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教育实验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期。这一时期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教学实验,学术界也对教育实验方法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并对一些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及他们主持的实验做了回顾。《教育研究与实验》作为我国的教育核心期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教育实验的基本状况,因此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实验的历史见证。通过对1989~1999年《教育研究与实验》发表的关于教育实验类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中总结出20世纪最后十一年间我国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之所以有"三大核心"之称,盖因其在学术评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读"三大核心"主要研制者的观点可以发现,"三大核心"虽然皆声称以"布氏定律"和"加氏定律"为理论依据,但作为核心期刊的前两者与CSSCI在研制目的、用途、方法、产品等诸多方面迥然相异。核心期刊的研制者通过将文献检索理论改造为评价理论,使指导订阅的期刊目录成了期刊质量排行榜,但其理论改造及其所标榜的评价作用都是十分可疑的,其对核心期刊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也是不能成立的,而在坚持评价主体身份、坚持以排行榜为唯一产品形式基础上的进路设计,很可能让核心期刊走向没落。后起的CSSCI虽然比较忠实地遵循了"加氏定律",但在其起步阶段表现出了对核心期刊明显的路径依赖,对评价功能的过度宣传,使其在影响迅速扩大的同时背离了初衷,检索工具变成了评价产品,"C刊"的风头甚至盖过了核心期刊。来自学界的抨击让CSSCI开始反省,重新"发现"了数据库的价值,从而开始了向数据服务平台的转型。在学术评价改革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审视"三大核心"的进路,评价机构的评价主体身份因专业性的缺陷无法弥补而永远不可能得到学界的公认,因此,退出评价,回归数据开发者的定位,方不失为明智的选择。如此则既可开辟评价机构新的发展空间,也可推进学术评价向学术共同体的回归,但数据服务平台建设的困难和对评价权力的留恋将构成其前行路上的两大障碍。  相似文献   

3.
学术影响力是期刊研究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它能充分展现期刊在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源,从篇均下载次数、篇均被引用次数两个方面,对2012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中的9种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被转载论文学术影响力比未被转载论文学术影响力大,但也有少数期刊被转载论文学术影响力与未被转载论文学术影响力相差不大,具有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湘西报刊出版钩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国时期湘西十县报刊出版活动,是湘西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现象。这一时期的报纸与期刊从出现、发展到消亡,经过了四个阶段,在出版形式上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在对这些报刊内容和作用进行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它们消极乃至反动的一面,同时也要肯定其特定时期内和一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它们记录地方历史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核心期刊”和“论文学术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期刊”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其实际效用从原有的参考工具书被衍生为职称评定、学术评定,甚至学位评定的门槛值。使真正的“论文学术水平”与“核心期刊”的概念混淆起来。本文试图从对这两个概念的论述入手,建议中国学术期刊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评定期刊学术水平的机构,从而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是16世纪法国史和早期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权威,在妇女史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其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研究对象上,戴维斯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将研究焦点集中于没有话语权及其他权力的普通妇女身上,认为她们是新社会史所极力倡导的"自下而上的历史"的核心研究对象。这种历史观强调社会大众与普通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强调新型的历史研究领域即将历史书写的对象从精英或统治阶级转而关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经历、观念、习俗和心态。戴维斯笔下的妇女形象都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且以她们独特的才干、创造性与适应性积极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谓的边缘位置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7.
非"核心"综合社科类学术期刊因为地处"偏远"、栏目众多、选题分散等原因,不易形成特色,不易获得作者、读者尤其是一些权威学术评价机构的认可。在"名牌期刊"、"核心期刊"资源相对有限的客观环境下,数量众多的非"核心期刊"综合社科类学术期刊要提升质量尤其是影响力实为不易。通过对《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几年来刊发文章被引用、被摘录情况的统计,以及对相关领导、学者、作者、读者进行访问调查,明确以政府期刊管理部门与期刊评价专门机构的评奖、评价依据为指导,设置重点栏目、规划适当选题、主动约稿组稿、保证编校质量及与相关期刊数据库积极配合等措施,提高期刊的总体质量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也不应当把是否被收入"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目录作为评价刊物质量和影响力高低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木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然而在实践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基本观点、积极作用和缺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期刊影响因子(JIF)作为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图书馆筛选馆藏期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比较客观的量化指标,在引入期刊与学术评价之初也起到过较好的作用。然而,JIF的作用逐渐异化,尤其是自JIF与高额科研奖励挂钩以来,引发了很多甚至是很严重的负面效应,一些期刊主办者恶意炒作,形成了期刊与学术评价界对JIF既恨又爱的躁狂症。因此全球包括我国期刊界与学术界对JIF的质疑和批判之声不绝于耳。面对JIF躁狂症,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叫停或废除JIF,而是直面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因为任何评价方式都会有其不可避免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闻学学科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民国时期学术发展的全盛期。这一时期的学术界空前活跃,在报刊业方面,学人们都争办各类报刊,报刊界专业期刊也开始出现,新闻学方面的专业期刊同样获得了发展的契机;这一时期作为新闻学学科建立重要标志的设科建系在高等教育层面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另外,专业新闻学研究队伍也开始形成,所有这些方面都标示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闻学学科已经开始建立。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现阶段的6种核心期刊表进行了概述,并对河南省高校学报入选6种核心期刊表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河南省高校学报共有20种入选各类核心期刊表,占河南省高校学报总数的25%。河南省高校学报的整体学术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学术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高;河南省高校学报的发展应走专业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2.
“核心期刊”的理论与实践均是外来“文”种入侵中国后发展、异化的产物。它所依据的“载文量”与“被引率”两大量化指标只不过具有文献计量学上的意义,并不反映期刊和期刊上所载文献(论文)的质量与水平,充其量只反映了某一专业、某一专题文献较为集中地分布于一些期刊上而已。这两项指标甚至连文献(论文)的好、坏、对、错都未能区分,所以它根本不能作为评刊、评文、评学、评人的质量或水平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价对象严格界定为"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突出评价管理导向与情报服务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在国内外期刊评价中首次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自主研发"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且评价结果采用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详细说明了学术期刊刊源的选择与分析,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等评价过程.分析了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情况、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及地区分布等状况.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的历史和传统与学报的现状和未来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了解学报的历史和传统是制定现行改革政策的前提。学报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学桴》、《清华学报》和《北京大学月刊》为代表的早期学报铸就了最初的传统。其核心价值是以开放的心态追求真理、传播学术、引领时代,综合性或专业性则是其外部形式特征。1950年代,传统发生"裂变",中国科学院传承了传统的核心价值,着手构建以开放的专业期刊为主体的学术期刊体系;高校学报则拘泥于传统的综合性学报的外在形式,并坚持稿源的内向性。对传统在不同向度上的继承造就了两类期刊的不同命运。今天的许多管理者和学报人往往错把1950年代以来逐步固化的综合性、内向性模式当成了学报的传统,学报体制更形僵化。因此,学报的改革是必要的,但应该改革和如何改革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改革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可行的路径和手段。在新闻出版总署新近颁布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中,"转企"这个改革的手段已取代了目标。学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学报体系的构建,为达此目标,比笼统"转企"更为可行的手段,是将纸本学报与数字化学报分开,将学报编辑与出版发行分开对待的"两分开"办法。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的级别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根本属性,期刊的学术性必然对学科内的其他期刊和作者产生影响,形成学术影响力。学术因素是影响学术期刊分级的主体因素,学术影响力体现学术期刊的核心价值,学术影响力是学术期刊分级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2006-2016年经济类8.5万篇学术论文数据,筛选出引用次数最高的100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高被引论文所表现出的特征及启示。研究发现:从引用特点看,高被引论文CNKI的复合被引次数位居国内同类期刊前列,不过国际引用次数少。从论文特点看,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关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中青年学者教授和副教授是高被引论文创作的主力军;多单位、多作者强强联合、共同合作完成已经成为趋势;高被引论文主要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收录期刊上,绝大部分发表在中国社科院主办的期刊上;论文高被引与期刊数字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为此,建议国内学术评价机构每年发布学术论文的综合引用排名,推进期刊的国际化和学术论文的国际化;注重高被引论文选题、作者和论文质量的有机结合;认清期刊发展定位,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预约潜在高被引论文;整合和优化期刊资源,打通国际与国内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模式,实现期刊数字化资源的快速传播与共享。  相似文献   

17.
国内传媒界出现了市场化、国际化、集团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面对这种变化,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以创新文化作为刊社文化的核心,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点,因为这是学术研究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对13种外语类核心期刊1994-2015年发表的297篇英语学习策略文章做了统计分析,依据统计结果研究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趋势、内容和方法上的变化.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在上个世纪末属于研究的初期阶段,本世纪最初10年属于研究的高峰阶段,最近几年对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呈现下降趋势.研究方法从最初的非实证研究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实证研究占主导地位.我国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不足之处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还很缺乏,同时还存在重复研究现象.此外,对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学报有着自己独特的体制设计,这个体制的建构始于1950年代,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是其最终成型并逐渐固化的重要时期。除了同于一般期刊的准入审批制、主管主办制以外,体制对学报还有一系列独特规约,拜其所赐,综合性、封闭性、“一校一刊”成为高校学报所独有,并在相当长时期内得到了学报界的普遍认同。自甘于“窗口”“园地”而作茧自缚的高校学报与开放的公共平台属性渐行渐远。1990年代末,一个偶然因素造成的学报大扩容使“体制病”彰显无遗。新世纪初,管理部门和学报界都开始了对学报体制的反思。教育部“名刊工程”开启了艰难的“破茧”之旅,但被寄予很大希望的报刊体制改革在高校并未获实质性进展。2014年以来有关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为学报走出体制之困注入了新的希望,但破体制之茧并不容易,而破心中之茧则更显其难,学报要实现破茧化蝶,涅槃重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SCI作为自然科学期刊的一种量化评价方法进入中国,随后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出现了CSSCI。随着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进步,单纯量化评价方法的不足日益突显,引文索引开发者也出现了数据开发还是期刊评价的纠结。因此,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量性分析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是弥补SCI与CSSCI作为评价工具之不足的有效途径。选取论文下载量、SCI分区、影响因子、学术影响力等四个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实现SCI期刊论文的可量化评价。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论文评价中,近年来先后出现了"以文评人"和"以文评刊"的探索,在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同样可以实现对CSSCI期刊论文的科学评价,从而避免走入"以刊评文"的误区,使期刊论文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执行性,进而回归学术研究的论文本位与学者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