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民意识是属于政治文化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核心内容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我国正逐渐从传统的臣民意识向现代的公民意识转变,文中简析了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提高我国公民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居民身份证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公民是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公民的主体性是指公民在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这是构建民主政治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它使公民意识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公民的主体性意识应该包括: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的平等意识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辛世俊 《南都学坛》2005,25(1):104-109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正在觉醒,维护权利的行为也趋向自觉,但从整体上看,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很不平衡,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状况还普遍存在,造成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是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人治"思想影响深远、重人伦轻法律思想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依附性人格、片面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用"人民"的概念取代了"公民"的概念等等。  相似文献   

4.
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人民群众良好的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分析了我国公民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提出从开展公民主体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责任义务意识、公民法治意识、公民道德意识的宣传教育入手,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论公民意识的内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民意识是影响公民个人是否积极担当公民身份角色的晴雨表,它直接指引着公民个人参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公民意识有其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的层次结构,其核心内涵是公民的身份意识,即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角色,而非市民、百姓、国民、臣民、人民、群众的角色。其具体内涵则包括权利意识即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以及义务意识即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其延伸内涵包括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等。全体公民普遍的公民意识有利于民主体制的健全,有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宪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法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主体,既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承载者,又是道德秩序和法律价值内化的基础载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关键,就是要在广大公民中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是指一定国度的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总称。公民意识在内容上,既包括法律意识,也包括伦理道德意识。由此,公民意识的确立涵盖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两个层面。一、公民道德意识的确立,为社会道德伦理秩序的动态发…  相似文献   

7.
公民身份是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描述,尤其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它是一个建构性的历史概念,其建构受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不同的核心价值观由于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和观点不同,导致对公民身份权责关系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公民身份。但要明确的是,我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并不能等同于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政党应当发挥党的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形成面向全体公民的、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在多元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公民身份建构中的途径主要包括:在国家层面,充分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对公民身份的制度设计的导向作用;在社会层面,社会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引导公民社会的良性发展,为公民身份建构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成长空间;在公民层面,主要从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两方面的教育着手,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8.
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民意识的内涵又是丰富的和历史的,据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强化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可表述为:以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为核心,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为基本内容,同时,公共意识、规则意识乃至全球意识也是当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应当强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公民政治和公民社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治、公民社会作为现代化社会建构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问题 ,应该尽快地纳入政治体制改革之中。公民概念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启智概念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对于公民政治、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建设 ,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姓名侵权行为认定及赔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和使用自己的姓名并得以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凡是侵害姓名权权能的行为,都必须认定为侵害姓名权的行为。构成侵害姓名权的主要要件是:侵害特定公民姓名权的故意、侵害姓名权行为及损害后果的存在。侵害公民姓名权必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触犯刑律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规范蕴含着浓厚的宪法元素。宪法社会主义原则和基本权利条款是民法居住权保护的价值基础,也构成民法居住权解释的背景规范。遵循基本权利处分、基本权利限制、基本权利冲突等宪法原理,居住权的处分受到除当事人约定之外的一定限制和宪法“济弱性”的保护。法院在处理公民居住权与其他公民权利冲突的民事案件和国家基于公共利益对财产实行征收征用的行政案件中,应从宏观层面上培育宪法意识,并在微观层面上区分宪法在“裁判依据”和“裁判说理”中的不同效力定位,准确地以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解释和指导民法居住权规范的适用。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民法上,人格和权利能力是两个表示权利主体资格的概念,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存在一致说和不一致说。导致分歧的根源在于对我国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巨大影响的《德国民法典》和《苏俄民法典》的权利能力含义不同。《德国民法典》的权利能力只有单一含义,即成为民事权利主体的资格,而《苏俄民法典》的权利能力有双重含义,即成为民事权利主体的资格及享有具体民事权利和承担具体民事义务的资格。  相似文献   

13.
走向和谐--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民社会是一个原本由西方学者提出、用来研究西方社会的理论,同时也是具有不同意义和多种规范性词义的理论概念。我们可以对公民社会的理论和概念作结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选择和发展。在此,公民社会是指包含了由个人、民间团体之间的自愿安排来组织的若干社会生活领域的政治共同体。我们可以从规范性的角度概括出它的若干特点;在中国存在着中国公民社会形成的动因;从描述性的角度,中国公民社会开始萌发。同时,它也面临着一些困难,法治是解决这些困难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法上的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制度与《德国民法典》中的暴利制度相类似却又不尽相同.我国的相关立法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在体系定位上也不甚恰当,从而导致法律规定的混乱和难以适用.通过比较研究,应当借鉴德国法上的暴利制度来对我国民法上的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进行重新定位,构建我国民法中的暴利行为制度,以解决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本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导致了对实体性人权表述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协调二者在人权本源理念上冲突是我国加入《公约》面对的首要宪法调整问题。立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现实,调适、建构起新的人权本源宪政理念,即人权是人自身所固有的、基于人自身的本性所产生的,因而是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以法律、国家是否规定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6.
公民宪法义务被越来越多国家的宪法所认可,成为宪法学重要研究范畴。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学者一致认可的公民宪法义务概念,对其内涵的理解多有不同。本文首先评析了学界对公民宪法义务概念的界定,提出应当从宪法基本精神角度理解和界定公民宪法义务,通过阐述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基本精神和公民宪法权利义务关系,分析公民宪法义务的内涵并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务员法》的重要条款,公务员对上级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应当采取的态度不能仅仅落脚于可否说"不"上,还应该甚至主要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具体的前提条件、权利义务、配套细则、救济方法等方面,从而保证法律规范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92年十四大为界,中国民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从1949-1978年是破而未立的萌芽时期;1978-1992年是抗争僵化的理论教条、重新探求法学自身正当存在权利和发展规律的过渡时期,出现了《民法通则》这一基本立法;十四大后至今民法科学得以重建,从《民法通则》走向起草中的《民法典》,民事立法也空前繁荣。从民法基本理论和立法实证的变迁中可清晰地读出新中国经历“人治”转向“法治”的基本历程。  相似文献   

19.
《民法通则》对合同概念的界定及对传统的法律行为概念的变造,得出合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结论,这与传统法学理论及我国多数学者所持观念是不一致的。《合同法》对合同概念的界定虽然符合《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界定,但却与自身的其他法律规定相矛盾。应梳理现有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明确合同是包括各种效力状态合同的总概念,而不仅指合法有效合同。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法典编纂体系应为总则——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的三编制,另加一个有关国际私法的附编,并应该把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纳入到民法典的民事权利编中;民事责任应该单独成编;国际私法作为传统民法的固有内容不应从民法典中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