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资产重组的绩效之谜需要实证的经验结果进行解释。本文使用2000年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发生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重组前后共4年的绩效按照得到的评估体系进行评分,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4年间这些公司的绩效变化进行考察。结果发现,除了收缩类公司的绩效在重组两年后发生了显著改善之外,其他类型的资产重组并没有使得上市公司绩效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在近几年中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证券市场的公开性,发生在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格外引人注意.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如何,是否具有持续性,不同公司的绩效及持续性为何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加以心头,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运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5家在1998年发生过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为典型样本,选用1999年至2002年样本公司在偿债能力、赢利能力、财富创造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四个方面的七个财务指标,建立并购绩效持续性评价体系,以评价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绩效持续性.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在并购完成短时间内中较为明显,但长时间内基本上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关联并购重组:根源与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建平  曾勇  何佳 《管理学报》2011,8(8):1238-1246
选取1997~2000年我国285个国有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后3年发生的312起并购重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关联并购重组的根源与后果。研究发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关联并购重组的根源是股份制改造模式;关联并购重组并不为股东创造财富,为股东创造财富的是非关联并购重组的样本;在完整改造的公司中,非关联并购重组的财富效应好于关联并购重组的。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与业绩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国沪深股市1999年-2006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分位回归方法,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探讨业绩处于不同分位点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对业绩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从1999年~2006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是整体性的.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股权再融资虚拟变量,基于分年度的OLS回归表明,在2000年实施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与在研究期内没有股权再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相比,经营业绩的下滑更严重;处于高分住点的股权再融资样本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它们的业绩变化与股权再融资并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表明股权再融资后公司的业绩变化存在内部差异性,同时在各个分位点上市公司的规模增加均对经营业绩具有促进作用,负债率对业绩改善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8年3月31日沪、深两市10家具有代表性的煤炭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其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得出10家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比较,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基于2004年的样本,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及其所涉及的六个维度控股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年度差异.2004年公司治理状况较之2003年有较大改善,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产生了积极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本文对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未来研究提出了规划.  相似文献   

7.
刘新民  王垒 《南开管理评论》2012,15(2):101-107,127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5-2009年间高管更替数据为研究样本,引入了高管团队重组和战略连续性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不同高管更替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强制更替外部聘任对高管团队重组有正向影响,对战略连续性有负向影响,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其中高管团队重组和战略连续性在强制更替外部聘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上市公司高管强制更替内部聘任对高管团队重组影响不显著,对战略连续性有正向影响,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中战略连续性在强制更替内部聘任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另外,高管团队重组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战略连续性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治理的效率将通过公司业绩反映出来。文章以2008年-2011年CCER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适当扩大董事会规模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即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第二,董事长持股比例、前三名董事薪酬之和与企业绩效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基于2003年和2004年的样本,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简称南开治理指数)及其所涉及的6个维度:控股股东治理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年度差异。2004年公司治理状况较之2003年有较大改善,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产生了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有利于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上海、深圳两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样本,对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行实证研究,研究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指数.第二步对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比率等与经营绩效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是有显著影响的;进一步的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满足二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11.
特别处理公司重组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收  张莎 《管理评论》2004,16(12):33-36
本文采用超额收益法与财务指标法对中国证券市场中的特别处理公司(以下简称ST公司)重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ST公司重组后三年内平均累积超额收益(CAAR)显著为正。运用财务指标法的研究结果表明ST公司重组当年绩效并无明显改善,重组后第一年绩效明显上升,而随后两年则呈现下降态势。总之,在ST板块中频繁发生的重组能在短期内改善公司业绩和股东收益,但这种绩效的改善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董事会治理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定性的方法从理论上说明上市公司绩效与董事会治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定量的方法,将董事会治理特征量化为3个指标,收集上市公司3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提出合理的假设,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采集的数据样本对假设和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3.
从企业和投资者两个视角分析连锁董事与财务绩效、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以1999年至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纵列截面数据,分年度建立联通连锁董事网络,借鉴社会网络分析和图论理论,采用居中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测度连锁关系的数量,采用向量中心度测度连锁关系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连锁关系质量和数量的相关性低,涵盖的信息不同;连锁关系越多、越重要,上市公司后续3年的资产收益率越高,并且连锁关系的变动和资产收益率的变化呈动态一致性。用营业利润率代替资产收益率,实证结果也是稳健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连锁关系对上市公司的Tobin's Q值有正向影响,说明公司价值能有效地捕捉连锁关系带来的长期增长效应及其作为无形资产和实物期权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以2007-2016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补贴与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接着将上市公司按产权性质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绩效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绩效,且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负效应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制权变更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1997年到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制权变更的282例样本,就其控制权变更公告日效应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和累计平均超常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制权变更的信号传递效应在[-2,2]区间上完全实现。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制权变更公告日收益率变动呈现出如下趋势:在公告日信号传递效应区间,其收益率显著为正;随着传递时间延伸,收益率显著为负,从而在整体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制权变更对并购公司股东并未显示出明显绩效改善。上述结论统计检验极其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以1993—2003年间实施ERP的9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企业,利用W ilcoxon秩和检验、Panel分析以及系数约束检验分析比较了公司实施ERP前后的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能根据单一检验分析方法片面得出实施ERP是否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国内企业实施ERP当年及之后1~2年绩效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显著;实施ERP之后第3年多数企业没有起到改善绩效的预期,但少数公司却利用ERP显著改善了公司绩效,少数公司实施ERP存在短期绩效下降现象.指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ERP实施成功率较低,并不是ERP本身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控制、恶性融资与配股盈余操纵是各界高度关注且密切关联的重大问题。上市公司在配股时既可能正向操纵盈余,也可能负向操纵盈余。本文以配股政策3年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中最后1年为1999年的196家成功实施配股的A股上市公司199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就此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越强,上市公司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控股股份为国家股时,盈余操纵程度较小;预期从中小股东处筹集的资金规模越大,上市公司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资金储备压力越大,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8.
以1993—2003年间实施ERP的9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企业,利用W ilcoxon秩和检验、Panel分析以及系数约束检验分析比较了公司实施ERP前后的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能根据单一检验分析方法片面得出实施ERP是否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国内企业实施ERP当年及之后1~2年绩效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显著;实施ERP之后第3年多数企业没有起到改善绩效的预期,但少数公司却利用ERP显著改善了公司绩效,少数公司实施ERP存在短期绩效下降现象.指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ERP实施成功率较低,并不是ERP本身存在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中国深沪两市1999年到2003年4 430家上市公司和美国纽约交易所1999到2002年6 907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比较,在确定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主要决定因素的基础上,与美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公司绩效、股权特征是决定高管薪酬的主要因素;它们对于两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是有区别的;探究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政策设计的指导性建议和以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最终所有权性质、治理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2003 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最终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民营控股以及外资控股三类,并选取相关变量对各治理机制变量与企业业绩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变量及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的解释力度大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综合考虑各治理变量并研究其与绩效的关系时,治理机制变量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会导致各治理机制变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本质上改变;在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两类上市公司中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治理机制变量.研究结果为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业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