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府与第三部门构建有效的和长效的合作关系的基本前提是理顺二者之间的三重关系,即利益关系、职能关系和责任关系.理顺利益关系,关键在于建立起共同的公共利益至上的服务旨趣和政府对第三部门的利益让与;理顺职能关系,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各自的行为边界和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理顺责任关系,关键在于确立责任本位观和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理顺三重关系,有助于实现政府与第三部门的无缝隙对接合作,共同造福于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不同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即从权力视角到法律视角再到伦理视角.这种思路转换,对于认识人类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具有方法论意义.在伦理关系的基点上建构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走向未来服务型行政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理想型构:合作网络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府的合作管理,治理体现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城市社区合作网络治理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政府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采用一定的手段方式,合作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运行机制.城市社区合作网络治理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民主政治建设、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更涉及到政府与社会二元结构的调整等.  相似文献   

4.
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治理的责任结构是指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在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角色。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作为公共治理行动体系最重要的组织化行动者,它们之间的责任关系对于治理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种责任结构通常意味着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行动的限度和范围,以及为确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治理工具;行动者的角色定位,即三者相互之间的权力与支配(或被支配)关系;行动者尤其是政府必须为其行动及其后果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5.
胡晓芳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上撰文《地方政府主导合作型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点》。文章指出:地方治理与和谐社会具备共同的哲学基础,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然而,地方治理在中国语境下有着特殊的含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长期以来关系不顺,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十分严重,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发育不成熟等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深入,受社会民主化进程加快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社会矛盾也进入多发期,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克服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失灵的弊病,本文意构建以政府为核心,政府与媒体、政府与第三部门、政府与公民、第三部门与媒体、媒体与公民、第三部门与公民多元联动的新型治理机制,破解群体性事件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宪法未界定、法律不完善和司法体系缺位,中国政府间关系陷入区域大战、部门矛盾、层级束缚之中。政府间伙伴关系治理目的在于平衡多元政府间利益,做法是:宪法层面界定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关系,制定协调多元政府间关系的法律;中央倡导多方合作和搭建平等对话平台,鼓励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跨层级交流;提升政府问政策网络沟通能力,实现信息全面覆盖和快捷有效。通过以上路径,伙伴关系治理可推动区域一体化、部门协同、公私部门合作和国家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统治"观念中,政府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而现代"治理"理念认为,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NPO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综观各个国家公共领域的发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当前,NPO的迅速崛起和全球化已经被看成是影响未来全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构建政府与NPO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样是政府与NPO关系发展的未来走向,两者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NPO的充分发展和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和谐社区构建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主要类型: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社区合作型治理模式;居民自治型治理模式。针对目前社区治理模式的主要问题,构建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互动模式主要体现为发挥社区居民的自治性权利,实现社区治理主体、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社区制度建构等层面的分权参与。基于和谐社区构建要求,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多元互动模式的路径选择主要在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强化多元合作关系、重视公民社会的主体权威维护、构建和谐治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部门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第三部门兴起的条件可归结为下述四个方面:公共权力控制方式的松动性变革是第三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政府一市场”二元体制的博弈困境为第三部门的嵌入创造了机遇条件;第三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禀赋优势为其介入公共事务治理创设了资质条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和公共服务理念与方式的变迁为第三部门的滥觞与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领域内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领域内的市场化改革为中国第三部门的成长提供了制度上的空间与生存的土壤,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火在中华大地上已呈现出燎原之势。通过考察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改革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政府改革运动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制度诱因与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第三部门的发展又为政府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第三部门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的影响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就其产生的背景而言,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但它们在西方和我国的具体表现不同:在西方,第三部门是在福利国家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它弥补了政府与市场的不足。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正在形成,此时兴起的第三部门注定要为促进前两个部门的完善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成德宁  侯伟丽 《南都学坛》2008,28(3):120-123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权力渗入到城市社会的各个方面,城市自主发展和活力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变化,许多城市政府纷纷提出城市经营的新思维,但由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这种城市经营实际上与城市治理的理念背道而驰。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管理模式需要进行一场新的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变革,即中国城市政府要从参与式发展的新范式出发,赋权于民众,建立起城市治理的新模式,在城市政府、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使各种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决策。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除社会中不和谐的因素,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当前时期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政府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应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标,要建立“有限型”政府,正确依法行使行政职能,以此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第三部门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部门在美国发展的历史根源是结社的传统、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和民主的社会现实 ,现实根源是 70、80年代的政府改革 ,中产阶级的兴起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三部门维护了自由主义精神 ,促进了个人从家庭走向社会 ,提高了政府效能、保证了行政改革的顺利展开。中国应大力发展第三部门 ,因为它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 ,同时在第三部门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完全可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宪政是追求民主、保护人权的政府的治国方式,它要求执政者要处理好立宪和行宪两个环节,因为立宪是宪政的基础,而行宪是宪政的关键。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宪政历程,我国政府很好地把握了这两个环节,从而在政府主导推动和公民社会渐进形成并推动宪政发展的历程中,使我国社会不断向着更加民主、文明的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7.
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在我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低碳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当前的公车制度改革既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倡导新能源汽车、加强监管等方面的机遇,同时又在公车采购、公车使用管理办法、公车监管时效等方面面临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碳社会建设给我国公车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迅猛崛起的第三部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是现代社会大量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但除政府之外还必须有许多第三部门参与其中。第三部门不仅能有效补充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而且具有许多独特的社会作用与政治作用。第三部门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示它的不足与局限性,这要求我们完善第三部门发展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使得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传统的政府治理范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回应型政府应运而生,回应型政府的一种典型功能就是调整而非压制,其所预想的社会是一种政治行动者面对问题、确立重点和做出必要承诺的社会,它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目的并将一种自我矫正的精神铸入政府管理过程.迈向回应型政府为深化我国行政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