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世纪初,外商保险业登陆中国,并在此后的岁月当中,完全垄断和操纵着中国新兴的保险市场.外商保险业的大举涌入,一方面攫取了巨额保险利润;另一方面又向近代中国输入了一种先进的经济补偿制度,促成民族保险业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1931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提存风潮有着复杂的国内外背景。提存风潮使上海银行存款减少,暴露了其经营中存在的风险,促使其不断调整经营方针。危机中,上海银行力辟谣言,安定人心,厚积准备,以应提存;实力雄厚的中国、中央、交通三行基于上海银行根基稳固,信用昭著,担心风波扩大,危及整个金融市场,出于公私情谊而出手相助;本国商业银行和钱庄实力不济,自顾不暇;而外商银行却操纵中国金融市场,乘机牟利。对于这一风潮,南京国民政府漠然视之,日本政府则乘机散布谣言,企图扰乱中国金融市场。此次风潮不仅揭示了私营商业银行创业艰难,命运多舛,而且反映出中央银行制度不健全、币制落后、私营商业银行间缺乏有效的联合。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在中国经济的显著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对于我国中长期的国际收支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与增长规模的考察,分析了FDI大量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乃至金融经济安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银行体系;第二,是建立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前者进展比较大,成效也比较明显;后者则刚刚起步,尚处于创建初期。因此,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目前,上海的金融市场是全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完整的金融市场,研究上海金融市场的特点、作用及发展前景,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上海社会主义金融市场,有助于上海迅速恢复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还可以促进全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在清末和民国期间,交通较为发达,商业颇为茂盛。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货币流通广泛,清末及民国期间发行的钞票甚多,其中有两种是十分罕见的,一种是山东官银号发行的银两票,还有一种是山东聊城工农银行发行的银元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山东官银号成立,总号设于济南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山东商业繁荣,市面交易以济平银、库平银计算,该号在光绪三十二年印制一式二用(详述于后)的库平银和济平银的“银两票”。此票四周花边框内均排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长期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各国金融主管机构一直将遏制影子银行野蛮生长作为科学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议题.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影子银行的定义,通过SVAR模型,研究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扩张拉动存款市场、货币供应市场扩大,两个市场又对影子银行的扩张起到加速作用,形成金融市场流动性泡沫;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银行间市场影响十分有限,银行间拆借利率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政策层面科学监管、化解风险、合理发展影子银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借鉴实物期权理论,通过构建汇率和FDI的简单模型,研究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尤其是对不同投资动因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理论模型证明了汇率的不确定性对东道国FDI的流入有负面影响.另外,东道国货币贬值可能会增加成本导向型的FDI流入,贬值可能会减少市场导向型FDI的流入.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和货币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体系逐步动摇并解体,银本位的货币运行原则最终确立起来.晚清时期的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变革是货币体系由传统向现代迈进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文章着重考察了晚清时期银元、铜元、纸币等新的货币种类的出现及其对银两和制钱的替代,货币制度的变革以及清末的货币流通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动性过剩集中在银行体系和广义货币供应量两个层面.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累积的巨额存量货币的流动性增强,而信用货币派生能力的提高和境外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现象.化解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应着力于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中期需要调整汇率政策,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期来看,需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与上海、深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又以上海和深圳为龙头,带动了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但各地区又有不同的特点和状况,分析山东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规模、行业和来源方面与上海、深圳的差距,可以看出投资政策、区位优势、人才条件等方面是三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山东应从所缺乏的政策、区位和人才上寻找对策,利用已开发和待开发的资源优势,加大对软、硬投资环境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以继续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晚清上海租界小说戏曲案件频仍,小说戏曲案件是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值得关注的审判事务,部分西方法律制度被移植到小说戏曲案件审判之中。从审判程序上看,小说戏曲案件属于违警罪,租界警察既是小说戏曲案件的主要侦缉力量,也是主要起诉方;在案件审判中,比较重视证据,出现了被告聘请辩护律师的现象,公廨谳员的审判权力逐步被外国陪审官侵占。从量刑标准上看,晚清上海租界小说戏曲案件判罚开始了刑罚的近代转型:一是量刑比清朝衙门采用的刑罚要轻;二是率先移植了罚金刑。晚清上海租界小说戏曲案件从侦缉力量、罚金刑移植、量刑轻刑化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管理法制的近代转型和中国现代文艺管理法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气候冲击与海外白银输入是否是导致近代传统农业经济社会发生动荡并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运用历史计量学方法,对华北平原地区气候冲击、海外白银输入与社会动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海外白银输入对清代的经济社会具有双重影响:从海外输入白银存量、流量来看,它具有扩充市场化与商业化水平,有助于社会稳定的正面作用;但由于白银输入所引发的银铜比价紊乱却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冲击;气候冲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未得到验证,说明导致传统中国走向衰落的因素可能更多地来自经济金融因素,而非直接源自气候冲击。这些结论对理解气候和海外白银两大冲击下的清王朝衰落机制提供了计量经济学证据。  相似文献   

13.
晚清狭邪小说的出现是前代妓家文学传统文化积淀的结果,更与晚清上海特殊的洋场文化有关。上海洋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移民社会特征,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晚清狭邪小说的生成与书写,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洋场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14.
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国库空虚 ,财权分散 ,内债难筹 ,国防经费长期不足 ,强敌入侵 ,不得不向伺机而动之外国资本援例举债应战。债权银行 (洋行 )追求高额利润 ,英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在华利益考虑 ,积极支持了本国银行的放贷活动 ,各有所图。列强在中法战争期间贷款权的争夺 ,掀起了 19世纪 80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中国借款权的高潮。中法战争外债对抗法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方的举债活动催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实业外债 ,就债务方而言 ,中法战争期间所借外债应予以相当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业市场的速率明显加快,一方面给我国银行管理带来先进技术,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我国金融市场面临宏观调控效应削弱、银行国际竞争力受冲击、银行控股权旁落、金融业发展不协调等金融安全隐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提出完善金融安全法制建设,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建立公正的市场环境,把握好外资银行进入的节奏,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末立宪时期的《申报》作为一家民营报刊,同其他民营报刊一样,言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对晚清的宪政进行了客观的评论,打开了国民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舆论效应。文章从《申报》舆论的兴起?舆论的主要内容?舆论的特点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试图折射出清末民营报刊舆论的活跃性,反映出当时民营报刊舆论的特点及舆论活跃的原因,以期对清末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外国机制标准化的银元开始大量进入东南沿海商埠,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内陆及边疆地区亦行用日广。对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总结,发现当时民间舆论对洋银流入的认知和应因大致可分为3个层面,首先是从流通传播层面介绍洋银的形制及其在不同区域的使用情形,其次从认知接受层面展现时人对洋银流通的看法,最后是从应对行动层面来看洋银流通引发的问题、各省自铸银元的实践和清廷币制改革的过程。舆论对洋银流入的种种反应,呈现出社会层面对外来货币的认知逐步加深,并提出仿铸以取而代之,实现货币主权的迫切希望。总体来看,随着对洋银流入这一货币现象认识的加深,舆论的焦点也从通货本身逐渐延伸到货币制度改革的讨论。事实上,舆论的高涨对清廷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应对举措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为从清季政府行动层面来看,几乎都围绕着禁止或仿铸之争、自铸银元、改革币制而展开。  相似文献   

18.
由于转轨期产权制度不完善、对内外资的差别待遇、私人财产保护制度不健全和财政赤字政策等制度性因素,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为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应通过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等制度措施减弱资本外逃的动机,以及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严厉打击地下银行等措施对资本外逃的渠道加以截堵。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的经济战略是"以战养战".日本占领青岛后,实行野蛮的、残酷的金融掠夺政策,先是建立日本银行,统制华人银行,继而攫取华人银行库存银元,冻结各银行存款并令上交;又大量发行没有任何准备金的伪钞,并以此掠夺中国战略物资;不断令法币贬值,套取外汇.这种疯狂金融掠夺使中国人民遭受重大损失,也受到中国人的力所能及的抵制.关键字:经济战略;金融掠夺;伪钞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晚清粤商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旅沪广帮十分关注晚清时期广东的主要社会问题,并尽可能地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影响.欲全面了解晚清广东社会,必须将他们的活动考虑在内.此个案亦可加深对中国传统移民与其故土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