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近几年来有关中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估计问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存在高估的问题。其理由是城乡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异没有在估计时加以考虑;有人认为存在低估的问题,其理由是城镇居民的一部分隐性补贴没有加以计算。本文将在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异和各类隐性补贴后,对当前城乡之间以及全国收入差距加以重新估计。 相似文献
2.
内生增长要素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乡收入产生于城乡部门不同的生产函数。其突出特征是,人力资本要素在城乡经济中的重要差别,而人力资本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城乡家庭生育率的不同选择。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所导致的低水平均衡,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而城市部门已进入低生育率、高人力资本存量和积累率所推动的持续增长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率提高和生育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基于198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的扩大都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另外,VAR脉冲累积效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表明,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一体化,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十分重要。文章在对我国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运用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等指标,实证分析了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严重匮乏,农村金融资源未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小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62-468
由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引起的中国新时期大规模人口流动,正在影响中国传统城乡关系的改变。利用19962011年数据,构建中国城乡人口流动、城乡收入差距、家庭现金负担、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值等4个变量的协整方程,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城乡间巨大流动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现金支出负担是次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对农村地区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所期望的减缓城乡间人口流动的效果尚未显现。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了短期波动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城乡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FDI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FDI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979~2009年数据,通过引入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对FDI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型检验。实证研究表明,FDI的增长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而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由此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即FDI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能。为此,提出要通过引导FDI的产业投资倾向、促进就业市场的的统一及增加教育与培训投入来缓解FDI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基于城乡二元收入的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城乡二元收入模型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不打折扣,则无论是在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还是在劳动力“有限剩余”阶段,新型城镇化始终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利用我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同时新型城镇化也受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带来的良性反馈作用。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县域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内生联立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 523个县(市)2005-2010年的大样本面板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县域城镇化的推进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过来也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两者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提高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第三产业比重是兼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吸纳农民本地非农就业、发挥县域中心城镇的扩散效应以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有助于兼顾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9.
借用Eviews5.0,运用陕西省1980-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其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长期中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28年间,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影响是拉大的。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来看,短期中经济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却不能刺激经济的增长;在长期中,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朱劲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9-14
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民工数量、农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民工工资的历年统计数据,建立4个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会使农民工工资增加,农民工工资增加会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城乡、工农政策。4个统计模型的结果显示出了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原理相悖的4个问题,且其中3个模型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因果积累循环。通过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总结出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农民群体的地位被边缘化并不断加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