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74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42篇
人口学   216篇
丛书文集   772篇
理论方法论   218篇
综合类   1567篇
社会学   344篇
统计学   1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家庭是贫困治理的社会基础,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方式。基于家庭策略的视野,通过对两个贫困家庭在减贫过程中不同减贫方式的分析与比较,探讨家庭策略如何被自主运用来解决贫困问题。研究发现,“反馈模式”的代际关系下,多子女所带来的路径可选择性与关系灵活性让家庭有更大空间采用有效的家庭策略,以“代内合力”和“代际合力”为一部分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充分的资源及“资源变现”的空间与条件,从而为实现“家庭减贫”创造机会。在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家庭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充分激发家庭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62.
2020年中国将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不意味着中国永久消灭贫困。2020年后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反贫困的目标将从以消除物质贫困为主转化为同时消除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反精神贫困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统筹推进农村反精神贫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3.
64.
巴中属老边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1992年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行试点,1996年全面启动,1998年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工作职能划转到劳动保障部门后,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得到恢复,并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截止今年6月,全市共有5.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02年以来新增0.8万人.基金积累800余万元,建立个人帐户2万余人,目前已有400多人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相似文献   
65.
黄胜红 《民族论坛》2005,(10):22-23
城镇化是指把农村人口逐步地向县城、建制镇及一般集镇(多数为乡政府所在地)转移,使农民转化为市民,同时各中小城市接纳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公民待遇。对于相对贫困落后的湖南民族地区而言,其发展水平要想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就必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基本判断有两个:其一,“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其二,“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就在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是由民族地区的四个因素决定的,即民族因素、贫困因素、边境因素和环境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中央和甘肃省的财力支持下,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由于起步比较晚、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  相似文献   
67.
<正>在我国,反贫困问题依然是当前重大而紧迫的问题。长期的反贫困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很多地区还未真正摆脱贫困。回顾、反思和检讨我国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历程可以发  相似文献   
6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确定的重要目标。边远、落后的民族地区能否实现小康事关全局。本文就青海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差距及如何实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9.
通过整体描述湖北武陵民族地区行政村贫困总体现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及因病因灾返贫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少数民族人口率对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返贫率不具有影响;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对二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输出率对贫困发生率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返贫率有正向影响;有文化活动室率及有卫生室率对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文化活动室率对返贫率没有影响,而有卫生室率对返贫率有显著负向影响;通自来水率及通油路率对贫困发生率有显著负向影响;通油路率及通电率对返贫率没有影响。据此,提出推进湖北武陵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升民族人口综合素质;完善劳务输出战略,增强贫困人口反贫脱贫能力;因时因地因村制宜,完善民族地区人口扶贫方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级社会事业发展;建立村级贫困数据库,形成扶贫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70.
从空间贫困理论的视角,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贫困发生之间的关系,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2006-2012年新疆17个边境重点贫困县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贫困发生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民收入和农村贫困率有显著影响,政府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可以缓解自然地理环境对贫困效应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贫困率的减低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