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文明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推行循环经济、实行合理消费、坚持文明行为、确立和谐关系、建设生态社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生态文明的社会内涵引领生态文明的自然内涵。厘清了这层关系,就具备了发挥生态文明社会内涵在公共政策导向中的制度性势能的基础。在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呈现倒丁字形分布的社会背景下,对于优化社会管理而言,发挥生态文明社会内涵在公共政策导向中的制度性势能的必要性尤为明显。而要将其诉诸实践,一方面,要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破除对新自由主义的盲从,革除对"唯GDP论"的迷信;另一方面,要在实体制度建构层面上,将社会维度融入公共政策,并在法制层面完善相关监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构建和谐内蒙古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加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内蒙古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对象性关系理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它的实践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存在论前提;它的人本维度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转变人的存在方式并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统一起来;它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对当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理论和实际作用,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导致人们在实践上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关系,造成资源与环境问题严峻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首次写人“生态文明”。这证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原理正是科学发展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重新认识和评价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研究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并自觉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转变传统生态观念;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坚持公平原则和加大生态保护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生态文明战略的创新性表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统一为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梦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之一,它是中国人民对绿色中国梦的美好期待,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生态文明梦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应和其他文明建设融合起来,当前中国应以“生态导向的现代化”为发展方向,而思想革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视阈下,"底线"是量变和质变的节点,"底线思维"是被动向主动的转化。传统工业文明在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导下,出现了人的物质需求缺底线、人的伦理道德失底线和人类破坏自然无底线的突出问题。生态文明是一种具有底线思维的最新文明形式,在人类个体价值上坚持集体主义,反映了人作为群的动物的社会伦理底线;在人类价值追求内容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反映出人追求意义的精神底线;在人类的类价值上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统一,反映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智慧底线。坚持以底线思维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社会制度设计,切实保障人的生存底线;调适个人价值目标,坚守人的社会道德底线;反省人与自然关系,守住生态环境底线。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进行长期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作为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人和自然关系上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不断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着力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文明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是通过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更好地探索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在内涵上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创建生态文明村正是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探索,也是农村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是建设社会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向度。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四维坐标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全息立体系统。要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目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的严峻问题,从五点进行思考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三个文明”与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形成一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生态思想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人与自然新型的和谐关系。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以来,许多省区相继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生态省成为发挥资源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最佳选择。贵州省“生态立省”建设应当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为生态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生态,同时也是社会生态,这就要求观念要从“资源型社会”到“生态型社会”转变。  相似文献   

17.
提高国民的文明行为水平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影响国民文明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进一步引导国民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为构建和谐社会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是要在对和谐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程是社会结构转型的物质承担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工程是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社会实践过程,是社会结构生成与变迁的实际承担者,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主战场”。社会结构一般系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互相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是由社会主体的行动关联方式、状态和过程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一定的社会结构在社会工程实施中生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又在社会工程创新中变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在社会工程设计、实施中由理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0.
依据人类的智力或能力 ,人类社会可分为蒙昧社会、文明社会、知识社会。知识始终是社会进展的要素 ,随着知识的积累 ,人类社会逐渐由文明社会过渡到知识社会 ,目前正值这一转型期。知识决定一切、知本成为资本 ,知识使政治统治弱化 ,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 ,知识作为整个社会的最大变数使社会的不可控因素增加 ,这些是知识社会的主要特点。面对着知识社会可能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影响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 ,来一个思维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