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49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理论界对江泽民领导思想(包括领导思想、决策思想、领导艺术等)的研究日益重视,并取得了一批成果。在研究成果中由于视角不同等原因也产生出多种观点。理论界对江泽民领导思想的研究相对于对江泽民思想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仍是较为薄弱的领域,研究中还存在宏观角度研究较多、微观角度研究较少、研究广度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广度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82.
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首轮方志编修及方志学研究经历了二三十年时间。这段现代方志学探索发展的历史,在中国方志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对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及特点进行总结性的探讨研究,将有裨于当前新一轮修志与今后方志学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83.
论前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解释学主张克服前见以达到对文本的绝对把握,哲学解释学把前见看作理解的本体论处境,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前见是无法超越的。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人首先属于历史,同时历史又是属于人的历史。在本体论意义上,一切理解都是从前见出发的理解,是无法超越的;在方法论意义上,一切理解又都是不断超越前见的理解,前见又都是可以并且应该被超越的。对前见本身应当保持自觉的解释学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解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理解的可能性、局限性、派生性等等。前见决定了理解的相对性,同时又决定了理解的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4.
论乾隆朝清廷对东北的封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清朝统治者为恢复东北地区残破的经济,积极鼓励汉族民人出关开垦土地,而当汉族民人大量涌入东北地区后,清廷又于乾隆五年颁布旨在阻止汉族民人出关的封禁政策。封禁政策集中体现了清朝首崇满洲的基本国策,对东北地区的发展无疑起到阻碍作用,这种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政策最终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85.
作为通向未来哲学革命"道口"的思想实验性作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的意义仍待挖掘。针对黑格尔的国家主义观,青年马克思凭籍古典自由主义和人本学理想主义对其有关王权问题认知的批判逻辑,主要集中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以及必然与偶然之三重矛盾的揭示上,而对其行政权内容的批判,则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私人利益与国家形式的公共利益的对峙,以及官僚政治实践过程的法理依据的合理性问题之诘难来凸显青年马克思自己的政治哲学之基本座架,但此时的基本立场依旧是隐性唯心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的逻辑。  相似文献   
8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全党的智慧,是新时期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目标,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此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凝聚中国各族共同奋斗的伟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7.
北宋中前期,澉浦镇完成军事性质向经济性质的转变。北宋后期至南宋中前期,其经济功能进一步强化。南宋后期,澉浦镇渐趋衰落,其衰落与鲍郎盐场的分立并无直接关系,而与当时南北政权的政治军事格局转变相关。端平以后,蒙元发动灭宋战争,南北关系趋于紧张,澉浦镇作为临安门户,军事地位凸显,影响其海运事业,遂至衰落。澉浦镇的兴衰转变展现了南宋时代江浙地区通商与海防的矛盾,促使我们去反思江南市镇发展史的“延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88.
王艮基于阳明心学,提出了"良知致"的学说,并进一步提出"天理良知""日用良知"的观点,强调"良知"本然、良知在百姓日用生活中;又提出了其特色的淮南格物论,强调尊身立本、明哲保身,更加注重对个人价值的宣扬。王艮在承继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尤其对"良知说"和"格物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将视角贴近平民的生活,呈现出儒学平民化的特点,对儒学乡村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侯景之乱后梁室分崩,西魏趁机尽取蜀地。蜀地入北初期,叛乱此起彼伏,严重破坏着新克之地的统治。为缓解蜀地动荡的政治局势,西魏及其后继者北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诸多羁縻、抚慰蜀民的措施。经过长时间的抚慰,蜀地的政局渐趋稳定,北周在蜀地的统治日臻巩固。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