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9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自2009年5月9日起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四川博物院,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士了解四川历史文化的窗口。四川博物院的张大千书画馆藏品更是荣居全国之冠,然而,张大千书画馆内的英译本质量令人堪忧,欠额翻译比比皆是,误译、翻译症现象较严重。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对比归纳的研究方法,以张大千书画馆为例,对四川博物院文本英译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译者的职业素养、翻译技能、知识水平及跨文化意识亟待提高,并从翻译的目的、任务及标准这三个层面来探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模式、翻译策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2.
图里和拉多两位学者提出的伪翻译实质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属于创作,后者属于与原文相距甚远的"翻译",需要同误译和有意误译区分开来。把真翻译、伪翻译、创作以及学术置于一个三维阈际空间当中,可以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对于伪翻译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其对翻译研究和其他相关研究均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3.
由于知识的欠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民族思维的差别,民俗习惯的使然和粗枝大叶的陋习,往往使我国英语初学者容易犯望文生义的诟病。准确理解原文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得凭感觉贸然决意,更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必须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把握原文精髓。  相似文献   
34.
在中文学术界把西文绝对主义误译为专制主义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纠正。中西历史是不同文明孕育的结果,有各自独立的演变路径,不能被简单地割裂、误植。西方转型时期的绝对主义政权在君主肆意施政能力和权力体系的生命力等方面均不能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专制体制相对等。  相似文献   
35.
林纾在翻译Uncle Tom’s cabin时,看似好像留下了三种关键性的"误译",即同名异译、删减基督教和增润"吁天",塑造了一个内涵完全不同于原著的汤姆形象。然而,这并非缘于通常所谓林纾不通外文造成的败笔,而是深思熟虑的有意"误读":为唤醒同胞而有意曲笔为之。事实上,中国近代小说翻译最初以思想启蒙为动力,同时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制约,迎合当时接受者阅读习惯和情趣,包含了大量改制创作成分。不过,国人在翻译外国小说的同时,对西方文学从隔膜走向了解,逐渐通过选择、引进、吸纳,革新了中国小说,进而萌育了现代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36.
公示语不仅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信息窗口,更是中国向外宣传的一个文化之窗。公示语的重要性确实引起了相关政府的重视以及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但是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英译公示语误译现象并提出一定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旨在提升公示语的翻译效果,并更好地实现这种"无声胜有声"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37.
文章应用波克特的语言理解模式,通过分析在源语文本理解和分析阶段各种与译者相关的语言因素和言外因素来追溯《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中英汉翻译失误产生的根源,指出译者的源语语言能力和言外能力是翻译各个阶段成功的基础,如果译者在第一阶段能力偏弱,就会造成“全盘皆输”的局面。英汉翻译中源语文本的解读、分析和处理失当是造成绝大多数误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8.
李可 《社科纵横》2009,(7):171-174
综观近年来科技翻译界对译者素质问题的探讨,关注译者科技专业素养的程度明显超过了关注译者的语言能力。本文针对语言能力作为译者的首要素质却被广泛忽视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指出这种舆论趋势的误导性,并通过实例分析揭示语言能力在科技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藉此引起人们对科技翻译译者语言能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9.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不少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从理解原文到组织译文,英汉两种思维模式很可能会互相干扰。根深蒂固的母语思维可能影响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同时英语思维定式也会对译文的组织产生干扰。即是说,逻辑思维转换与运用的正确与否是导致误译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否在英汉两种思维模式之间顺利转换是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多年来,误译与创造性叛逆概念一直分辨不清。翻译是一种双重交际活动,其包括原语语内交际和译语语内交际。事实上,误译与创造性叛逆现象分别发生在翻译交际过程的两次交际活动中。前者出现在原语语内交际,即第一次交际;而后者出现在译语语内交际,即第二次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