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81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685篇
社会学   158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从去年春天开始,关于中国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报道愈演愈烈,成了国际媒体的舆论焦点。一场针对"中国食品"乃至"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去年初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危机从宠物饲料开始,迅速扩大至海产品、牙膏、药品、玩具、轮胎等等,先是被点名、被怀疑,进而面临下架撤货,最后出口被迫停止……受一些西方媒体乃至政府大张旗鼓的动作影响,中国产品的信任危机快速  相似文献   
12.
王黎明 《社区》2005,(13):47-49
夏天到了,人们爱吃凉拌菜,香油是必不可少的调料,拌馅、做汤类、吃火锅中也少不了香油,于是,居民小区附近的大小粮油市场,都有香油坊在销售香油。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值得注意:香油的原料芝麻的价格为每斤5.5元左右,100斤芝麻大约出油41斤,这样一来,光是芝麻这一项,每斤香油的成本就在13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房租、人员开支等费用,成本会达到15元以上。而记者在市场上注意到,每斤香油的价格大多在10元左右,有的甚至只有4.5元。商人难道会赔本销售,还是其中另有隐情?通过记者对京城香油市场的调查,发现用有毒黑油添加香油精勾兑色拉油制成假香油…  相似文献   
13.
《农业展望》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期刊。本刊创刊于2005年8月,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4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并对主要农产品按品种进行分析与预测,同时刊登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本刊强调对农业经济领域的短期分析,侧重于对农业政策、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和食品安全等的长期展望,并且每期都以一定篇幅刊载国内外主要农产品数据及供需平衡表。本刊是党政机关、研究机构、农业企业、金融单位、期货市场、进出口商等开展经济分析、市场预测、投资判断、生产决策的可靠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陈庚 《社区》2005,(11):61-61
日前,金融街工商所为金融街地区首批食品安全达标单位召开了座谈会。会上,主管所长向到会者传达了市局117号令;解释了区政府3年内的整体规划设计;重申了工商所对食品安全必须坚持索证索票、填写购货台帐制度的要求;同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座谈会的目的是希望企业再接再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最后,企业代表也作了发言,表示一定加强企业自律,同时希望在金融街整体规划中增强娱乐行业,政府在检查工作时加强政策性和服务性的指导。金融街工商所举办食品安全首批达标单位座谈会@陈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10个城市成年受访者的调查,发现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感知风险水平较高,反映其对食品安全形势较担忧,且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存在信任危机。不过公众的感知控制力较高,普遍认为自己有保障自身食品安全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仍然有较高的信心。研究证实中国公众在食品安全的知识层面存在着知识自负现象,公众自我评估的主观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实际拥有的客观知识水平,且真正对公众食品安全信心产生影响的是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这说明传统缺失模型所倡导的以科普、辟谣为主要形式的致力于教育公众、提升公众客观知识水平的行动能够取得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而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和感知控制力的提升能有效提振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  相似文献   
16.
王台:转基因技术不可阻挡 问:"转基因"究竟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食品才算转基因食品? 王台: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在基因克隆技术建立之前,育种学家通过常规育种杂交等方法把某一植物中的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到所选用的作物品种中去,培养出许多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现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能够获得许多能用于改良作物品质的基因,例如控制蛋白质含量、抗逆抗病基因,将其连接到一个载体上,然后用含有目的的基因的载体将基因转到植物的细胞中去,再通过细胞的培养等培育出转基因植株.那么含有转目的基因植株所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威胁下,农户重新定义了“为自家生产”和“为市场生产”的差别化生产行为。基于经济理性行为假设认为农户存在以确保自家食品安全为动机的生存理性。根据在5省区收集的827份农村入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差别化生产行为进行具体分析,描述了差别化生产行为总体特征,并测量农户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威胁感知程度和信息渠道等因素。运用Probit模型验证了命题:以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为特征的生存理性,支配了农户为确保自家消费安全而进行的差别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通过对安徽省各主要市县区的考察发现,当前我省在种植业 、养殖业 、食品加工以及餐饮服务等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小数量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同时食品安全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局面有待改善.因此,为了加强安徽省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就需要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要推进各部门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全球替代性食物体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地,农业食品领域的工业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 大量碳排放、食品安全危机、小农边缘化和小农生计的难以维系。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多个国家的不同 群体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替代性食物体系,如社区支持农业、农夫市集、共同购买、社区菜园等。 替代性食 物体系自 2009 年进入中国至今已有十年,获得了较大发展。 然而,国内研究较少关注国际替代性食物 体系产生的背景及理念。 文章从替代食物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特征、国内外差异以及学术界的批判 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全面介绍相关的关键问题和概念,为推动国内替代性食物体系研究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0.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诸多问题,监管主体的失职是其中重要一项。监管主体责任如果能够明晰并有效、常态化地落实,将促使监管主体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由于现行监管责任体系不完善,切实地追究监管主体责任还须在权责一致的要求下划清各监管部门职权,丰富责任方式、健全责任追究渠道,在法治化的轨道上推进监管责任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