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种族、多族群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本国族群关系以及政府应当如何引导族际关系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中国几千年来在处理族群关系中具有把族群问题“文化化”的传统 ,但是近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吸收了欧洲把民族问题“政治化”和制度化的做法。 2 1世纪的中国应当从本国历史中吸取宝贵经验 ,也应当借鉴美国、印度、前苏联等处理本国种族、族群问题的策略与经验教训 ,把建国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文化化”的新方向 ,培养和强化民族—国民意识 ,逐步淡化族群意识  相似文献   

2.
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利坚民族认同问题包括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宗教信仰认同、思想认同四个主要方面。在文化认同上,美国经历了从WASP文化、熔炉文化到多元文化的历史过程;在种族认同上,美国历史上出现了种族主义、白人民族主义、本土主义和排外主义思潮和政策,其间涉及人种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和移民问题;在宗教认同上,美国走过了基督新教主流、基督宗教多元化和信仰多元化的道路;在思想认同上,形成了一个从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民族到统一民族思想和思维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族群的实质是人们对他人认识、分类的结果。人类学的族群研究主要有三个范式,即原生主义、工具主义和建构主义。导致种族或族群关系产生的原因往往在族群之外,正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人们以族群为边界展开各种竞争;在一个存在社会差异的多族群社会中,即便资源、权力和机会并未有意依照族群界限进行分配,任何不公事件如果发生在两个民族成员之间都可能引起有关族群的联想,引发族群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4.
围绕语言作用这个话题,根据语言基因材料追溯中国北部、南部人口及中越边境地区人口的生物起源历史,并通过分析百越的族群、语言和风俗习惯,揭示台语民族的种族、语言起源历史。文章还介绍了百越后裔的语言生态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民族要素的相对性与当代族群关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杜会整体入手,从一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剖析和研究族群关系;同时,从构成民族的各种要素入手,对其属性及其变量进行比较分析,根据这些要素所呈现出的相对性,对族群关系进行全面动态的分析。文章指出,当代世界的“全球化”是与地区之间,族群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差异化、个性化并行的,这给当代族群关系注入了新的意义。民族属性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相对性特征,从而冲击着传统的族群关系模式,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矛盾性和相对性成为当代族群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特点,当代族群关系也大体可划分为民族联合、民族分化两大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6.
华裔小说家林露德在她的小说《千金姑娘》、《木鱼歌》中真实地再现了华人、黑人族群在美国历史上曾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批判了族群偏见和内殖民行为,提倡跨种族交往、异族通婚和多文化杂交,最终实现民族融合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作为多元文化课程的社会政治基础,美国社会基于种族性少数族群的白人至上主义,对少数族群语言权和群体代表权的忽视与限制、对民族性少数族群自治权的剥夺等,必然会反映在课程中,导致课程理念的混乱与课程实践的纷争。基于民族性少数族群之上的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具有与美国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基础,不可盲目追随美国模式。  相似文献   

8.
族群政策是国家建构主体民族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两个国家建构主体民族的过程,比较两国的族群政策、制定政策的政治框架和族群政策的运行流程。研究发现乌克兰的族群政策在建构主体民族时加深了族群间的对立,使得民族性取代了国民性,引发了国内的分裂;而哈萨克斯坦的族群政策则是在预防族群对立的基础上建构主体民族,运用国民性主动调和族群间矛盾,成功完成了主体民族的构造。对比证明,两国族群政策最大的差别在于政治权力处理民族主义的方式:乌克兰的权力斗争激发了主体民族的意识,削弱了国家整体意识和国家能力;而哈萨克斯坦将政治问题和族群问题分离开,使两者之间不能彼此利用,最终强化了国家意识和能力。未来乌克兰将承受族群对立之殇,族群问题将成为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哈萨克斯坦政权的合法性虽会经受一定程度的考验,但是民族和谐的全民共识为国家的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教授在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西南族群研究和彝学研究方面都有大量的著述,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郝瑞教授在回顾自身的中国西南研究历程中,就多点民族志、田野中的合作与对话、民族与族群的论争、中国人类学的本土化、西南区域人类学的研究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就所谓巴西的"民族大熔炉"政策,"有效地防止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演变为民族分裂问题"等成功构建国家民族的举证和观点,对巴西解决民族(种族)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种族融合天堂"的巴西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不平等问题。认为所谓的"成功经验"是不符合事实的"假学说"、是以讹传讹的"伪经验"。同时,对巴西承认种族问题,在解决教育、就业等方面实行种族配额制度的现实政策进行了举证和分析,对"第二代民族政策"的违背学术研究准则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批评。得出巴西在处理广义的民族问题方面不能为中国提供经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浩富 《华人时刊》2007,(8):42-48
"族群"本是民族、种族范畴中的概念,近年来人们也把具有某种观念或行为特征的"人群"称之为一族,这种时尚新名词不时涌现,可谓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2.
美国政府为解决长期存在的种族教育不公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推出了"肯定性行动",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向弱势群体倾斜,从而扩大了黑人等少数族群进入高等院校机会。但"肯定性行动"随后却不断遭到白人的质疑和起诉,通过美国最高法院对1978年巴基案和2003年密歇根大学案的裁决,种族优惠招生政策在美国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补偿理论过渡到多元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族群问题讨论情况进行介绍。首先分析了民族与EthnicGroup两词的翻译问题以及国内对族群概念适用范围的讨论;进而对族群理论引进的现状、国内有关族群理论应用的实证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
越濮不同源     
百越和百濮同是我国南方古代大的族群。它们的异同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百越史研究工作中经常谈论的问题。有的学者把两者作为同一种族看待,在论述百越民族历史时把百濮也包括在内。有的学者把百濮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15.
族群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国内近年来族群问题研究的现状 ,并着重对EthnicGroup的翻译问题和国内对民族和族群这两个基本概念适用范围的讨论、国内族群理论的发展、族群理论和方法在我国民族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评述 ,期能对族群研究现状有个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个拥有丰富和谐社会思想资源的国家。其目标是追求人际、人地、族群关系的理想主义建构。以黑白对立为标志的族群冲突一直是美国社会最严峻的结构性问题。在和谐社会思想传统直接间接作用下,战后美国社会在和谐族群关系的建构上进行了不懈努力,这些努力包括通过司法判决纠正以往法律偏差,通过行政干预维护司法权威以促进种族融合,通过大规模立法消除种族隔离,强化社会福利政策以改善黑人的生活,推行多元文化主义,培育全社会的文化平等意识,等等。虽然距离真正和谐社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既有的成就是无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7.
民族政策分两类:非歧视政策和民族优惠政策。非歧视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禁止基于民族、种族、肤色和族源的一切形式的歧视。民族优惠政策,是指国家对特定少数民族采取特殊的照顾和优惠措施。民族优惠政策在美国被称为“积极行动”政策。经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美国在法律上已经确立了非歧视原则,但“积极行动”政策却充满了争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国家观念和族群关系在“鸦片战争”后经历了一个急剧变化和不断调整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于如何系统地理解和分析几千年来中国各个族群之间的关系发展史也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盱上世纪30年代的三部《中国民族史》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中国学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其中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试图以族际交往和族际融合为主线来贯穿中华民族整个族群关系演变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具有特殊的意义。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发展起来的族群社会学,其主要研究视角即是以族群关系为核心。族群社会这在中国也正处于发展之中,在研究分析中国族群关系发展史时,这三部民族关系史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文章以王桐龄书为主线,比较分析了这三本民族关系史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存在强烈的种族与文化的同化思想.但种族歧视和移民的涌入.未能根除美国及西方国家种族与文化的差异.相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移民由过去的欧洲人为主转为现实的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为主。消除种族歧视所采取的是持续不断的民族复兴运动。现实美国等西方国家多元文化和种族的划分,导致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种族之间的抵制敌视并存。  相似文献   

20.
华人的第一代、第二代乃至第五代虽然取得了合法的美国公民资格 ,仍不得不面对“他者”的现实生活 ,经常受到“我是谁 ?“我从哪儿来 ?”等问题的困扰。在其《女战士》( 1976 )、《中国人》( 1980 )和《猴行者》( 1989)三部作品中 ,汤婷婷反映了种族问题以及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造成的华裔族群的“他者”感 ,从而强调了民族属性的重要性。汤婷婷试图透过历史 ,再忆传统文化 ,找回并重建华裔美国人的种族记忆 ,以此界定华裔美国人的民族属性。本文拟就牙买加裔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后现代属性理论探讨汤婷婷如何在其作品中书写自我 ,如何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建构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