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博物馆以收藏保管、科学研充、社会教育三大功能,隆重迎接从远道旷古走来的人类文明,播扬世代传承的先进文化。无论是以传世品为主的艺术类博物馆,还是遗址性博物馆,或是方兴未艾的生态博物馆、科技与行业博物馆;无论是综合性博物馆,还是专题性博物涫,人们都视博物馆为人类智慧的融汇、文明的荟萃、历史的支点、文化的传承。《科学生活》新设《博览》专栏,就是为了有助于读者认识和理解各类博物馆的意义,并通过一个个文博窗口,触摸向往已久的稀珍瑰宝,在求索中共赏人类文化遗产,在“博览”中解读各种文化之谜。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年升高,处于离异家庭中的子女也越来越多.离异家庭中学生作为离异子女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引起了教育学者和社会大众的极大的关注.离异家庭中学生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形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从离异家庭中学生存在社会适应性不良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离异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53.
在每一所中职学校,班主任总是起到主导作用的一个关键,同时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相似文献   
54.
《社科纵横》2015,(11):141-143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当今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需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本文通过探讨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理念,讨论并分析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意义及主要思路,力求为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5.
刘宇 《办公室业务》2020,(5):179-180
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新时代,社会公众对知识的渴望因社会的发展而更加强烈。高职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学习的便利,促进社会公众提高自身夙愿,可以有力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高职图书馆需要从革新理念等方面出发,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从而体现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6.
宗祠作为我国传统社会中家族的象征和精神高地,为一直普遍被重视的文化事象。清水江流域特别是其下游侗族、苗族地区的家祠,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建筑特色形态纷呈,是清水江流域多元文化大花园中灿烂夺目的文化品牌。该流域宗祠兴起的基础与动力是伴随国家政权进入与儒家文化渗入而积淀的教育文化,同时,宗祠又通过祭祀祖先、倡学办学、议事集会、修谱定规、依规惩戒、彰匾题联等公共活动发挥着对族众的教育教化功能,体现出了诸如尊祖敬宗,奉先思孝;个体启蒙,道德养成;耕读传家,修齐治平;地方知识,民族文化等丰富的教育文化内涵,是流域民族社会寓治于教、以教敦俗、以教务治的重要载体和表征,并在民族社会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的时代,清水江流域宗祠的教育实践应突破宗族的樊篱而更有社会的视野和时代的精神,应在发展旨向上使宗祠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社会教育中心和民族教育文化的展示与传习基地,体现和发挥追思仰古、道德养成、亲情凝聚、团结合作、爱乡爱国、文化传承等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男孩在学校不够上进、在家中过分依赖、在社会上遇事易气馁、在性格上偏女性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有专家学者称之为“男孩危机”。分析有关研究成果发现,这种“危机”从外部因素来看,源于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与男孩自身的生理、性格与态度等个性因素有关。解决男孩发展中存在的这类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教育策略,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58.
民国社会教育的思想基础是教育家晏阳初提出的"民力观".社会教育理论的出发点是民众本位,但实际发展历程的重心在于"挽救民族危亡".民国社会教育属于改良范畴,但辩证地看,有两点革命性:在中国教育史上,民国社会教育理论突出了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相对学校教育而言,民国社会教育重在去除"西洋化、贵族化、都市化"之弊,力图实现"本土化、平民化、乡村化",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体现了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9.
池田大作认为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因此,他注重广义的教育,关注终身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并围绕"幸福"与"和平"而展开,应该互相促进、四位一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系统,教育只有四位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0.
社会教育概念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社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有必要厘清社会教育的概念,明确其边界.国内外学界对于社会教育概念的研究,主要有"补充教育论"、"教育影响论"和"系统教育论",也有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教育概念进行了探讨.社会教育不同于社会照顾、青年帮助、公民教育,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