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7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13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750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3995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荣辱观念古来有之,古代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先秦诸子的“四维”(礼、义、廉、耻)与“五德”(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华传统“知荣明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7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考虑到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功能。在开放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下,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约束力远不如在传统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中那么有效、广泛。民族地区只有在维护自身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运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利用和改造,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协调功能。因此,民族地区应当在继续维护传统生态文化的多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根据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其改造成为“强生态文化”,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具有较强约束力的、适应现行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包括精神、物质、制度层面的整体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初所发生的“视觉现代化”(modernising vision)转向源于自19世纪以来传统的视觉概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旨在将人们从过时的观看习惯中解放出来,视觉的本质不应主要被理解为给定可见世界的机械再现模式,而应该从根本上被理解为由文化构造的、具有历史多样性的感知数据的生产性过程。现代艺术试图通过艺术品本身来创造一种现代化的视觉形式,艺术作品被定义为实现视觉现代化的手段或工具,画家试图用艺术来表达一种新的视觉观——观看中充斥着时间的流动,而绝不仅是一个明确的视觉顺序的实现;观看不是一个视觉固定化过程,而是更加有意识地、集中地观察世界。从丢勒式的空间中心透视观到塞尚式的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多重透视观,后者更加强调了观者的参与和观看的过程,这种观看方式的变化也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变化。视觉现代化的探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2)。  相似文献   
75.
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是激活文旅产业的密钥,亦是推动非遗文化由资源变资产、遗产变财产的产业化发展重要途径。文旅融合背景下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可以从产业融合、交流融合、服务融合、空间融合四个维度进行:一是继续开发开放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协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二是用好用活“节、赛、会”资源,加快推进长三角“非遗+旅游”交流融合。三是积极推动数字新基建建设,构建海派非遗文旅融合生态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功能提升,增加城乡区域文化辐射力,推动海派非遗文旅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76.
突发的疫情使得线上教学在所有高校全面铺开。为了了解这次“应急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上海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对全校师生从线上教学的评价、线上线下教学体验对比、线上教学带给师生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线上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研究对专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线上与线下学习效果基本等效、线上线下教学各具优势、线上教学带来深刻改变的调查结果,提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7.
This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examines the sources of the persistent debate over the influence of disasters on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that characterizes the disaster research literature. Us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his paper highlights how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he systems in which they are embedded influence people's varied responses to disaster. Consistent with the emerging empha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on contextualizing individual behavior,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family, community, social structur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stress in disaster populations. It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policy, practice, and research related to disaster recovery.  相似文献   
78.
对大学生国学认知程度和需求的调查是有效开展国学教育的基础。这个基础必须通过详实的数据调查和实证分析来奠定。通过在某高校展开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国学的不甚了解是一个普遍现象。高校学生对国学教育的需求不仅存在,而且是理性而合理的。真正影响高校国学教育效果的症结仍然是师资力量、课程内容、教学步骤等问题。我们建议应该遵循由易到难、从日常习用到弘文奥义、分类教学的原则,系统地做好国学教育内容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在网络通俗小说创作中涌现出大量的拟古世情小说。这类小说往往以宏大的故事布局和对优秀女主人公的塑造,吸引了众多阅读者的目光。这些女主人公群像,不仅反映出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眼光,也寄托了根源于以家族、财富为中心的社会价值期待,还与当下价值评判体系中的女性群体的自我期许相吻合。这些拟古世情小说在完成言情小说的爱情故事构形和实现娱情的休闲功能以外,也因为广大阅读群体逐渐步入或即将步入中产阶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重新赋予女性作为稳定家庭、增长财富、养育子女、传承家风的核心力量的社会意义,她们洁身自好,对爱情专一,勇于面对困难,乐于奉献,担当责任,胸怀宽广。这些新型的“高大全”形象,表达出女性主义的新倾向:女性的成长和幸福的获得,更重要的在于女性内在的精神力量,与传统的气节、操守有关的人格因素,以及家教和门风。这使得网络平台的民间话语表达,具有更为包容传统以及融合其合理因素的价值取向,也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80.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幼儿的生活、游戏活动中。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丰厚的传统幼儿游戏资源,将这些传统游戏应用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达成幼儿数学认知目标,是将幼儿数学教育寓幼儿游戏活动路径的有益探索,在农村幼儿园现有条件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