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2012—2018年四轮CFPS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家庭资产负债率,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显著降低家庭资产负债率;使用Bartik工具变量和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收入负债比以及负债水平之后结果依然比较稳健;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金融排斥和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降低家庭资产负债率;当家庭收入水平或家庭净资产额较低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缓解农村家庭以及西部地区家庭的资产负债率有更显著作用。研究有助于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改善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以及降低家庭过度负债风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家庭在信息获取上的劣势是其金融脆弱性比城市家庭更高的原因之一,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家庭面临的信息约束与信息劣势,从而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收入和优化家庭资产负债配置来缓解农村家庭的金融脆弱性。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的5期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政策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农村家庭的金融脆弱性;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和购买商业保险的概率,并提高农村家庭的非农就业收入和保险参与度,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非农就业和保险参与两条路径来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户主为男性、户主未婚、平均文化程度较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家庭具有更为显著的金融脆弱性缓解作用。因此,应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发挥“数字下乡”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保险参与的积极作用,有效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对其财务框架会发生重大影响,相应带来财务风险:最佳资本结构的偏离,造成企业价值下降,财务风险高涨;杠杆效应使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益和财务风险都相应放大;股利和债息政策也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流动风险贯穿企业并购的始终。因此,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职业智能化可替代性增强,而职业智能化可替代性的变化会影响微观个体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本文将Frey&Osborne(2017)计算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概率的数据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相匹配,考察个体职业受到人工智能冲击概率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家庭户主职业受人工智能冲击较大时,家庭更倾向于不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并且保持更高的储蓄率,该影响主要存在于户主为男性、低教育、年轻组以及农业户籍的家庭中。机制分析表明,家庭经济脆弱性即落入社会贫困线以下的概率、社会互动和社会保障的参与度是职业替代率影响家庭风险资产投资行为的可能途径,职业可替代性更强的家庭面临更大的经济脆弱性、更少参与社会互动和社会保障,具有更保守的投资偏好,降低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本文首次提供了人工智能职业替代对家庭金融不平等影响的直接证据,对我国在新技术冲击下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过往的金融素养研究集中在经济领域,忽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金融素养关系的研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数据分析发现:微观层面,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三要素中,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和家庭职业地位(ISEI)对调查对象的金融知识、金融风险态度和金融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宏观层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家庭金融素养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影响家庭金融能力,而家庭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态度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交互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构建金融变量与社会变量的新分析路径,并为家庭资产建设提供具有社会政策取向的支持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失独家庭是制度性风险与非制度性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失独家庭面临多重困境,即风险因素众多、抗风险能力不足和社会支持体系的断裂,具有明显的脆弱性特征。要从根本上消减失独家庭面临的风险和降低失独家庭的脆弱性,需要外部支持体系建设与内部发展能力建设相结合,从转变政策制定观念、加强失独家庭能力建设、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探索消减风险和降低失独家庭脆弱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金融脆弱性是金融业的本性,是由于"逆向选择"、"道德困境"等因素引发的.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信用脆弱、流动性脆弱、财务脆弱、市场脆弱和道德脆弱等形式.建立稳健、和谐的金融稳定制度不仅是防范金融脆弱性的需要,也是我国逐步推行金融国际一体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以返贫为主要形式的脆弱性贫困的治理已成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课题. 利用宁夏农村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正规金融对宁夏农村脆弱性贫困的支持现状,结果表明,正规金融、财政扶贫资金对农户脆弱性贫困的治理作用并不显著,而社会资本则对脆弱性贫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正规金融对教育、自然灾害等负向冲击的直接平滑作用大于间接平滑作用,直接平滑作用力度大小依次为:受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自然灾害. 因此,提出了重构与宁夏因地制宜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的金融减贫主体架构并重新整合地区减贫金融的增、存量等对策,以期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农户的脆弱性承受能力并降低农户的脆弱性孕造频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国居民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了家庭部门的就业率。其中,自雇佣就业率显著上升,非自雇佣就业率未受显著影响;创业型自雇佣是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就业率的重要原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镇家庭和中等金融素养家庭就业具有积极影响,对农村家庭和低金融素养家庭的就业促进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金融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关乎一国经济的生死存亡。通过对金融脆弱性的研究 ,分析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表现及其根源并提出降低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风险防控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促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完善风险监管政策、防范整体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0年17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指数,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既能显著降低商业银行自身个体风险,又能抑制系统性风险。此外,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增加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性风险。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通过杠杆率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作用,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仅通过杠杆率渠道传导,风险承担渠道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消费水平的均衡提升是共同富裕背景下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测算居民消费相对剥夺指数,从消费相对剥夺缓解这一视角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居民消费水平均衡提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缓解居民消费相对剥夺,且主要缓解了衣着、食品类等生存型消费相对剥夺;(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支付便利性以及增强社会互动三个机制来缓解居民消费相对剥夺;(3)在充分考虑了人口经济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自身发展状况后,文章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中间收入群体,中、高金融素养,使用智能手机以及城镇居民的消费相对剥夺缓解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成因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经济体制变更中的农村信用社,不同程度地存着违约、经营、道德和财务等金融风险,使得其金融流动性不足,经营步履维艰。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是外部金融环境的恶化,危害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誉;同行残酷竞争的挤迫,收缩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客体业务效益的下滑,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坏账;自身管理体制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运作;业务人员素质的偏低,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效率。要降低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就要从中央银行、农村信用社内部和社会对其监管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家庭金融投资的目的在于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变迁极大地对动了中国和日本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的趋同.然而,面临相似的风险,中国和日本应对家庭金融投资风险的策略却有所不同,日本政府、金融中介和投资家庭的互动更加有效地保障了日本家庭金融稳定的发展,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医疗救助为低收入家庭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维持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贫困脆弱性是指家庭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运用预期贫困脆弱性测度方法对上海市城乡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医疗救助制度对缓解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显著作用;相对于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言,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更高,医疗救助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大;医疗救助对不同医疗支出负担的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缓解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居民家庭的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居民个体的数字能力与数字金融能力决定了家庭能否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实证分析数字能力与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能力和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机制分析的结果看,收入效应、网购与缓解流动性约束是数字能力与数字金融能力促进消费水平提升的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可以显著促进消费升级,但是数字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能力与数字金融能力均对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提升影响更大。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展新基建,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另一方面,加强对数字金融尤其是数字消费金融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发挥数字金融对居民家庭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稳就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金融素养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第一,金融素养与劳动供给时间、劳动供给质量均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金融素养能够通过提升工作收入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增加劳动供给;第三,初级金融素养与高级金融素养均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差别不大的正向影响。促就业需要重视金融素养的作用,提高金融素养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普惠金融发展,改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8.
干旱风险冲击下牧户生计脆弱性及其缓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风险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和增加牧区牧户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牧户视角,文章研究干旱风险对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了解干旱风险的危险性.研究结果显示,面临日益严重的干旱风险,牧户在自然、金融、人力和社会资本方面均具有比较高的脆弱性.干旱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创新、牧区抗风险能力及牧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建设的强化等可以作为降低牧户生计脆弱性的缓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出现为农民创业、农户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但是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等内在特点决定了其存在脆弱性;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可能加剧其脆弱性。而银行业金融机构脆弱性的这种一般生成机制在作用于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时,又产生了进一步加剧的诱因。要保证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67-7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家庭为代表的小额借贷者过度负债导致的还款困难等金融风险,成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通过系统整理关于小额借贷者过度负债方面的理论,可知小额借贷者的过度负债问题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人口统计因素变化的不可控性,由行为因素引起的主动性过度负债就成为小额借贷者和金融机构降低过度负债风险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符合实际的过度负债度量和预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过度负债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