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2.
中共"八大"前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建设方面的第一个里程碑,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展,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共“八大”前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建设方面的第一个里程碑,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展,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社会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部分,它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学在中国社会的应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宗教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宗教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它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独特特点,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具体道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真正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用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的基本原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与时俱进,它总结了工人阶级政党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它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难以绕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批判和重构现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历史维度。“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构现代性的理论创新。探索现代性新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宗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问世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历史价值是对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新贡献。它证明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对现代世界本质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普遍性和普适性,它增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既是一次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运动,也是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运动.这一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原则在全党范围内得以确立;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伊始,既开始了它的中国化历程,也开始了它的大众化历程。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潮跌起,积累了一系列的历史经验。认真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完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视域”、“中国传承文化视域”以及“现实的社会实践视域”之间的视域融合,构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本解读语境中毛泽东阶级分析法的逻辑起点;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进行深入的文本学解读可以发现,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法中内蕴着一种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诠释范式即实践诠释范式。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生成开辟了道路,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酝酿争得了时间;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文本、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上,毛泽东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的实践诠释,事实上开辟了一种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根据地模式、长征模式甚至“山里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模式等;《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发表则可以说是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向理论形态转化的最初尝试。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阐明了它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以及基本方法,并率先开始了“第二次结合”的探索,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开始了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阶段。毛泽东的探索是奠基性的,但“第二次结合”没有能够在毛泽东的主导下实现。毛泽东用他毕生的实践留给我们宝贵的经验——实事求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常问常新的问题。在认真研究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必须从整体上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防止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史学与诗歌注释学兴盛的年代,史学对诗歌注释的重要影响表现为“以史证诗”方法的确立。南宋施宿的《注东坡诗》题注与《东坡年谱》,采纳了陆游的观点,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从题中人物与事件出发,引用大量翔实准确的材料,展现苏诗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苏诗产生的事因,从而诠释了整首诗意,并附带解释了关键诗句的意义。施宿的题注,在诗歌注释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对民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宝库,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发展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两个层面。90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这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并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创新,对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形成的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质、结构和功能等基本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回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新形势下,系统梳理和全面把握胡锦涛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对于指导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反对本本主义》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性内涵,初步反映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思想的理论雏形。实事求是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独立自主原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挖掘《反对本本主义》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凝聚中国力量,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拓宽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