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建立在完全契约和交易成本比较优势的前提假设上的,但实践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信息不对称、第三者不可证实、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公共服务市场化所赖以存在的前提假设并不必然成立,不完全契约和交易成本的非比较优势使得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着失灵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完全契约”说,还是格罗斯曼-哈特-莫尔理论的“不完全契约”说,都是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契约问题的。但实际上,由新制度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有限理性、交易费用和机会主义假设出发,可以符合逻辑地得出“契约是不完全的”结论。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假设由新古典经济学的严格假设发展到新制度经济学的贴近现实的假设,使人们对契约的认识由完全契约发展到不完全契约,使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有两个重要分支--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和产权理论(PRT)。TCE和PRT都把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作为共同基础,但在分析问题的重点和思路上有着严重的分歧。TCE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后的失调,因而强调事后适应性治理;而PRT则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激励不足,因此强调事前的激励机制。如果能够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那么将有望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这是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转型时期信贷契约的软约束问题,从信贷合约多重治理角度探讨了转型时期机会主义与多重成本、交易成本结构与契约选择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现,不同契约制度安排下的交易成本结构是不同的,其中关系和计划指令契约安排常常会替代或软化由法律强制实施的契约治理,导致所谓的"信贷契约软约束",从而加大信贷履约成本.商业银行为有效地阻止合约中的违约行为,不得不同时寻求多重契约治理的保护.因此,由关系契约、命令计划和法律强制实施构成的多重治理制度无疑会提高合约的交易成本,这是导致我国信贷契约软约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友好城市关系发展的数量、速度和该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友好城市关系的密切程度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亦呈正相关关系。友好城市关系作为一种关系型契约,是一种促进地区间经济交易关系有力的制度安排,其有力地降低了发展地区之间经贸关系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 ,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 ,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 ,认为信息缺口是因人们对某种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我们研究认为 ,在风险投资契约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并不是自然技术的外生不确定性 ,而是人力资本的内生不确定性 ,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投入、产出、退出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 ,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进行。从这一思路出发 ,本文尝试性地对风险投资实践中的分段投资、剩余索取权分配、剩余控制权安排等契约条款的成因做出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7.
债务融资常常被看作是缓解股权融资契约中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然而,债权融资契约本身又会引发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进行有效治理。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隐蔽的利益冲突和激发的利益冲突。如果债务融资契约是完全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准确地预期到股东(债务人)所有可能采取的危及其利益的行为,从而就可以在签订融资契约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得股东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转嫁风险、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最优的债务契约治理。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人们不可能预见到未来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状态,因而契约肯定是不完全的。当契约不完全时,许多利益冲突不可能在事前加以解决,相机控制权配置就成为治理债务契约中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契约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上具有信息识别功能的、具有自制性机制和调节机制的关系契约。建立此类契约时应从非正式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信任机制与文化机制的设计。本文着重分析了信任机制、文化机制对制造业供应链企业问契约的影响。通过对其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程度上的探讨和研究看出,非正式制度在促进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减少交易成本和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具有管理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制造业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合作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着高风险,这种高风险与其产品自身的高杠杆性、高关联性、虚拟性密切相关,因此,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是与生俱来的.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契约理论把每次交易视为一种契约,将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对现实问题进行契约分析.本文试图从契约理论这一全新角度出发,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解释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高风险的原因.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源自于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广泛存在,而引起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根本原因则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非完全契约性质.  相似文献   

10.
企业和员工通过经济契约形成一种等价交换的交易关系,称之为对等承诺。而经济契约的特性,加之心理契约因素的影响,会使企业与员工在交易达成后的实际表现完全背离其原有的承诺从而影响组织绩效。本文从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入手,剖析劳动双方雇佣合同条款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规范企业与员工的权利、义务,提高组织绩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三权分置制度被视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重要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林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结构-行动"分析框架,以福建省沙县西霞村为例,研究三权分置制度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变革的影响。结果显示:(1)非正式三权分置制度的缺陷是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的反向激励;(2)正式三权分置制度通过交易成本、保障心理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有激励与制约作用;(3)在治理制度层次,组织内产权制度安排通过权能激励、林农收益、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有激励与制约作用;(4)在资源配置层次,经营权流转通过经济绩效、林农收益、经营成本对林业组织治理模式演变有激励与制约作用。最后,针对三权分置制度的制约作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学的一项重大发展是由传统的完备契约理论转向不完备契约理论。作为一种契约的组织内人工设计的激励契约也必然是不完备的。行动与结果关系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产品质量考核等问题,都会造成组织内人工设计的激励契约不完备。激励契约的不完备性必然导致激励契约执行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敲竹杠”与资产专用性以及法庭执行困难。这是我们在设计和执行激励契约时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不完全合约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格罗斯曼、哈特和摩尔所开创的不完全合约理论认为,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不完全因素的存在,真实世界的合约都是不完全的,为此,加强和保护专用性投资关键在于事先明确物质资产所有权。不完全合约理论源于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两种理论的根本差异在于对不完全合约的基础及其导致的合约功能的不同认识。不完全合约理论远非一个基础牢固和逻辑一致的成熟理论,需要从找到合约不完全的基础、重视对非正式合约和"最佳完全合约"的研究等方面努力使其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物流服务外包活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合作双方所缔结的契约不能有效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对物流服务外包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不完全契约治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式契约条件下的激励水平相比,供应商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能够节省更多的激励成本。  相似文献   

15.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下激励合同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际工程承包商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其服务范围也不断延伸,同时随着相关金融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大型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项目管理承包(projeet management contrad,PMC)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建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 ,因资金提供者与资金使用者以及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产生管理者与股东、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即财务代理问题。解决财务代理问题 ,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市场机制、财务契约、信息显示和监督机制等。目前 ,我国的财务代理关系严重扭曲 ,进一步探索解决我国财务代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实的权利不可能在法律文本中被完全界定,无论作为社会契约性质的法律抑或作为当事人之间交易性质的合同都存在空白、模糊甚至冲突之处,但在法律的执行和合同的履行中,最终会由不完全契约中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不仅仅是当事人)确定,因此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由剩余控制权决定的。为降低数据流通的交易成本,《民法典》明确将数据权益作为民事权利的客体予以保护,但却选择性地搁置了对数据进一步确权的问题。当数据权益无法清晰界定或者清晰界定的成本过高,依据机制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数据流通过程中重要环节、关键辅助环节或主要运用场景中的剩余控制权进行合理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定权利界定模糊的问题。由于决策信息成本的约束和政府激励手段的有限性,不可能通过正式制度将剩余控制权配置得完美无缺;而明确将某一剩余控制权配置给当事人、第三方专业机构等,依然是希望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一种配置。中国目前关于数据权益保护和促进数据流通的规则选择已经走向“责任规则+管制规则”的组合模式,可以运用诸如标准合同、企业数据保护信誉机制、技术标准、数据资产和数据侵权赔偿定价机制等,对某些重要的剩余控制权配置予以明确,以支撑相应法律规则的...  相似文献   

18.
公司合同论者认为公司是一系列合同的联结("合同束"),并进而认为公司是一组明示或默示的合同。在此基础上,他们将公司法看作是一种"标准合同"。这有助于探求公司法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为公司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益的和富有启发性的分析框架。然而,将公司法看作是"标准合同"的观点强调合同自由、市场自治的价值理念,这既是其贡献所在,也是其缺陷所在。缺陷在于将合同自由绝对化、扩大化,强调公司行为自由、运作经济的一面,将其作泛合同化的解释,否认公司内部层级管理关系,忽视公司赖以存在的社会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合同法的交易成本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颁布 ,并未使法学界围绕合同法之价值定位与起草模式的争论宣告结束 ,而是更加激烈和尖锐了。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探讨合同法的经济意义 ,特别是其在节约当事人交易成本、分摊合同风险等方面的功能 ,研究不完全合同的经济学解释及如何设计最合乎效率的合同规范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