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76篇
  免费   803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3585篇
劳动科学   771篇
民族学   634篇
人才学   842篇
人口学   202篇
丛书文集   7535篇
理论方法论   1673篇
综合类   13506篇
社会学   3172篇
统计学   55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1273篇
  2014年   2942篇
  2013年   1870篇
  2012年   2328篇
  2011年   2705篇
  2010年   2609篇
  2009年   2504篇
  2008年   2808篇
  2007年   2106篇
  2006年   1720篇
  2005年   1380篇
  2004年   1156篇
  2003年   1069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639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南都学坛》2019,(1):59-69
规范网络新闻转载行为,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尊重著作权人权利,提高原创作者的积极性,创作更多有深度、独具构思的新闻报道,同时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高标准质量。目前,网络环境下新闻版权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新闻转载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为未经许可擅自转载的情况非常普遍,以及转载内容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破坏作品原貌的情况较为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与新闻媒体原产方自身维权保护能力薄弱,在实际诉讼中遇到的认定难、举证难等问题有关,也与在网络转载中行为主体对网络新闻版权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有关,还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对侵权的赔偿额过低等因素有关。网络新闻转载法律规制的完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范的规定;二是建立与健全一般网络新闻转载的授权许可与付酬机制;三是司法实践中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转载案件侵权赔偿的力度;四是报刊单位和网络媒体要建立和完善自身内部著作权管理制度;五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转载等作品利用、传播行为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新闻转载中实现著作权保护与新闻自由传播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43.
44.
职工生育假制度兼具职业福利、社会保险、公共福利三重属性,其准公共物品属性依次递增。生育行为具有劳动力再生产、种族繁衍、缓解人口老龄化等重要社会价值,因此,政府、社会和雇主应当共同承担生育保障责任,其责任承担的顺位和比重决定了职工生育假的制度属性结构。当前,公共生育福利制度的缺失导致企业负担过重,产假待遇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生育假期的延长更进一步加剧了性别就业歧视。应选择以公共生育福利和职工生育保险为主、职业生育福利为辅的目标模式实施改革,重点在于由政府出资设立公共生育福利专项基金,从而优化负担结构、提升待遇水平。  相似文献   
45.
46.
随着复杂性时代的到来,公共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对公共问题的处理呈现从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的趋势。新媒体作为一种利用数字、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进行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在公共治理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监管难度、加速网络舆论群体事件的生成与扩散,但同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平台,为公共治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微博打拐"这一成功案例的分析,探索公共治理与新媒体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对公共文化服务中数字档案文化资源优化利用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8.
《求是学刊》2019,(4):133-141
我国学者张江发表《公共阐释论纲》,力图解决统一性的阐释何以可能的问题。《公共阐释论纲》在阐释者的主体性、阐释的时间性、阐释结果的有效性这三个维度上,通过考察当代阐释学的基本主张,批判性地建构了公共阐释论。该理论以新康德主义理性的主体性内涵为基础,为阐释者的主体性规定了公共理性内涵;以伽达默尔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效果历史主张为基础,为阐释的时间性规定了历史统一性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社会性为出发点,为阐释结果的有效性规定了社会接受性内涵。  相似文献   
49.
启蒙思想家卢梭最先洞悉到历史性形成意味着对个体主权的侵毁,试图采取一种远离社会现实从而使人们重返"自然"之"善"的做法来克服历史进程中的道德堕落,并以此恢复个体主权,实现人的自由。然而,由于卢梭没有找到道德堕落的根源,也没有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从根本上说也就无法真正打破缠绕在人们身上的"枷锁"。卢梭的历史性"悖论"表明,他只关注到历史进程中的"消极因素",而没有看到它的"积极成果"。事实上,如果没有"历史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人的解放"便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50.
《江西社会科学》2018,(4):35-41
技术异化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马尔库塞以激进的态度对发达工业社会物质富裕、精神匮乏的现实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技术的进步造就了一个"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单向度"的人。在这个社会中,不仅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单向度"的,就连人的本能需要也受到压抑。马尔库塞主张通过爱欲的解放来实现人的解放,但是这一解放的途径又是片面而无助的,只有破除技术异化的社会关系前提,人的解放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