并坚持多元利益共容和改革成果共享,扩大公众参与以疏通利益表达和沟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保护问题。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由六类人构成,经济上贫困、文化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低、社会承受力脆弱是其基本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弱势群体的产生主要是由制度性原因(基本经济制度转变、经济转型)和工作性原因(政府工作失误导致政府失灵)导致的。保护弱势群体的主要对策:坚持以发展促和谐;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均衡机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制定扩大就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弱势群体具有实用主义的法律价值观,偏重于从个人利益出发认同法律的功能价值,法律意识水平尚处于朦胧的、自发的意识阶段,权利意识不明确,法律权利价值观处于较低水平,通过法律实现其正义、获得正义的观念意识较弱。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个人正义的法律价值观,对法律的社会正义持一定的非支持态度;对法律的公正性认同感不高,对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的公正性理解也较为客观、实际。在建立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时,要落实宪法精神,在体制内使弱势群体有正规的、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和需求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村教育领域存在着代课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除具有弱势群体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工资收入极低、其他经济来源不足,社会身份地位尴尬、职业提升空间狭窄,心理矛盾焦虑、易产生职业怠倦,权利长期受损、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等特征,属典型的社会性弱势群体。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是调动代课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现实要求。要全面彻底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体责任,给予代课教师充分的制度伦理关怀,正视代课教师问题,让其进入决策程序并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伴生物。为弱势群体构建有效的利益诉求机制,弥合社会的断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政府的当务之急。现阶段政府要尽力提高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及诉求表达能力,疏通和拓宽弱势群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健全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协商与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中贫富悬殊和利益失衡的问题不断严重化,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力最低的弱势群体身上爆发,因此,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研究探讨,逐步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当前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等权利保护机制尚不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就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了新思想和新举措,其实质就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要解决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必须落实十八大的相关措施,并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处理好弱势群体权利与公共权力、弱势群体利益与公共利益、政府救助与弱势群体自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体制改革,在城市中一部分的公民承受了过重的改革的代价沦为了城市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弱,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城市中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已经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点问题.在目前城市弱势群体保障缺失的情况下,要不断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社会保障立法和司法救助制度,为弱势群体建构起法律的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4.
农民利益表达意识的缺失及矫正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改革的进程是农村社会不断分化的历程,农村社会分化导致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为了维护与增进自己的利益,多元利益主体会以一定的方式向一定的对象表达利益诉求,追寻自己利益.囿于利益表达意识的缺失,农民经常无力表达、消极表达,不仅影响到农民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也制约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这就需要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公民身份意识、参与意识与法制意识,以矫正其缺失的表达意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弱势群体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弱势群体在就业、利益表达、维权、心理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安定与和谐.在论述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特征、困境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解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困境的主要对策,这包括:实行就业援助,不断提高弱势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努力构建起理性的、畅通的和制度化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司法救济,大力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制度;积极构筑起弱势群体的精神支持和人文关怀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的直接动因在于社会主体缺位,公众利益难以表达和诉求,社会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组织是代表公众利益的社会主体,也是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司法机关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和调整方向,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的功能,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倾斜保护;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应坚持宽严相济;允许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包括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在内的刑事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媒介话语权在社会各阶层间的分配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农村弱势群体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手段,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他们的媒介话语权被漠视和挤占,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而解决农村的贫困与发展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让农村弱势群体拥有媒介话语权,有效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面临诸如进京上访、群体性事件、以命相搏等非制度化方式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实行的权威体制。这一体制的实行是建立在我国现实情况和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为实现现代化而作出的必然选择。权威体制所具有的弊端造成了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方式的非制度化困境,成为"不得已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存在多元的利益诉求。”在社会生活中,不论贫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需所想;不分老幼,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权利。再婚难、财产纠纷、精神赡养……社会弱势群体中的老年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如何应对时下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权益纷争,记者对此作了一番了解。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西方国家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代表性理论流派以及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实践层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当下转型中的我国在此领域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结构功能主义、反馈环、行为主义、政治系统理论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搭建了必要的理论基石,而集体谈判、相关法律制度、社会组织以及国家与政府等平台设置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利益有效表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