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校学生学风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和抽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近400名理工科学生进行了学风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校理工科学生的学风还是比较好的,并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端正,能够认真学习,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良倾向.针对学风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根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学风建设,已经成为民族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自身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成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结合民族院校在学风建设中暴露出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就民族院校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进行了粗浅探讨,以求进一步提高民族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整个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壮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大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农业院校大学生学风状况良好,呈积极、健康发展态势,学风建设已取得良好进展,好的学风正在形成。对此,高等学校应该有充分信心,学风建设仍需全体师生做出更大的努力,通过抓好入学教育、强化日常教育和做细就业教育方式,以达到抓教育促学风;通过建立健全学风管理制度,坚持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以达到抓管理促学风;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证,切实增强为学生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做实服务工作,学生工作要强调出实招、办实事和出实效,以达到抓服务促学风。  相似文献   

4.
发挥辅导员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灵魂,是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着眼点,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辅导员应当准确把握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时代特征,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用正确的思想引领学风;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为着力点,用健全的制度规范学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推进点,用良好的环境影响学风;以关注群体作用为落脚点,用人文关怀促进学风,在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人文素质教育与理工科学生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是理工科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理工科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理工科院校要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切实改进人文素质主课堂教育,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推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通。  相似文献   

6.
针对民族预科学生预科阶段课程设置对本科阶段培养的支撑情况,利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对预科课程和本科课程学习的关联度进行深入研究.以目标学校为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预科学生理工科成绩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预科成绩和本科理工科成绩成正相关,因素影响显著.通过预科一年或者两年的学习,预科结业学生进入本科之后,与普通本科学生成绩差异明显缩小.研究成果为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客观且定量的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加强学风建设:从大一新生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学风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全面分析新生学风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提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从大一新生抓起。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在大一新生中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习动力;树立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学风建设的制度化与管理的人性化相统一;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对M校的学风建设进行走访调研与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纯、学习动机有待进一步激发,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分层教育体系,加强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搭建学风建设平台,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以"五个坚持"为抓手,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保障学风建设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9.
李扬 《人力资源管理》2013,(12):225-226
培育大学生的优良学风,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学风的改善推动学生的生活作风、思想道德建设,最终达到了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推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0.
略论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人文教育内涵的理解肤浅,价值导向不明确;注重知识的继承性而实践性和开拓性不足;内容设计追求多样性而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在人文教育的精神领域忽视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教学模式单一,教育资源整合不足。要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和谐发展应重塑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客观环境;树立整体文化观,构建完善的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好“两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将传统文化融入“两课”教学;在理工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抓好高校学生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主旋律。针对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际,阐述了只有严格学生的学习规范和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实现高校学生学风建设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学风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以专业思想教育为着力点,将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阶段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构建特色学风。  相似文献   

13.
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是实现培养“四有”新人教育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就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当前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实施要注意:在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引导、宏观统筹、放而不乱、多而不杂;课时数要适度,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在教材选择和师资聘用上要精选;教育的途径要全方位多视角,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教育运转机制和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对推进高校的学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大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的学风建设,同时将学风建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以优良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相似文献   

15.
学风建设历来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优良学风的建立离不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尝试将西方的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我国教育中,探索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这对于创建优良学风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风建设的务实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风建设应以实现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中心,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管理与养成相结合,形成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的优良风气。大学校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明确分工,又要齐抓共管,使大学校风建设的过程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学风建设历来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优良学风的建立离不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尝试将西方的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我国教育中,探索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这对于创建优良学风在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三个误区:学风建设仅仅是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学风建设仅指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学风建设仅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避免上述"误区",必须在学风建设中坚持以下方略:基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开展学风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坚持学风建设的系统性及长期性。同时要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学风建设引导机制、教风学风互动机制和学生公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农业高校文科专业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良的学风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调查表明,高等农业院校文科专业的学风建设存在着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恰当、纪律松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本文从构建全员全方位抓学风建设的机制、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突出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考研形式的分析和"对平时教学和考研相关性问卷"调查,得出理工科学生考研率与课堂教学、平时学习的相关程度远高于文科学生的重要结论。据此,理工科学生提高考研率的有效途径应重点考虑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和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文科学生提高考研率的有效途径则以改进平时考试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