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360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526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实录是汉族王朝为其帝王专修的史学体裁。少数民族政权修撰帝王实录,既是其部落民主制瓦解和帝王专制制度建立的象征,也是其汉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政权在实录修撰过程中,基本上仿照汉族王朝实录修撰的观念、制度、体式和体例,但也因自身传统的影响而给其实录修撰打上了特殊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的国家政权建设正逐步深入到乡村社会内部,但在民族地区,乡村政权结构有其特殊性,因此了解民族地区乡村政权结构对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政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权力的文化网络”的角度探析甘肃省肃南县大草滩村这一民族地区乡村政权结构从传统时期到现代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3.
<天朝田亩制度>之乡村政治规划与历代乡村政治精神相比,并无任何超越或理想化之处,它仍然是关于乡村行政的基本设想,可从前代实际具体施政中找到线索,其公正性原则未能实现,与太平天国政治的客家渊源相关;太平天国政权的贡役制性质,使之无法满足实现<制度>所要求之公正原则;<制度>最终流于具文,还受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权力斗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土地改革与国共政权之沉浮(1927-1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浙江社会科学》2004,2(3):167-173
本文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共土地政策的制定、推行及影响的评述,分析了两党土地改革的基本属性,探讨了国共政权的得失与土地改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认为国共土地改革的"成败"与政权的得失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5.
刘峰  张国玉 《决策》2015,(4):40-4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县域建成小康,而公共决策直接影响县域治理的效果.因此,抓好县域公共决策,就抓住了县域治理的“牛鼻子”.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以《决策》杂志2014“十大公共决策镜鉴”和“十大公共决策实验”为例,对过去一年全国县域典型公共决策的成败得失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概括县域治理公共决策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提升县域公共决策的水平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从管理哲学的视野看:西方依靠国家政权、市民社会、宗教维持来保证社会的均衡,这是公共理性的展示;东方国家依靠中央集权、政教合一来维持臣民的统治状态,国家权力独大,缺少个人与私企空间,这是传统管理的彰显;西方以社会、个人为本位,东方以国家、集体为本位。公权力既需要准确的法律的职能定位,也需要科学的制度的制约与公开、公正、透明的全社会的监督。公权力针对的是社会、每个公民,否则会自噬其身。公共理性:划定边界、限制权力,强调义务、正义与共同参与,以实现服务与共享。  相似文献   
107.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在国内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传统、现代与革命这三者即开始了相互间的斗争、纠结及融合,此种现象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数千年来,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力形态在自身演变的过程中,凭靠内部力量始终未实现质的突破,即没有实现向现代生产力形态———工业生产力的转化和过渡。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创建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用革命的手段对乡村旧村政权进行现代性的初步改造,尽管囿于当时具体的战争环境,这种改造进行得并不彻底,但这种对旧政权的权力结构和形式的革命性的现代化改造,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从该意义上讲,旧村政权的初步改造工作开启了根据地乡村地区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8.
乡镇政权的特性嵌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时空场域中,“三维型乡镇政权”聚焦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权的职能角色及其动力源泉——行政考核目标与角色期望。运用田野工作、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贵州省桐乡的拓展个案研究发现,为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乡镇政权承担着“三维型”职能角色,即以经济项目建设为主的生产发展、以民事项目管理为主的公共服务、以“一票否决”事项防范为主的社会管理。引导并决定乡镇政权这种“三维型”职能角色的动因在于上级政权特别是县级政权为乡镇政权创设了由锦标赛机制、拉力赛机制和淘汰赛机制所构成的“三维型”行政考核目标与角色期望。这种“三维型”角色行为与“三维型”角色期望共同形塑了乡镇政权的“三维型政权”特性。  相似文献   
109.
康熙朝清廷与占据台湾的郑氏政权有过多次谈判,郑经在谈判中声称台湾“非中国版图”,始终坚持“效朝鲜例”,其目的是要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离出去。郑经的观点与台湾的历史毫不相符,也是对其郑氏祖先开发并收复台湾历史的否定,当然不能为清廷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0.
“城市”——人口和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积聚和集中——的形成,从来是非常“主观”的事情。问题是,城市是数之不尽的“主观”在竞争中“凑”到一起的结果。挥舞权杖,划乡为“城”是可能的,但是其他因素来不得“凑”,最后可以“凑”到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