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制化历史已逾百年,社会保障权成为公民宪法的权利,相继进入各国宪法的公民权利条款中.修改后的我国<宪法>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入宪"成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坚实基础,也促进了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的进步和发展.但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权保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保护伞"、"安全网"、"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已成为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而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部分、有着重要地位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另一方面,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问题,特别是对农民的结构性流动来说,在目前还仅仅只是个开端,从人口乡城流动的角度审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而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在于保障预期恶化而形成的"存量巨大,增量刚性"的农村人口.政府应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分化和剥离,以改善和优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预期为导向,将建设和实施科学、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引入国外的公民社会权利理论,作为分析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学理基础,要求我们通过制度创新,给农民工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落实公民的迁徙自由,扩展农民工的社会权利,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而且是社会收入的"调节器".农民作为共和国的公民,也有人格尊严,本质上要求平等对待,也应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以维护其生存权与发展权.唯有如此才能体现人权保障的价值追求.因此,人格尊严、平等对待、人权保障共同构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社会保障权利的一部分,为公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需要积极介入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主要经过了全能型政府主导的"大卫生"模式和"市场化"导向的基本医疗服务模式,但仍存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个人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不同群体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差距大等问题.因此,必须制定具有公益性和均等化特点的服务目标、构建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设具有均等化导向的财政制度,以促进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旧是一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格局。在城镇,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实行苏联式的完备的国家保险制度。根据我国的国情,应先力求做到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全国统一"、"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而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执行标准可以因地而异,城乡有别。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8.
上海"镇保"制度的实施困境与政策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上海首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镇保"制度的实施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在当前也遇到了资金短缺、政策冲击等困难.本文从政府预算列入"镇保保障准备金、逐步增加缴纳镇保基本社会保险费比例、在条件成熟时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为完善"镇保"制度提出政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物质帮助权被大多数国家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它是指公民享有的获得国家生存保障的权利。物质帮助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源.物质帮助权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从宪法层面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家—单位制"逐步转变为"国家—社会制",推动着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项目日益完善,但也加剧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就应该体现出从身份化到去身份化、从地域化到去地域化的整合态势,表现为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筹与省级统筹、社会保障关系实现了跨地区转移接续、各统筹单位内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均等获得。社会保障制度去身份化和去地域化的双重整合内在地隐含着公民社会保障权从特殊到普遍、从特权到均等的演进趋势,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渐进式改革的逻辑必然,展示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保障制度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增长,完善市场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因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战略机遇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来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建立独立的社会保障预算与审计,重视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不断深化的城市群关系或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区域的社会一体化。区域内的户籍开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就是社会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长株潭"一体化区域内建立相互协作的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而最终目标则是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安全和弱势群体社会保护长期依赖于传统的家庭、农村社区和少量制度安排。但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村传统保障已陷入困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缺失带来的影响已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安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安全”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安全网,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已进入“风险社会”。相对于城市而言,缺乏社会保护机制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由于抗风险能力脆弱而陷于困境。出于对城乡社会稳定和安全形势的忧虑,社会开始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问题发展的症结,并寄希望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文章试从风险社会视角认识农村社会发展困境,并从“社会整合”角度认识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社会价值基础,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安全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法》之监管体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创新和重建,实行统一的多部门分工负责与综合协调的全程监管体制,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需要加快与《食品安全法》相关配套的法规体系的立法,合理配置食品安全监管权,引入和培育社会监管机制,构建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6.
"单位制"变革与女性就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单位体制下,女性就业曾经拥有单位制度的坚实保障,她们和男性拥有近乎相同的就业机会.随着单位体制的变革,国有和集体企业逐渐由"管理型"单位过渡到"利益型"单位.单位组织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往往在接受就业人员时把女性排除在外,或者为女性就业设置障碍.为了促进男女公平就业,在单位制变革中继续保留原有的合理成分,应当变"单位保障"为"社会保障";建立女性就业的社会化补偿机制;开展社区就业,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  相似文献   

17.
被增设于我国信托法中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信托"一章应当规定:社会保障基金为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法人且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信托以这种基金为委托人与受益人,这种信托的投资对象限于股票与金融资产,有资格担任这种信托的受托人的人限于信托投资公司与基金管理公司,这种信托的有关当事人负有分散投资义务与确保投资收益不低于法定的最低收益率的义务,对这种信托的国家监督适用存在于其他法律中的关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国家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治安承包”现象实质上是中国农村在社会转型期中对新的治安防范体系的探索,它通过对传统体制的扬弃和对市场手段的借鉴使农村社会矛盾得以在内部暂时解决;但它在总体上游离于现行的法律和体制之外,并且它自身也充满了不可避免的困境。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转型时期的典型矛盾还在于将矛盾外化,即首先处理好社会与法的关系和社会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主体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何确立合理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是理论界亟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从缴费制改为征收社会保障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存在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过窄,资金缺口大;社保基金欠缴严重,管理缺乏制约机制;缺乏立法保护,管理不够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入手,考察了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可行性,提出了"费改税"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0.
农地制度改革:农民自主选择的“土地换保障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作为生产要素功能的发挥,要求必须剥离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农地目前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要求农民在失去农地时获得作为补偿的某种生活保障。这就要求农民能够将农地置换为社会保障。考虑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应赋予农民自主交易农地的权利,政府在交易中提取社会保障金为农民建立社会保障账户,以同时解决农地经营效益提高问题和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