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弈论假定人是“理性人”。“哈丁悲剧”与“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构与状态,要求政治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在战略对策上应规避“集体行动的悲剧”,走共赢、稳定与创新之路。博弈论的理性假定与“囚徒困境”蕴含着制度功能,对良好结局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变迁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博弈论的视角,制度变迁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非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和博弈论的研究方法。非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新古典"理性—最大化—均衡"分析框架、演进主义(早期)的分析框架、权力分析框架和宏观动态的分析框架;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传统博弈论和进化博弈论。由于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与制度分析有着天然的共性,因此该方法应是制度变迁的主流方法,其中传统博弈论更适合对诸如规范、契约和治理结构之类的正式制度安排的分析,而进化博弈论则对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分析有着天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用博弈论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就会发现个人的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 ,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 ;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因此 ,制度是N人博弈的均衡解。当一种经济中还存在外部利润时 ,说明博弈尚未找到最优解 ,还可以进一步剔除严格劣战略 ,就是说非均衡的制度结构必然导致制度变迁 ,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制度结构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政府治理的合理性问题日益为人关注。本文从博弈论的立场探讨作为政府治理基础的公共政策制定 ,结合奥斯本与鲁宾斯坦的博弈论思想提供了几种政策博弈纳什均衡的解释。文章列举热点政策问题的纳什均衡 ,论述如何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更好地运用博弈论思想 ,试图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博弈论分析是实现合理化政府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诺思路径依赖原理的基础上,以制度供求为视角,通过对“制度的弱式评判”这一概念的引入和思考,得出结论:正式制度不是依靠供求双方的两极制衡而是供给方的单极主导来展现变迁路径的。要想接近正式制度变迁的帕累托效率,须采取建构科学合理的认知模式、适当松解社会的权力结构、建立丰富的非官方组织体系等措施,力求实现从制度的弱式评判→强式评判的转变,以达到正式制度供求之间的竞争性均衡。  相似文献   

6.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一种约束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规则,制度变迁通常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继承了理性选择理论推理逻辑,共享着一套典型的行为假设:认为偏好是稳定的,行为是偏好最大化的工具,而且行为具有高度策略性,这种策略性算计受到规则的约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模式包括产权模式、滞后供给模式、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模式、制度交易模式以及博弈论模式等等。这些模式对于制度变迁给出了相当不同的解释,因而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重构一个有关制度变迁的一般性理论。这个一般性理论试图结合成本收益分析、供给需求分析和均衡分析的方法,厘清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并明确制度变迁的主体、起点、条件、过程以及制度的持续等方面,从而把理论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观重构为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对制度经济学的错误延伸--评制度博弈论的制度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复博弈论和进化博弈论是企图通过制度的历史分析来完善制度博弈论理论建构的两种思路 ,其共同特点是 :借助制度的历史分析来完成对制度的重新定义 ,使之不再成为博弈的条件和规则。这种分析错误地将人类历史上的复杂关系简化为一种博弈关系 ,而且对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机制不加区别 ,推理判断使用了互相矛盾的命题  相似文献   

8.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害怕浮动”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视角。汇率制度的供求与均衡关系说明“害怕浮动”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政府和微观市场主体通过多次博弈所作出的选择。根据制度变迁理论,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具有历史阶段性。因此,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害怕浮动”的现象是非常态的。新兴市场国家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9.
演化增长理论的演变、超越与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演化增长理论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强调技术变迁、制度变迁、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阶段。它批评了新古典增长理论采用“完全理性”、“一般均衡”等脱离实际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应采用的演化机制。演化增长理论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在经济理论上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及其内在经济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成为社会对集体林权改革的共识。因此,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变迁的研究,对于明确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方向、深化社会宏观经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集体林权制度对于产权主体的不同界定,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运用经济学的生产与消费、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对4个阶段的经济动因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历次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方向是与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历次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实质均是国家基于宏观经济最优化目标下的制度安排,与在此安排下农民作出的微观理性选择的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实施均是宏观制度安排与微观理性选择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已成长为我国经济重要力量的民营企业,正在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冲突中艰难前行。对民营企业中制度冲突与人才流动关系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制度变迁和人才流动也存在双向互动和双向建构的关系。制度冲突影响员工的组织归属感,从而影响其流动,而员工的流动必定促使民营企业在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上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发现其在变迁模式、变迁路径与变迁过程上呈现出三重变迁逻辑,而制度环境、制度系统、观念与行动者之间的协同互动则构成其变迁的动力机制。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轨道,需要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征地思想、确立依法征地的制度原则、融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别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方面,就欠发达地区与国家的博弈中如何达成发展教育的均衡进行了研究,求得了各种情况下的纳什均衡解。结论表明,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最好的教育选择策略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由于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其发展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国家和地方均需对义务教育给予一定的支持,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由国家进行统筹规划。论文最后给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1)依据现代制度分析理论,以是否包含所有权关系为标准而将“制度”与“体制”区别开来是不恰当的。现代制度分析理论的特点及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一致性。(2)制度均衡分析的不同方法及其问题。以制度均衡分析理论为基础,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问题的认识。(3)制度变迁的自然历史过程;制度变迁的两个阶段;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汇率作为开放经济下的关键经济变量,在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特色的6个中、东欧转轨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汇率制度变迁表明,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经济因素为经济稳定程度、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这些影响转轨国家汇率变迁的经济因素,对于确立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即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也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制度是影响农地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农地制度变迁中的非正式制度可以划分为价值观念层→习惯习俗惯例层→村规民约层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非正式制度的层次越高,其规范性和约束力越强,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越低,制度运行的成本就越低。当非正式制度所导致的制度成本小于正式制度所带来的制度收益时,会发生有效制度变迁,否则相反。进一步地,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互相抵抗、冲突又彼此约束、补充,共同决定制度变迁的演变路径和均衡状态。非正式制度主要影响制度变迁的速度,非正式制度的层次越高,制度变迁达至稳定状态的速度就越快。由此,政府除了积极引导农民价值观念以及尊重和维护对改革有正向作用的习惯习俗惯例外,还可将村规民约作为改革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政策补贴转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粮食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间接补贴到直接补贴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收益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主产区政府和农民的潜在制度需求,认为粮食直补、粮食安全成本分担机制和粮食销售协会都可以使这些主体获取制度收益;而从制度成本视角分析了不同制度主体的潜在制度供给,认为三类制度安排都须付出制度成本。三个制度主体和三类制度安排的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对比关系决定了中国粮食补贴制度变迁的方向为粮食直补,选择的模式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粮食间接补贴到直接补贴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制度均衡到制度非均衡再到制度重新均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历史制度分析的产生、形成及其理论创新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博弈均衡的制度观、博弈论与历史经验的归纳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特征,试图构建出一种适合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式,归纳晋商信用制度的演进轨迹,以期通过此方法的引入,推动晋商信用制度研究乃至整个晋商学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东欧的制度变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剧变之后,以“欧洲化”、“民主化”和“市场化”为目标的制度变迁成为中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以新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休克疗法”, 是中东欧等转型国家在转型前十 年所实施的经济社会政策,也是导致其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衰退的十年”的重要因素。中东欧的制度变迁,本质是旧制度瓦解、新制度产生的过程,而欧洲一体化进程为其提供了破旧立新的“制度供给源”。中东欧的制度变迁过程目前远未结束,将移植来的正式制度形式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相融合的制度创新之路,是其走向未来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分类及对两者在制度结构、制度绩效、制度联动和制度变迁等方面关系的阐释,恰是用来释解我国学者语境中国家法与民间法论题的对应框架,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国家法与民间法关系的新颖理论智识,对在该论域研究的知识增量中吸纳国外先进经验和输入其他学科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