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825篇
劳动科学   11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92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804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2274篇
社会学   301篇
统计学   15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探究西部普通高校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师管理中的激励问题,以四川D大学、贵州S大学、重庆L大学和云南W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西部四所普通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激励现状进行了量化和质化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制约西部普通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激励作用的因素包括几个方面:第一,高校管理行政化严重影响科学激励建立;第二,职称评定体系无法发挥激励作用;第三,激励制度缺乏公平性;第四,教师培训没有得到合理关注;第五,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基于此,西部普通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激励特征,构建有效的公共英语教师激励,实现管理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2.
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激励强度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面向五个不同所有制企业的203名员工收集了问卷数据,在检验数据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回归分析证实了研究假设.发现激励强度与员工组织认同正相关,组织认同与员工反生产行为负相关,组织认同在激励强度与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构建激励强度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拓展了对反生产行为诱因的研究,在实践上为企业控制员工反生产行为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推动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迁的内在原因,并且从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分配方式、期限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产出最大化演化的过程。相应地,伴随着农地制度变迁而来的是签约主体以及合约结构的变动,因此,从合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生产队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合约实施和劳动监督与计量上的差别,以及作为二者共同之处的合约模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税费合约的性质与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4.
<正>"彼得原理"是指"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员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具体点讲,就是每一个职员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得出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员所占据。而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职员完成的"。"彼得原理"被《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5.
民族的复兴,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品格高尚的优秀人才,政治课程作为高校设置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极其丰富,在教育人,塑造人、引导人、激励人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开展高校政治教学中,从事教学实践的授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政治教育中人格塑造的功能,让政治教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6.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热情,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共同努力来完成组织任务及目标。较好的激励机制会点燃员工的激情,积极性大大提高,互相之间不断竞争,发挥出无限潜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献出自己的热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国有企业中引入激励机制是企业走向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构建并运用好员工激励机制,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7.
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越来越明显,如何使青年人才、大学生扎根广前、服务企业,主要以公司机关的青年人为例探讨企业的青年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8.
学风是学校建设的生命机体和灵魂,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风建设在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创新教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构建多元激励体系等方面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其他高校优良学风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文章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约束下是否存在调整产业政策偏好的动机及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政策时的竞争事实.基于我国2002-2015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理论推测,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偏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确实存在调整的动机;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的确存在“竞争到底”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10.
总裁的魅力影响是相对于其权力影响而言的。总裁要提高魅力影响,就要运用语言和行为技巧,尤其是基于情感依附的激励机制,将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