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方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涉华报道数量激增,其视角及态度也呈现广泛、多元的特点。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场,做好对国际舆情的监测和分析是精准、有效推进我国对外宣传工作、提高议题设置能力的基础。本研究基于自建的《纽约时报》语料库,利用语料库索引软件Wordsmith,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关键主题词和联想词、词块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纽约时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报道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但受意识形态和“刻板印象”的影响,仍然存在歪曲事实、富含偏见的报道。这就要求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积极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叙事话语体系,反击国外媒体自相矛盾的叙事逻辑和价值评判标准,消除海外媒体对中国的他者化建构。  相似文献   

2.
研究国外媒体关于中国女性形象的报道十分必要.运用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女性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其报道具有倾向性:关于中国女性报道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农村女性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报道议题更多集中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女性角色的定位多是消极、被动、令人同情的.文本分析也表明该报的女性报道存在着美国固有的意识形态和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3.
欧美媒体涉华疫情报道错综复杂。作者自建欧美媒体涉华疫情报道语料库,并基于Fairclough三维分析框架,用James Martin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梳理语料库文本,分析其中态度词汇的评价意义分布特征,研判欧美媒体涉华疫情报道的态度趋势。研究发现:欧美媒体涉华疫情报道态度褒贬不一,其中消极评价话语偏多。这种他塑的中国形象建构与欧美国家的意识形态、利益关注,以及新闻传播者的价值观念、话语角色认知密切相关。因此,中国官媒及自媒体有必要提升对外传播效能,关注新闻受众的阅读态度,从而有效展示中国的积极形象。  相似文献   

4.
以《时代》周刊(2011-2012)全部涉华报道为语料,分析其翻译中国特色词汇采用的各种策略,通过定量分析证明其翻译策略有明显的异化倾向。从意识形态、新闻写作和《时代》周刊的语言风格等视角探讨影响其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如今中国已基本控制疫情,社会恢复正常运行.但自疫情爆发以来,法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就多有偏颇.本文选取《费加罗报》官网2020年1月至3月的涉华报道,整理其数量、主题及报道倾向,采用共时性框架和历时性框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法国媒体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并进一步探讨其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纽约时报》对华新闻报道中所渗透的意识形态可以从新闻报道的语言反映出来。该报纸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是为其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服务的,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文章分析了((纽约时报》对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美国的话语霸权以及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偏激报道。  相似文献   

7.
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报》、《卫报》四家西方主流媒体有关我国5.12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报道主体、报道视角、报道体裁及报道态度方面进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取《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对“三鹿奶粉”的报道为新闻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闻文本的内容要素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主要展现了“健康中国”、“政府负责”、“各方满意”的媒介形象,而《纽约时报》则相应传达了“问题中国”、“政府无力”、“民众激愤”的信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报纸的一贯立场及受众的“固有观点”有关。在传播速度日趋快捷的当今社会,一方面,要引导受众正确对待外国媒体的报道,另一方面,也借鉴外媒的长处,改进中国传播主体的话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中日冲突的两起标志性重大事件,引起了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的关注。在这两次事变期间,《纽约时报》对中日冲突的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态度由冷眼旁观转变为日益同情;对日本的态度由纵容妥协转变为批评谴责。《纽约时报》关于中日冲突的报道逐渐向抑日援华的方向转换,为美国远东政策的转变奠定了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云南"3.01"事件发生后,分别属于中美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其进行了集中报道。从分析样本中发现,《人民日报》将"3.01"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纽约时报》则认为这是一起中国维汉民族矛盾所引发的袭击事件。两报在报道中选择差异甚大的报道议题、关键词、图片、信源来印证和强化自身对这一事件的判断。报道呈现如此分野,与两报的价值立场和办报定位有关,《人民日报》以"喉舌框架"来报道"3.01事件",而《纽约时报》则以"冲突质疑框架"来审视它。《纽约时报》对"3.01事件"的报道固然有其意识形态偏见,但其多元立场、多种视点的报道框架与思路对中国媒体亦有启发,对于中国媒体提升对境外受众的舆论引导力和话语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热门剧集《乔家大院》、《新安家族》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叙述方式为新历史主义理论运用到历史剧文本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为切入点,从文本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历史叙述的个人化、历史的小写化等多个角度对历史剧题材创作《乔家大院》、《新安家族》进行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2.
英美媒体涉华报道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涉疆报道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将以英美媒体的涉疆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报道量、报道内容、新闻体裁、消息来源,从批评话语视角入手,分析英美媒体涉疆报道中如何利用转换、词类来传达意识形态概念意义,运用模糊的转述方式和消极转述动词来影响受众,从而达到反映其意识形态倾向性的主题和信源选择以及体现其价值观的负面新闻报道目的。  相似文献   

13.
《简爱》、《呼啸山庄》、《蝴蝶梦》这三个不同文本所共同展现出的神秘的气氛、恐怖的阴影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凸现出扣人心弦的艺术特征,对文本本身的可读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主要从文本的叙述视角、哥特式的写作模式、三位作家的生活经历三个方面来分析神秘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近30年来有关四川藏区的报道为依据,分析其对四川藏区的形象建构。主要发现,在报道主题上,《人民日报》涉及社会、政治、文教、军事等各个方面,《纽约时报》主要关注社会方面;在报道立场上,《人民日报》以正面报道为主,《纽约时报》以负面报道为主;在媒介形象上,《人民日报》建构的四川藏区形象比较正面和丰富,《纽约时报》建构的四川藏区形象负面并且单一。  相似文献   

15.
以话语分析为视角,以产经新闻网有关莫言获诺奖的报道为分析样本,对其在这样一个政治性不是很强的"软性"题材领域的新闻中,成功建构出较强烈的意识形态意涵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呈现,通过探究其新闻话语中意识形态的建构策略,凸显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意识形态"极化"现象。我国受众对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泛意识形态倾向应有充分的认识,提高接触外媒过程中的辨别能力与批判能力,对外传播中应有效学习西方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建构策略,使我国对外传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中出现的倾向性态度一直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态度模型,记者对报道态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对负面新闻的接受程度和新闻的重要程度。仅当社会对负面报道的接受程度较高时,媒体内部报道态度才会出现差异,即关联度较高的记者会倾向于负面报道,关联度较低的记者则倾向于正面报道。基于《纽约时报》对华新闻报道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纽约时报》记者比非《纽约时报》记者负面报道倾向性更高,新闻工作者相较自由记者更倾向于负面报道,这表明美国媒体对中国新闻的负面报道现象源于美国民众对中国新闻存在先验偏见。  相似文献   

17.
将语料库语言学与批判话语分析相结合,以英国主流纸媒在奥运后涉华报道为对象,建立约379万字的语料库,对高频词指向及议程设置、关键词指向报道事件及S+V+O(China)+C类联接进行剖析,批判性探讨英媒针对中国国家形象报道时的特征、立场及议程设置。研究显示:英媒涉华报道主要集中在经济及政治领域,涉及文化方面较少;英媒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报道稍带负面性;相较于早期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国际形象已经得到相应提升,但从国家层面直接进行形象宣传的方式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16年8月,“参考消息网”引述“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一则报道在国内引起热议.鉴于对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估计,是与对中国教育的理念、体制、教学法和教育质量的评价密切相关的,于是追根溯源,对该报道的来龙去脉、相关学者研究的情况及其推导出的结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认为《纽约时报》不恰当地估计了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再一次将"风险社会"拉进人们的视野。在这场全球性风险中,媒体的参与使风险有了媒介化的语境。本文选取《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对日本核泄漏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观察两报在风险报道上的框架差异。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呈现风险科学框架,《人民日报》呈现风险控制框架。前者易形成对风险的过分放大,后者对风险后果估计不足并刻意管控,两者都不符合有效风险传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名物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出发点,选取两篇具体的法律英语文本,对语篇进行量化研究。文章从名物化的构成形式、使用频率和词汇密度等方面,全面阐释了英语名物化结构在法律语篇中所体现出的凝练客观、正式严谨、权威严密等语体特征,揭示出名物化现象与法律文本的紧密联系,以期为正确理解法律英语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