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通过教师专业化来解决缺少高质量教师的问题,这主要是通过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认定标准来实现。而保障上述标准实现的是科学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美国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具有标准取向、法制和分权的显著特征。美国教师专业化给予我国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是:执行并进一步完善教师标准是实施教师教育管理的基础,法律与制度是实施教师教育管理的依据,分权是实施教师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教育的体系架构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教师教育的国家发展战略。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教师职业社会价值的根本。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实质及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的焦点从“课程”转向了“教师”。在教师教育研究中,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师研究的趋势和潮流。自教师专业化作为课题被提出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上经历了一个由追求职业的专业地位向教师专业发展转变的过程。对国外一些教师专业化标准的讨论,有利于加快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从制定教师专业化标准、培养信息教育技术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拓宽国际化视野等方面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是职业院校今后工作重心之一,而面向教育信息化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则是关键决定因素.本文从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出发,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信息化教育理念、信息意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等四个层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实现教育的有效改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如何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自己的策略:行动研究法,并在具体阐述教育行动研究法步骤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有效开展行动研究法需要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促进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是我国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体育教师如何从一种技术型教师向专业化较强的研究型教师转化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保证教师专业化.必须全面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个人学历水平。  相似文献   

8.
过度专业化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异化.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成因主要是我国的专业教育理念不理性;高等教育的功利化、世俗化倾向日趋严重;行政对教育的过度干预.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树立理性的专业教育理念、剔除高等教育领域的功利因素和加强教育管理的改革力度三个方面来着手.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扣调查研究等方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县),以及学校和教师四个层面对宁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新世纪以来,宁夏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使得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与我国东部较为发达省、区相比,存在宁夏各区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教师职前培养不能与现代教师素质结构要求相适应、学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不足,以及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及建议:一是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二是确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探索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三是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培训研发基地,优化各级教师培训资源,提升教师培训水平;四是提高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认识水平,积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五是树立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教师专业化为理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以教师职业专业化为核心,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促进教师培养模式的专业化、加强教师专业精神培养、加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是发达国家改革与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具体措施。以教师专业化为理念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大学化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世界性潮流,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发展和推进,教师教育开始由综合性大学举办,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英国教师教育大学化变革与发展中的政策、制度、课程开发、实践模式、质量保证等,可以探析出我国教师教育应采取的实践策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更新教师资格证制度;确立并完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与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政府对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的管理;开辟多层次及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渠道。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增强,美国与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了解和认识,两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和经验也不断被其他国家所学习和借鉴,尤其是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更是成为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重点。对美国与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两国运用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性”融合原则在职业学校师资职前培养、准入机制和资格认证制度、职后培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结果发现,两国职业学校在教师职前职后侧重阶段、准入机制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法律体系保障、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师资准入机制、“三性”融合原则的运用、师资队伍专业化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共性。据此,从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职后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职业化、专业化是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廓清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厘清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内涵与培养目标,提出完善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机制,拓展学术研究以加快对辅导员专业学科建设等对策和建议,以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切实推进我国专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师范院校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制度框架,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对教师专业化内涵存在片面性理解,重职业专业化、轻教师个体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主体单一,制度创新力度偏弱.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特征的持续的动态过程。美国通过立法凸显教师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化理论研究;借助认证机构规范教师教育办学;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推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优化教师职前培养工作;实施教师初任计划等策略,推动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应侧重宏观管理,扩大地方办学自主权;改变单一教师教育体制,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定期进修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教师教育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家政策的拉动、师范教育的演进、少子化以及财富效应等都呼唤优质的教育供给,它们共同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背景,而师范教育内部的问题和各级各类师资培养缺乏制度性整合以及师资培养与社会任用机制的不匹配,造成优质师资供给与社会要求的不相适应,这给教师专业化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信息素养,相应地,教师也必须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均衡发展的着眼点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缩小区域差距。作为教育资源配置中最具活力和关键因素的教师,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如何,其关键点在于是否培育出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以及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是否融入区域的文化因素。为此,该文提出动态平衡、梯度发展、文化适应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以期取得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确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观念及加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理论建设、培训体系建设、专业化发展的工作平台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期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国教师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发展,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已由机构保证转向制度管理。为了提升教师素质、确保教育质量,我国台湾地区实行了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以排除不具备教师资格者,形成"社会藩篱",使教师的专业性被社会所信任。研究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社会藩篱"论(建立社会信任)为依据,探究台湾地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中机构认证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历程。由此可知,质量保障机制与教师数量的扩张和紧缩有关,并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以师范生学习成效为核心,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考核师范生真实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