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32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803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北京纪事》2015,(5):55-57
15岁的许周熠像拔节的竹子一样,长得又瘦又高,嗓音也褪去了童年的稚声稚气.笔者第一次见他还是在两年前《少年马连良》的舞台上,由他扮演的小马连良令人印象深刻.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许周熠的武艺愈发精进,连获三项重量级奖项——第1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C C T V第二届"学京赛"金奖和第二届全国院校"文华奖"铜奖.  相似文献   
92.
《北京纪事》2015,(12):112-112
11月4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原创京剧历史剧《南海子》在长安大戏院上演,拉开了北戏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的帷幕。  相似文献   
93.
论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兼论“昆舞”的体系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因袭关系是研究当代舞蹈学科的关键,厘清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可对当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设思路,也是为“昆舞”未来发展挖掘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提供创新动力.文章从戏曲的角度看待“昆舞”流派的成型与发展,首先将“昆舞”概念转换为中国古典舞(昆韵流派),为“昆舞”的发展确立重要的学术前提;其次,从“昆舞”的创建源头出发,系统剖析“昆舞”这一新古典舞形式的体系创建、艺术风格以及内在的规律与技法,以期为当代舞蹈学科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和艺术感也在慢慢地增强,由此西方音乐剧在中国也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物质条件、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都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就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产生出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来阐述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的音乐剧之间有着怎样的不同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
气息是演唱的生命和源动力,戏曲演唱和歌唱都是通过改变对气息的调节和控制来进行的.其演唱的呼吸体现了与生活中一般的对气的需要不同,它需要比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大得多的储气量,要维持使声音唱高传远的足够气压,要使呼吸便于控制并保持灵活和弹性.  相似文献   
96.
王善虎 《九江学院学报》2022,41(1):102-106,12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是广泛流布于淮河两岸的优秀地方戏曲剧种,其音乐唱腔与表演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当地人表述族群文化与民俗风情,建构族群集体记忆的有效载体.文章从泗州戏声腔本体出发,结合田野调查,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理论和传统音乐技法,对泗州戏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7.
梁祝戏曲故事渊远流长,在梁祝戏曲中,祝英台大胆追求幸福与爱情的行为具有女权主义精神,本文试从女权的压制与张扬、“女追男”的故事情节、“女扮男妆”女权主义的彰显、“化蝶”的象征性意义等方面分析女权主义精神在梁祝戏曲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8.
宋代的“润笔”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霖认为,从经济生活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是文学研究的基本路数,但过去被简单化、庸俗化了。今后的研究一是要与哲学、心理学、宗教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各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结合起来,二是要与创作主体、文本、接受、传播等各个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文学与经济关系的研究真正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王兆鹏认为,稿费作为一种创作目的而被追求时,能够刺激作家的创作欲望,促进文学的生产;当它作为一种额外的经济来源而补贴作家的生活时,它能够改善作家的生存条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风格。王毅指出,中国古代的通俗小说或生动地再现官商的暴虐,或写经商者不可避免的悲剧以及对于清官、天道的幼稚幻象,淋漓着古代中国皇权经济的血腥气。张兵认为,经济生活不仅对于戏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戏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可以扩大戏曲的表演领域、调动演员的积极性、促进戏曲艺术水平提高、影响观众的精神生活。李桂奎认为,应加强从文本内部研究经济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作用,并重点分析了个体的经济生活——“财色”——对小说叙事结构的统筹与调控。  相似文献   
99.
去秋(2003年),戏剧家张庚先生①病逝,终年92岁。我先是他的学生,后为他的下属。住医院期间,我没有去问病;撒手人寰时,我没有去告别;连戏剧界召开的追思会,我也是缺席的。“人去愁千迭,心伤恨万端”。我不是不想去,而是怕去。怕去了自己也倒下,再也爬不起来。我打电话告诉先生家人,说:我会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他。这个方式就是要写一篇记述他的文字。其实,老师活着的时候,我就想写,内容也是早想好了的———一个涉及人的底色的话题。有人言:张庚是延安牌的老革命,是“跟着毛泽东在陕北窑洞‘落草’,是‘秧歌王朝’的文人”②;和北大教授、社科院…  相似文献   
100.
王国巍  杨经华 《殷都学刊》2007,(2):87-90,127
集句诗是勃兴于宋代的一种杂体诗,是盛行于当时文人士大夫间的一种诗学游戏。然而这种诗学游戏在明清时代,却大量越界进入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创作。这种现象曾受到人们的广泛质疑。但从整个中国戏曲文学发展的进程来看,集句诗与戏曲的全面融合,提升了戏曲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文学品位,标志着民间戏曲迈向雅化、案头化的进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