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6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21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探讨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的解释力。关联理论为解释交际活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是关联理论主要说明话语的理解过程,忽略话语的生成过程,未能覆盖整个交际过程;而且,关联理论过分强调关联,不太重视语言的经济原则,对关联性的界定不够科学。  相似文献   
92.
对比分析和翻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某一具体话语片断的翻译可以为对比分析提供数据.另一方面,对比分析又可以解释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应用对比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对比语篇学作为基础,把语义区分理论作为滤器,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93.
现代新儒家的责任思想建立在人的生存脉络基础之上,不仅包括家庭责任,也包括社会责任、民族责任、文化责任、人类责任及宇宙责任等。责任的复杂性是无限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和需要。当不同的责任发生冲突时,现代新儒家认为应当以更普遍的责任超越狭隘的责任,承担普遍性责任意味着特殊责任在更高意义上的实现。在现代新儒家看来,承担责任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价值实现方式。其责任伦理思想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关性为基础,体现为责任对象及责任承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
以《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和《图书馆杂志》5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引文资源,研究期刊工作研究论文被引的相关性。提出了被引相关性的概念,得出了期刊工作研究成果被引相关性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5.
文章主要从微观角度对歇后语的语面和语底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考察 ,探讨二者之间语义关联方式的多样性 :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词义关联和句义关联二类 ,其中又包含多个细节情形。试图通过揭示歇后语的微观语义关系 ,找寻歇后语语义生成的普遍原理 ,并通过这个原理从侧面解释歇后语趣味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趋势,探讨了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7.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98.
相干性研究源远流长。迄今 ,不仅有形式逻辑对命题相干性的研究 ,而且出现非形式逻辑、论辩理论和修辞学对证明相干性、主题相干性、听众相干性和辩证相干性的多维研究。相干性的多元性质使得它不仅与论证的概念、论证的语境、对话及其类型和论证评估密切相关 ,而且与论证型式、论证重构及论证图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9.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指导人们的交际活动;而翻译属交际活动的下义范畴,因此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但在交际中人们只期待一个最佳关联.而翻译的核心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即重建"最佳关联性".不同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导致翻译工作困难重重,如何使不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中达成统一,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给了翻译工作者很大的启发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广告语言常常会融入特定的文化意象。该类广告一般在本国市场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在产品的跨国销售时,往往会遭遇"文化门槛"。由于文化存在地域和民族的差异,这些原本十分成功的广告在异国的销售市场上可能达不到原本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广告翻译时对其中的文化意象进行重构。广告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让目的读者能用最少的努力达到与原语读者相类似的心理效果,获得广告翻译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实现产品销售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