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量化就业管制水平的做法源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也为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OECD的就业保护法指数在我国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应用该指数对我国的就业管制进行的年度测量发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管制程度稳步升高,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2—1994年的探索阶段,1995—2007年的成型阶段和2008年至今的完善阶段。从1986年开始,我国的就业管制逐渐步入正轨,覆盖了OECD指数基本测量项的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形势和农民工使用的进退两难促使我国就业管制迅速完善,使得我国的就业管制水平在2008年之后一举超越了国际标准。另外,各地区丰富的就业管制经验也是我国国家层面就业管制水平不断提高的内在推动力。我国的就业管制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及法律传统息息相关,这也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报告对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对象即就业困难群体的范畴界定和构成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组织 (工会 )及其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持 ,我国政府已经实施的多项就业支持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估。并对今后我国各级各类组织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继续加大就业政策支持 ,特别是有关政府和工会重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关系和劳动法问题的关注 ,与未来 2 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江西省随机调查样本数据,选取多元Logit模型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自身特征是影响其选择不同区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性别以及健康状况等变量;农村劳动力家庭因素是抑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特征中劳动力流动就业从事行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区域选择同样存在较大影响;而外出务工的主观评价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区域选择的影响略小。  相似文献   

4.
我国“就业歧视”的法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反响强烈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进行了法理学分析,提出了立法建议.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欠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本文主张通过立法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干预,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给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的机会.同时本文也注意到反"就业歧视"并不能增加就业岗位,立法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对人的平等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就业匹配有三种界定方法,分别是横向和纵向、表面和实际及短期和长期匹配。就业匹配的测量方法包括自评估法、岗位分析法和统计测量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综合使用在各类研究中。就业匹配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个人人口统计特征、雇主倾向和岗位特征、教育体系以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四个角度进行梳理。对就业不匹配与工资、工作满意度、员工流动率及在职培训参与率等因素之间关系的考察发现,就业不匹配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电信监管与反垄断管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对电信监管和反垄断管制在电信行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各国对竞争状况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规制体制,电信监管和反垄断管制的关系也有所不同。在对国外规制实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电信监管和反垄断管制的关系,并对未来我国电信监管和反垄断管制制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非正规就业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突出问题。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非正规就业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把正规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劳动力市场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研究,从正面对非正规就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现实中劳动力市场一些复杂的就业现象为切入点,以中国改革的逻辑为主线,对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就业研究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梳理,涉及"转型初期失业原因和就业体制转换问题""劳动力流动问题""农村劳动力问题""女性劳动者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政策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等五个层面的问题,这种从宏观层面到微观维度,再提升到宏观层面的研究反映出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最后,文章指出改革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机理,而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遵循改革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劳动力需求和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一方面 ,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不规范 ,不能为求职者提供较好的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 ,因而大学生不愿到非正规部门就业 ;另一方面受正规部门发展所限 ,正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缓慢 ,正规部门职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 ,必须规范非正规劳动力市场 ,增强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吸纳能力 ,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学生就业选择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党员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创业以及失业四种毕业后的状态,提出大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的建议。研究结果对大学生就业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派遣的态度是从禁止到逐渐放开的,《1997年私营就业机构公约》(第181号公约)和《1997年私营就业机构建议书》(第188号建议书)确认了劳动派遣机构的合法地位,并对劳动派遣问题做出相关规定。我国在对劳动派遣进行法律规制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第181号公约和第188号建议书本土化,以完善我国的劳动派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构建了更为全面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了惩罚性赔偿的力度,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力图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典型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与案例,兼采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对该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了理论剖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招聘环节面临的法律风险,采用法规解析及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对企业在招聘环节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做了具体阐述,用相关案例对这些风险做进一步的分析,并探讨了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以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依法、合法招聘,最终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和谐、民心稳定的大事,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和解决就业,是当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手段,这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紧张时期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主要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学校创业教育滞后、家庭观念制约以及创业者自身能力欠缺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该法以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作为根本宗旨,并设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委员会"。此外,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最终形成以《宪法》为最高依据,以《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为核心,以《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辅助的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男女的就业平等和男女的全面平等,从而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与社会转型是社会各界关注的2个焦点。以1560-1660年英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变化为例,用历史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变化与社会转型相互影响的关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变化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转型。提出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启示:调整产业结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高等学校应该依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教学内容;适当控制招生规模,限制就业压力大的学科招生规模。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素质劳动力应当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优化的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劳动力价值。英国《性别歧视法》中有关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在借鉴英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现有的立法模式及立法状况对立法理念、立法体系及国家公权力等作一个全面的审视,以社会性别主流化为视角,对我国的法律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更好地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权,实现我国法律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国外弱势就业群体理论及其政策支持情况分析,认为发达国家主要从提高弱势就业者的就业能力、拓宽社会对弱势就业者的需求量、采取特别措施和相关法律程序保障弱势就业者实现充分就业等方面促进这一群体就业。这些积极的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弱势就业群体的就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对我国解决弱势就业群体问题也有积极的政策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冲突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在法律依据、订立主体、签订时间、内容、发生纠纷的处理部门等方面存在不同.两者的冲突表现在就业协议中有关见习期、违约金的规定常与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的规定相互矛盾;另外,两者在福利待遇等具体内容的规定方面经常不一致.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将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