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349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819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获得了长足的多元的发展,这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观念冲破旧有束缚、张扬人文精神,在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中探索和把握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文学理论走向多元和成熟;文学研究方法也在借鉴中外文论和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突破和创新,有力推动了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反过来又促进了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拓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   
22.
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的聚集点是要构见一个集自然规律与个性和谐发展的社会,其发展过程明显地受到儒家化的影响。孔子时开始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后经过董仲舒的发扬光大,到清代的公羊学派集其大成。  相似文献   
23.
试析袁宏道小品的语体解放及其与五四白话散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散文文体发展史上 ,袁宏道小品所创造、并在以后得到延续的新的语体是五四白话散文语体形成的历史渊源。这种语体较大程度地摆脱了唐宋古文抑扬顿挫的音节、从容舒缓的语气 ,以接近日常形态的方式组织语言 ,从而能更加准确生动地表现思想情感。这是古代散文语体的一次重要解放 ,并成为五四白话散文的滥觞  相似文献   
24.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瓦解,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的重要过渡时期。本文就过渡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围绕过渡时期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斗争以及美国的世界新秩序蓝图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5.
日据至光复初期台湾的主要博物馆有4个,其中首推台湾总督博物馆,次为台中教育博物馆,台南教育博物馆,嘉义通俗博物馆。台湾总督博物馆,是台湾最早的博物馆,历史可追溯到1899年;1945年台湾光复,改称为台湾省博物馆。此外,当时台湾的部分院校和科研机构,亦设置有博物馆、植物园及小型的陈列馆或标本室。  相似文献   
26.
中国入世以后 ,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这在教育领域内引发了一场新的、极为深刻的变革 ,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讲 ,将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竞争。地方综合性大学能否适应形势的需要 ,关键在于教学的质量能否为社会所公认 ,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观念、师资队伍、教材和教学过程能否适应形势的需要 ,是地方综合性大学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7.
对应着项目的"一次性"和"多项活动复合性"的本质特征,项目管理有两种基本模式,即基于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和基于职能活动的项目管理,二者的内容体系不同,各有优劣,模式的选用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具体性质和企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8.
明嘉靖万历时浙江绍兴府余姚地区的社会风俗变化很大,并深刻影响到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观念。嘉靖时徐天泽将风俗的变化归结为人们的"物欲",在讲求"义"的伦理政治下,"物欲"表现出的"利"对于社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人们不再安分守己,以满足欲望为追求。余姚江南徐氏在明代由于科举人才辈出,引人注目。地方志从批判的角度记载风俗奢靡,编纂者号召人们移风易俗,反映了地方官的意志以及地方绅士的主张。最值得注意的是,士大夫通过宗族建设来移风易俗,维护社会秩序,造成宗族乡约化,进而组织化。  相似文献   
29.
荒礼是我国古代社会礼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时期已多有举行。据史料记载,先秦荒礼大致有祷神、变礼、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婀补等几种表现形式。在灾荒之年举行荒礼,不仅可以起到安抚民心、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同时也有效地节省了财物,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先秦以后,荒礼仍被社会各阶层所重视。  相似文献   
30.
语文建设对蒙元时期的群体性认同产生深远影响。畏兀儿蒙古文的选择和使用促进了蒙古民族的认同形成,八思巴字的创制试图构建超越性的国家认同,北元时期的语文规范化建设最终形成了蒙古民族的现代认同格局。蒙元语文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