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的魅力是人类需要文学的真正原因,文学批评应为文学具有或保持魅力而进行。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却远离了自己的职责,或去搞所谓理论批评,或去进行文化批评。文学批评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获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应取“文化诗学”的理论,以使自己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
动生电动势与暂态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民 《殷都学刊》1994,(2):30-32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环节.文章从政府绩效的工具性、沟通性和管理性出发,对澳门公务人员工作表现评核制度的制度精神和制度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澳门公务人员工作表现评核制度充分意识到了政府绩效的工具性和沟通性,与此同时,制度仍然没有实现从绩效测量到绩效管理的转型,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思益 《中华魂》2008,(11):64-64
怎甘做沦陷区的顺民?十七岁投入反俊略的生死搏斗。延安的太阳明亮了双眼,斗争的熔炉把钢铁炼就。当风尘仆仆跨进新中国门坎,旧军装已成了拒腐蚀的甲宵。没在新中国的花园里悠游,雄赳赵总挑战浪尖风口。穿校在朝鲜胃烟的战壕,体察着英雄们的行为、感受,一曲“谁是最可爱的  相似文献   
5.
从休闲的角度来讨论两性平等的隐蔽现象,即女性在工作歧视之外,是否还存在着“休闲歧视”,是一种更深层化的女性视角,因为女性在争取到生存权后,与男性一样享有更高层次的选择的权利——“休闲”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如果我们承认女性的社会地位将是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自学术、学人由"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被拯救出来后,"重视人才"的崇智氛围,使"臭老九"地位直线飙升.  相似文献   
7.
乾隆拜寿星     
乾隆拜寿星乾隆巡视江南,路见一民家张灯结彩,锣鼓呕大,村民抬送一匾额,上书“大下第一”四个大字。乾隆想:天下第一应是我,谁敢如此大胆?吩咐随从前去打听缘由。民家一老翁道:“今天乃我150大寿,七代同堂,乡亲称我为天下第一高寿,送匾予我。”乾隆听了随从...  相似文献   
8.
斩继蒙汗贼的魔爪乃益“蒙汗贼”作案,时有所闻。那些心地善良、无防御力的老人,往往成了他们首选的猎击目标。人们受害之后,或神经迷幻,掏出钱财相送;或昏倒沉睡,被搜尽腰包……,真可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窃贼行盗,何以施计?我们不可“不识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海内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中,某些欧美日本学者师承韦伯的理论,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孕育出走向现代化的文化因素;某些海外华裔学者则宣扬"儒学第三期复兴",呼唤儒家文化风行的"第二轴心时代".前者否认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狃于多而失于一;后者忽视传统文化本身是二元的甚至多元的事实,执于一而失于多.二者都不能科学地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部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政治哲学受到晚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权力合法性来源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和法治学说的影响,至少在九个方面与西学有惊人的相通之处:一是论族类生存的自然权利与西学论人性和国家起源之关系相通,二是对“正统论”的批判与西学论“霸政非正”相通,三是对“民岩”的分析与西学论如何解决统治者畏惧民众的问题相通,四是论“环相为治”与西学论权力制衡相通,五是论“君之是不是,丝毫也不可带过”与西学对“王惟所命亦无不是”说的驳斥相通,六是论“岂得以舜之所以事瞽叟者事君”与西学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相通,七是论“豫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外”与西学论“王而不遵法度则非义”相通,八是论“以法相裁……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焉”与西学论“法度者,乃上下尊卑所均而无异”相通,九是论“严以治吏,宽以养民”与西学论“严以治官、恕以待民”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