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基于就业模式、非农职业层次、非农收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障类型等多维度构筑了失地农民就业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地区858户失地农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征地后,农民就业状况发生显著变化,总体上失地农民的短期非农收入和养老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改善,其中对中低层农民的改善效应尤为明显,但在就业模式和非农职业层次方面呈现出显著分化态势,未来可能导致失地农民在长期收入及保障水平的差距扩大,进而诱发群体分化的风险;进一步运用R-Q模型分析显示,人力资本是造成失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的核心因素,而征地用途、补偿方式等征地因素对失地农民就业行为演化也构成了一定影响.本文认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要将促进区域就业增长和民生福利改善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在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上,要从单纯重视对失地农民短期“经济补偿”,向扶持其个体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以增强长期非农就业发展之“能力补偿”转变,以构筑促其市民化转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文基于苏州市高新区东渚镇的调研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失地农民雇佣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业,包括被雇佣和自主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拆迁收入等变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适量的拆迁补偿相对而言能够促进失地农民的创业活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社会保障体制、扶持失地农民创业及探索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金发放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非农职业因素对农户兼业结构及其离农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农户兼业行为演化及其离农决策的最终动力是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发展,而非农职业因素构成了衡量非农就业水平的核心特征。本文基于农户视角,分析了作为农户家庭主要劳动成员的夫妻双方非农职业层次、收入及安全风险等不同非农职业因素对农户兼业结构类型及其离农意愿之间的理论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二元Logit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036户农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夫妻总体非农就业水平的提升,对推动农户非农化兼业结构升级,增强其主动离农意愿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进一步比较发现,其中非农职业层次因素对经济更发达地区农户的兼业结构发展影响程度较大,而作为女性的妻子职业安全风险因素对次发达地区农户离农决策影响更为显著,但总体上即期收入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文章认为要把促进兼农成员的非农就业发展作为推动其家庭兼业结构升级,进而最终主动离农的重要政策切入点;在当前农地征用补偿政策中,要重视扶持失地农民的非农职业层次提升和职业安全风险降低等长期非农就业发展之"能力补偿",而非仅关注短期"收入补偿"。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揭阳R安置区140个失地农户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满意度较低,就业现状、被征地意愿、政府征地方式、是否实行听证制度、对补偿标准的看法、补偿分配是否公平、是否提供就业扶持、是否提供养老保障、是否提供医疗保障等变量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等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被征地意愿和对补偿标准的看法最显著。是否签订合同、是否提供生活补助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显著性不强。为提高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的被征地意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规范补偿分配行为,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开展养老和医疗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重庆市345位农民的调研数据,文章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民土地转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农民的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农业收入比重、土地情结、土地经营收益等因素对其土地转出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农民的文化水平、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状况、非农就业期望、进城愿望、土地经营成本和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补贴政策等对其土地转出意愿有正向影响。此外,农民的性别、家庭总收入和土地转出程序等因素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民土地转出参与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征收不仅表现出社区地理空间的变迁,并伴有明显的社区社会空间转变特征。由于农村家庭行为决策受社区社会行为影响较大,所以家庭在面对土地征收做决策时会将社区社会空间因素考虑在内。基于此,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农村土地征收的社会空间效应对农村家庭保险需求的影响加以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农村土地征收通过社区财政收入、社区收入水平及社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等渠道,给家庭带来的社会-经济空间异化效应,抑制了农村家庭保险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征收产生的社区社会空间集聚效应促进了农村社区家庭保险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失地农民保障水平,促进失地农民多层次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农村社区政府应该积极完善财务透明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以减少因土地征收带来的社会-经济空间异化对农村家庭保险购买的影响。同时,商业保险参与完善失地农民保障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土地征收后社区社会空间升级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市栖霞区579户农户为样本,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农户非农就业与宅基地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非农就业和其宅基地流转意愿之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变量中,农户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是否参加农保对家庭的非农就业情况具有显著影响,被调查者从事的职业对是否存在非农就业的影响不显著;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是否参加新农保、宅基地数量、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时间、对抵押权的态度和对处置权的态度对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被调查者的职业、家庭人口数、宅基地的取得方式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本研究对未来的宅基地流转政策和鼓励非农就业的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问题随之产生。通过对南京市失地农民的调查,利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失地农民遭受就业冲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户主、性别、健康状况、是否获得一次性货币补偿和生活费补助对失地农民是否遭受就业冲击没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征地用途、征地补偿金数量、征地前家庭年收入对失地农民是否遭受就业冲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征地项目、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三个层面研究了征地满意度因素对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及市民化程度演变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SEM模型对长三角地区858户失地农民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失地农民征地满意度的提高,对促进其市民化程度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其中非农就业发挥了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比较发现,规范有效的征地程序与就业贡献度高的征地项目,有利于提升失地农民总体征地满意程度和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对其长期市民化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相比而言,现阶段单纯货币化征地补偿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不明显,其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贡献"本质属于短期收入增长所致,而长期效果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农户视角,采取问卷调研方式分析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影响因素,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提供决策基础.结果显示,农民年龄、受教育年限、政治面貌、就业状况、家庭规模、地形、承包土地面积、粮食耕种面积、亩均补贴总额和亩均净收益等因素对利益补偿效应有积极影响,且利益补偿也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非农收入较低的纯农户尤其是偏远地区、条件较差的主产区农户,对利益补偿效应的感受更明显.因而,要从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主产区农村基础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着力增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以河南省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和焦作市16个乡(镇)的31个村庄,625份农地流转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劳动力中纯务农比例、土地流转前种植业收入、家庭承包地面积、流转土地亩均补偿额度、土地流转前工资性收入等因素对农地流转影响显著。为促进农地规范流转,政府应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大农地流转的补偿力度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依然是家庭养老,而家庭养老的保障则来源于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农民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养老保障,现有的失地补偿方式主要有货币安置、留地安置、招工安置等形式,这些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有着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不足.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也需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失地农民个人在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土地大量被占用,由此引发的征地纠纷和违法占用土地问题及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文章详细地研究了我国失地农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反思了土地征收制度的缺陷,然后给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抵御养老风险等诉求对失地农民的行为态度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个人意见、子女意见及亲友意见对失地农民的主观规范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对失地农民的感知行为控制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法律对土地征收(征用)的范围、征收程序、补偿标准及发放原则、补偿安置方式等缺乏明确规定,应对此作出一些构建:明确征地补偿的原则和受益主体;保证土地征收程序公开公正;扩大补偿范围,确立市场化的补偿标准;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货币安置、社会保险安置、土地使用权入股安置或征地补偿费入股、留地补偿安置、土地债券补偿安置、替代地补偿安置和就业补偿安置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福建集体林区三明市永安、南平市邵武、光泽三地进行的林农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林农对生态林效益补偿的受偿意愿,并运用累积Logistic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林农的特殊经历、环保意识、信息获得程度、家庭土地面积、不同区域对林农的生态效益受偿意愿有显著影响.所以,不同地方应实施不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护林员选择要有所考察和偏重,补偿金亟待增加,补偿方式有待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因此,土地征收者与被征收者之间存在地位的不平等性.也正是基于此,各国法律往往将土地补偿作为进行土地征收的一个前置程序.由此可见,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对于土地征收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中国当下发生的土地维权案件来看,被征收者对于土地征收本身持反对意见的较少,甚至有的盼望拆迁.他们不满的主要是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政府主要是基于公共利益原则而给予被征收者较低的补偿的.公共利益原则能不能够构成政府较低补偿的理由呢?假如不能,政府又应当基于什么标准来给予失地农民补偿呢?在土地补偿过程中,我们又应当如何看待土地溢价呢?这些问题构成了本文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创制已陷于僵局,其理论困惑与实践冲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征收什么(征收客体对象);二是为何征收(征收正当理由);三是如何征收(征收程序机制);四是如何补偿(补偿原则方式);五是非货币补偿保障(安置措施)。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通过多維审视与实证比较分析,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立法根本在于如何衡量农民的土地财产利益,即关乎立法理念的更新,关键在于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从而需要重构立法框架与创制范式:明晰征地补偿客体,完善公平补偿机制、征地操作流程、利益分配机制、安置保障措施以及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维权救济程序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受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许多权益受到侵犯、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政策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进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分析,探索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意愿选择,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安置体系,为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