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揭示城市配送形成过程中各种主要因素的作用,从城市配送市场需求、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规划、城市配送中心的集约化功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推动、现代技术的支持等因素阐述城市配送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城市共同配送是将城市众多流通单位处理同种或异种商品的功能统和起来,将小量货物转化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的配送,实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株洲市发展城市共同配送有市场体系健全、商贸流通发达、交通便利、物流信息平台服务、政策支持等优势,同时,还存在物流企业设备落后、物流节点缺乏等弱势,应该从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构建共同配送模式、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物流信息化等方面努力,发展株洲市城市共同配迭。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快递末端协同配送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快递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暴力分拣"、 "爆仓"、 "最后一公里" 配送难等问题不断凸显, 现行快递配送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快递越来越高的服务质量要求, 因而探究一种新的末端配送模式迫在眉睫. 基于 "互联网+" 背景下的快递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提出了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配送模式以及城市快递末端的有限区域共同配送服务模式, 通过构建以云平台为基础的城市快递物流协同服务网络, 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和O2O电子商务系统, 完善城市快递末端协同配送体系, 从而有效解决 "最后一公里" 及 "最后一百米" 配送难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物流是现代物流研究的新领域。坚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综合考虑城市经济、交通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通过运输配送技术的创新,探寻可持续运输模式,优化城市物流线路网络结构;通过物流节点的合理布局,促使物流功能的分工和整合,把城市物流分为城市之间物资流通和城市内部物资流通,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内外开放的城市物流网络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城市网,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快速物流配送需求不断增加以及用户要求更加个性化的背景下,城市快速物流配送存在配送不及时、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城市快速物流的配送效率,将前置仓作为城市快速物流配送网络的末端节点,直接将仓库下沉至最终用户,缩短末端配送距离。在考虑前置仓配送服务范围的前提下,运用引入了道路非直线系数的K-means聚类方法对前置仓的选址构建聚类模型,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20软件对某市区范围内的前置仓选址进行实例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6.
论文借鉴供应链“推拉”分析方法,基于配送流程中不同推拉分界点的设置,定义了社区店实施、配送中心实施和网络平台整合三种城市配送当日达实施机制,从特点、实施难度、流程和适用情形等角度对不同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提供对应的城市配送当日达实施案例。最后对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城市配送当日达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快递各自配送模式产生的末端配送问题,构建快递末端配送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探究实施快递末端共同配送模式带来的效益.研究发现,相比各自配送模式,通过统一规划配送路径,实施共同配送模式,将车辆满载率分别提高至80%、90%、100%,平均运距增加至6km、8km后,能够使末端快递配送车辆出行总量下降76%-81%,城市货运交通拥挤度下降36%-49%,配送成本降低11%-40%,能源消耗、碳排放降低11%-40%,表明共同配送模式比各自配送模式在治理末端配送难题、降本增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要提高快递末端配送效率,政府应该加大对现有物流配送中心的改造,在新城规划时统一规划土地建立物流园区及末端共同配送网点,完善共同配送节点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8.
城市商贸物流发展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视我国城市商贸物流业的现状,存在着配送需求分散,缺乏物流资源共享、连锁企业物流需求量小,规模效益难以发挥、零售业非统一采购、百货店无视物流利润、物流理念不清,物流人才缺乏、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低、物流设施不完善等诸多瓶颈因素。所以,必须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加速构建配送体系、加强整体规划研究,制定长短期计划、建立战略同盟、提高物流技术和标准化水平、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等有效措施,促进城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仿真调度的特点,提出城市物流配送仿真调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根据准时配送和成本最低的要求,建立城市物流配送仿真调度系统运行机制模型,并对城市共同配送问题进行模拟仿真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城市配送服务质量日益成为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研究城市配送服务质量(SQ)对供应商--顾客关系(SCR)和顾客满意度(CS)的影响程度,构建了一个概念结构方程,说明了三者之间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并根据在北京开展的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Q对SCR和CS有显著而直接的影响,SQ通过SCR还对CS产生间接影响,而SCR与CS之间有显著而直接的相互影响。SQ的五个维度中对SQ影响最显著的维度是响应性,最不显著的维度是有形性。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板块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武汉经济的地域分布特征,武汉板块经济发展模式分两级,第一级分三大板块(大汉口、大武昌、大汉阳),第二级在大板块内细分若干基础板块。武汉城市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应为:通过基础板块质量和数量的增长,促进经济实力增强和城市空间扩张,三大板块鼎足而立,形成城市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先秦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为轴心来论证古代城市文化的形成原因,以《诗经》为材料阐述古代城市文化的精神历程和时代特征,解说了古代城市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它指出了先秦之际,在个体与群体,自然与社会的杂揉中,形成古代城市文化发展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市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是一个建立在少数民族世居地的城市,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随着汉族移民的到来,逐渐改变了这里的居民民族成份,形成了汉族人口比少数民族人口多、苗族和布依族人口比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多的分布特点,从而使这里的民族关系呈现复杂性和隐含性,形成了文化不适、弹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的民族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使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应坚持的原则是: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实现土地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保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城市土地的集约化配置需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在于形成利润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的主要路径是推进城市用地置换,改造旧城区和土地的立体化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标志符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标志是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和加强城市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标志设计首先要对城市形象进行定位,然后形成城市形象理念,以此为依据,采用视觉符号对复杂多元的城市信息进行归纳和提炼。一旦城市标志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它所表现出的信息功效远非语言文字性的宣传所可企及。  相似文献   

16.
农地收益分配体制变革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农地收益分配体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农地的直接经营者经营农地,使农地收益实现最大化;二是农地收益各个主体所取得的收益比例大体适当,符合其收取收益的目的。要想达到这两个方面的目的,在农地经营的微观层面,应该保证农地经营的自愿交换机制及权利保护机制发挥作用,使农地始终由最有能力的经营者经营;在宏观层面,则应体现农地的宏观使用效率,避免农地分散的个体经营可能导致的无效率行为,主要应由政府等公共权力组织介入以实现农地收益的合理分配。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就是农地收益分配体制变革的宏观指向,首先实现城乡之间农地收益的合理分配主要依赖政府等组织的公共权力手段;其次在乡村社会,农地收益的最大化不仅需要农地自愿交换机制与权利保护机制在微观层面发挥作用,还应包括政府等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手段消除实现农地收益最大化的诸多制度性障碍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城市核心竞争力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城市只有形成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城市文化是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制度的构建和合理的路径选择,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义乌穆斯林跨国通婚现象,是一个近20年来随着义乌经济突飞猛进而次生出的相关族群深度交往的社会现象。但对于从单一族群突然发展为多族群混杂的小小县级市义乌来说,似乎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利益的分配机制以及人们的发展机遇等重大领域,及时地对这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在学术理论上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在应用实践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方面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的基本内涵、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文化的因素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三个方面论述了湛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湛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战略的初步设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