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3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PBL(Project—based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研究性学习强调“从做中学”,学生通过完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仿真学习项目来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PBL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合作学习能力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2.
经典的PBL是作为一种学科教育模式而被提出来的,并非针对单门课程学习而提出来的.在单门课程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习的主动服务者",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构建"问题"、与"问题"相关的基本知识体系、学习和研究的方法论、社会行为规范等;教学方法可采用启发式的系统讲解、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习效果评价要建立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3.
问题导向教学法培养口腔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尝试以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高口腔专业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做简要总结并提出见解,主要从PBL教学法对科研能力培养的优势、应用方案和理论基础、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4.
PBL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流行病学的教学中分别应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5.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使学生构建起扎实、全面而又灵活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技能。作者将PBL引入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质量明显提高。本文对PBL具体做法和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将为生物信息学及其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本文针对高校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情况,分析了我校在教学过程中所创立的一些方法,阐释了实施过程和细节。  相似文献   
37.
PBL与LBL相结合在基础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础外科学是一门基础医学通向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其实践教学既有基本技能,又有综合手术。笔者在2007年级七年制学生中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设立PBL+LBL试验组和LBL、PBL对照组,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以及调查问卷对教学结果进行初步分析,试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课堂氛围、教师热情度、学生积极性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的PBL模式设计;讨论了五年多实践探索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应对办法;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实施效果。文章认为,绝大多数学生能积极接受PBL模式,且PBL模式的教学效果好,特别有助于显著提高男生的学习积极性;PBL模式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学习传统或者文化影响,而在于教师的意愿、努力程度、实施能力以及学校付酬制度;PBL教学有助于培养管理类学生的实践智力,各高校应在一定范围内,每学期每班选择2~3门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39.
以《特许经营课》教学为例总结了PBL教学法的优势和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应用PBL教学方法的一般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0.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法在国内各类医学教育中逐步推广,在留学生教育中应当予以重视。鉴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分析了PBL教学法在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留学生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