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近代日本人评说中国国民性从研究方法的角 度可分为研究“文章文化”式、走马观花 式、长期观察“生活文化”式三种类型,而从思想倾向上看又可区分为“左、中、右”三种 视角。他们较为集中地分析了中国人的天命思想、家族主义、守旧观念、重视形式、福禄寿 的功利生活、文弱和平、矛盾特性等特点,还对中日国民性进行了对比,尤其是以日本人的 “认真”比照中国人的马虎。日本人的中国观对鲁迅等中国启蒙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是中国人所具有的文化心理特质,其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中,“厚德载物”中的“物”是一个人所具有或想取得的社会地位或身份、名声、功业、财富、权力等身外之物,“德”是与它们相符合能够承担起这些身外之物的心理素养。“厚德载物”就是不断培养、增进、厚实或提升与人的社会地位或身份、名声、功业、财富、权力等相匹配的素养即德性。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依据这一概念,“中国心”是承载中国人身份的必备条件,要做一个能承担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的社会责任或使命的中国人,就必须培养和增强中国心。承担的责任或使命越大,“中国心”就应越强越大。基于此,德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中国心尤其是中国文化精神作为重要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3.
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提出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主要功能,是为发展提供“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就是“能力本位”;本文对“能力本位”的基本理论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并着重就能力和品德的关系做了论证,分析了“能力本位”对当代中国发展、尤其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还提出了“能力人”假设,论述了“能力人”塑造的实践意义。本文强调能力本位是对我国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某种程度实际存在的权本位、钱本位以及“关系”本位的一种批判;在思考中国未来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或人格基础时,强调应以道德人为前提,以能力人塑造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2008,(4):93-93
对美国人而言,竖起大拇指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  相似文献   

5.
表色汉字将中国人的色彩观念凝定为书面符号,分析表色汉字义符类别及“颜”“色”语义演变。可以了解古人对色彩的认知,与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他们的劳作环境和对象密切相关。“草”“木”归类:采集、农耕方式与色彩认知关联;“纟”部归类;染织是中国人色彩认知的激活点;“颜”“色”:人自身是色彩认知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的源头,探讨中国哲学特有的特征。从社会制度、宗教等角度对社会、人、自然与宇宙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的关系,强调中国人重视主观努力,最终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7.
杜浩 《社区》2011,(26):55-55
曾几何时,“快生活”这个词在中国人头脑中是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描述。19世纪末,美国人雅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写中国人“漠视时间”。他写道:“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具有的这一品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新儒家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儒家传统要想对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诸如“平等、自由、博爱”等业已被中国人接受的价值观念作出有力的回应,就必须在现代进行转化,而这个转化过程应该包含解构和重建的双重任务。以践履为特征的儒家传统哲学,在经历了“五四”的重创之后能否重构中国人真正的精神价值追求。儒家“三纲”体制下形成的权威主义心理被中国人全盘否定的同时,也导致了现代中国人权威意识的缺失。抛开“三纲”在历史上曾经的政治控制目的,以“三纳”权威主义和“五伦”仁爱思想之间的互动模式为镜像,可以为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提供一些心理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发展战略思想的终极价值目标,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价值目标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它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唱法”是以喻宜普教授为会长的“中国声乐学会”暨“中国唱法研究会”于lop年初正式提出的。两年过去了,“中国唱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中国唱法”的研究也在步步深入。笔者不揣冒昧,对“中国唱法”的研究与发展等问题也提出几点浅见。一、“中国唱法”的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始终,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合-分-合”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观念所蕴涵的“合-分-合”的思维模式,注重人与自然、天性与德性、身心与天道的区别与联系,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身内外的和谐、协调发展,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列主义教研室是湛江师范学院从事马列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科研部门,现有教职工15人,其中副教授3人,硕士5人。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人生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等,其中“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先后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全室教师共参与国家教委科研项目3项,承担省高教厅“两课”教改项目3项,院级科研项目4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不少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  相似文献   

13.
提到城管,总让人联想“猫和老鼠”,总让人想到一群人在追赶另一群人。其实,城管并非中国“特产”,很多国家都有,只是叫法不一。而且,相对中国城管,国外的“城管”更“牛”更专业。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的“中国梦”指欧美等人或企业家所具有的对中国的梦想,是相对于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梦”而言的。对西方人的“中国梦”历史发展进行研究、揭示与中国人的“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目的。研究表明,从古到今西方人的“中国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错误到正确、从向往到平和到欺凌、从一元到多元等的变化发展,目前呈多样性;中国人的“中国梦”决定着西方人的“中国梦”;西方人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必须顺应中国文化、懂得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对外与对内政策,以构建与中国人的“中国梦”一致的西方人的“中国梦”。同时,我国也需加大文化历史和现阶段国情的宣传力度、端正对待西方人的态度、营造更自由平等的良好圆梦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9,(27):6-10
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中国人历来认为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父母双全,儿孙满堂。 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中,老人向来是家庭中地位和威望最高的人,晚辈对长辈一定要尊重和顺从。如果对老人不敬或不孝,就犯了“纲常”,“忤逆之罪”甚至要丢性命。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与现代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与现代教育叶水涛袁广浩“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即对人类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将临世纪之交,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答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困扰我们整个世纪的难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中,潜藏着一股“世界主义”思潮,既有打破“国家中心论”的较低层次的世界主义,有打破“区域中心论”的较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也有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最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各种形态,齐备于中国哲学家的头脑中,这在世界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值得认真发掘。从原有的哲学格局看,西方哲学的视野主体上还是“地球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上还是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为主。但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提供给人类一种伟大的智慧:要解决人类的问题,就不能以人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类之外;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就不能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与人的关系之外;要解决地球的问题,就必须突破“地球中心论”,必须置身地球之外。换言之,不突破“地球中心论”,不突破“人类中心论”,恐怕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解决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恐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中的“世界主义”视野,是打破各种“中心论”的一把利剑;它使中国哲学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痛苦中心论”、“生命中心论”,更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学术史的回顾,详细勾勒出有关“中国文化欠缺忏悔精神”这一观点的由来、表现和发展过程。结合相应文化语境的分析指出,所谓“中国人缺乏忏悔意识”,“中国文化少见忏悔精神”,究其实质只不过意谓中国人乃至中国文化欠缺西方文化下的那种忏悔意识或精神,并且是在以西方中心主义为背景的全球化语境下,国人将相应价值观念作为通则贯穿于“忏悔”的理解之中,进而演化为一种普遍性结论的置换表达。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旨趣契合了近代中国人“民族复兴”的历史主题,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进呈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互动,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交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难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以伟大的实践创造回应时代之问,以卓越的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正确反映、把握、引领时代中,构建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筑牢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的观点,考察了美学范畴“人”的形成,由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从人生人“群”、人文诸方面论述了这一核心范畴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