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从鲁迅先生批评赵景深先生“无端地‘牛’了一下”,将the Milky Way译成“牛奶路”以来,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最近,董乐山同志在题为《文化断层与错位》(《读书》月刊1984年第九期)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了为“牛奶路”翻案的问题.董文指出,“赵景深先生的缺点是没有弄清楚这‘奶’究竟是人奶,是仙奶,还是牛奶,就贸然译为‘牛奶’.要是当初他译为‘仙奶路’,或者为保险起见,留个后路,含混地译为‘奶路’,我看就完全可以站得住脚.否则,如果译为‘银河’,就无法解释朱庇特率领众神从何取道返回天宫的了,除非是坐船?”董文认为,“有一点是明白的,中国叫‘银河’的东西,在西方叫  相似文献   

2.
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 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教授杂咏》之二鲁迅先生的《教授杂咏》四首,是一组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讽刺诗篇.四首诗各咏一人一事,上面所引的第二首诗,系讽刺赵景深先生误译英文中的银河为“牛奶路”,由此揭示赵提出的“宁顺而不信”的翻译主张之可笑.《鲁迅全集》十卷本,《集外集》注释本,对读者知之已稔的“牛奶路”作了详注;对索解为难的“马郎妇”却未加注释. 张向天《鲁迅旧诗笺注》,周振甫《鲁迅诗歌注》,对此都有注解.他们都根据《二心集·风马牛》一文,谓指织女星.锡金《鲁迅诗本事》中,说“有菩萨化为马郎妇  相似文献   

3.
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从语言关系上来讲英汉两种语言非常疏远,再加上英汉两个民族文化习俗差异甚大,因此英汉对译中存在着很大的字面对等与概念对等的矛盾。如不了解这一客观事实,不能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在英汉对译中草率从事,望文生意,那就很容易重蹈某大翻译家的覆辙,出现将Milky Way(银河)误译为“牛奶路”之类的笑话。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藏文的篇首赞颂词,也是藏文旧体诗的一种,若译成汉文,按理也应译成格律诗。但是,从当前油印或正式出版的许多名著中赞颂词的翻译情况来看,却全非如此。有些只为能把原意译出而忽视了原文的表达形式,致使内容也表达得很不准确,即出现了忘“形”失“意”现象。这里所说的“形”即指作品的体裁、情节、结构、形象等表现形式;所谓的“意”,仅指原文的实际内容。对一些翻译技巧问题,不同的译者,处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还能按照原文形式,把赞颂词译成格律诗;有的将一首赞颂词译成了半首(两行)诗;有的将一首却译成了四首;有的译成了自由体或半自由体诗等等。所有这些,译者  相似文献   

5.
两点刍议     
<正> “翻译”用法异议“翻译”一词出于隋唐时代。《隋书·经籍志》载“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本是指把印度的佛经翻译成汉语。这就是“翻译”一词的本义。后来引申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里所谓“一种语言文字”与“另一种语言文字”很显然是指截然不同的两个语种、两种文字。然而我们今天常把用古代汉民族语言表达的作品改成用现代汉民族语言表达,也称为  相似文献   

6.
ontisch还是应该翻译为“存在的”或“存在上的”。李章印先生建议把它翻译为“存在者具体存在的”,这一译法其实也主张将ontisch翻译为“存在的”,只是在前面作了限定,加上了“存在者具体”这样的限定词。从李章印先生所作的具体阐释来看,他对于这个概念的认识还是有许多模糊的地方。拟对李章印先生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论,同时也申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朝鲜语专业进行汉语的翻译课教学中,常常碰到朝鲜语中《(成句)》这个词如何正确理解,并用汉语中相对应的词汇把它对译过来的问题。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成句)一词当做汉语中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成语”,即如《辞海》中所说的那样——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这一概念来理解,并把《(成句)》一词对译成“成语”(参见《朝汉词典》)。其实,这种对译是不准确的。要找出正确译法来,就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朝鲜语“成句”的分类及其概念范围。按《语言学小辞典》(平壤外国语大学编)的表述,“成句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形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代我国出版了恩格斯的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第一个中译本,至今半个世纪。就书名的翻译而言,“终结”一词过去有译成“末日”的,后来通用“终结”。近年来有人提出改译为“结果”、“出路”为好,还有译成“结局”的。表  相似文献   

9.
文化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语境常常超越语言因素的范畴 ,它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翻译中不要从某一具体的词、句的表面意义上去考虑 ,就词译成 ,而要把它放在宏观的文化语境中去考虑 ,以便更好地传递原作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英语单词除了要注意拼写和读音之外,了解词的确切意思也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初学英语的人对于英语单词的了解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望文生义,这样,就常常在阅读理解和翻译中出现一些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请看下面的例子: 1.We serve the people heart and soul. 这句话的意思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很正确的,但是,有些人不太了解serve 这个词,就死套中文,把它译成“We serve for the peopb heart and soul.”这就错了。  相似文献   

11.
朝鲜语状语译成汉语的定语有下列情况例如: ①■“向国内外阐明我们党和共和国政府的自主和平统一的新方针。”从译文中,可以看到“■”的状语,位置变了,转译成宾语“方针”的定语。对“■”的翻译处理有各种各样的,有的处理成“重新阐明”也有的译成“新阐明”这些都和原义有出入,它给人们的印象是过去阐明过,现在又阐明一次,原文没有这个意思。如果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许能行。如“■。”可以按原状语翻译成“重新制定计划”,看来,翻译时,要基于原义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对这类词首先弄清■  相似文献   

12.
<正> 李清照的《词论》,历来颇有怀疑为“托名伪作”者。至当代的词学界,还有一些学者持这个看法。马兴荣先生的《李清照<词论>考》一文,在这一派意见中,是很有代表性的。马先生说:“从世传为李清照的《词论》的出处来源,流传情况以及《词论》本身存在不应有的疏失和《词论》的主张并不指导李清照的词作三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词论》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13.
品牌,即商品的名称。随着我国进出口商品贸易不断扩大,中外合资企业产品的日益增多,商品品牌词中外文互译的问题,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好的品牌译文,能够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促进商品的销售;而拙劣的译文,会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误解,有时甚至惹出商标权纠纷案,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影响产品的销售。因此,认真探讨和研究品牌词的翻译,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根据我国目前一些进出口商品的品牌情况,对品牌翻译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一、品牌语言要简洁明快。品牌词要容易上口,便于发音和记忆。就语音方面,要考虑到商品销售地区的语言的发音区。从文字上看,要简单易于书写。例如,美国Kodak彩色胶卷的品牌,我国采用音译的方法,直接翻译成“柯达”,从语音上看,“柯达”两字,无论是普通话还是各种方言,在发音上都趋于一至——几乎操各种口音的人都能较理想地发出这个音。同时,为使语言简洁,翻译者并没有生搬硬套英语发音。而是大胆省去最后辅音[k],只用头两个音节。此外,“柯达”这个品牌词,还便于记忆,它具有拟声词的特点,使人联想到照相机快门启闭时“咔哒”一声响。如果说“柯达”是语言简洁明快的典范,那么日本电器“TOSHIPA”就不能照搬音译的方法,把品牌译成“投希把”了,而应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一说起艺术,有些人未免觉得有点高深莫测.翻译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翻阅一下有关翻译的著作,洋洋洒洒,一本书就四、五百页.书中名目繁多,什么“转译””增词”“正说反译.反说正译”“形合、意合”,等等、等等,一项一项的都要学深学透.还有什么“信”和“顺”,争论了几十年,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能不能把它搞得简单一点呢?翻译不是一件易事,但要入门也不是难于上青天.可以把翻译工作概括成一句话,只用一句话,就把翻译的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展示在你的眼前.全面领会了这句话,就会发  相似文献   

15.
陈望道先生的《文法简论》(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以下省称《简论》)是以功能观点研究汉语语法的一部代表著作。它主张以功能为中心,“从词和词的联系和关系上,也就是用组织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法”。(见《简论》,下文凡未注出处者同此)功能是什么呢?《简论》为功能释义时,举例说,我们可以说“流水”、“水流”,一个“流”用在附加组织,一个“流”用在串合组织,就是“流”有这两种功能。我们不能说“吗流”、“吗水”,便是“吗”在语言组织中没有这种功能。可见“功能”指的是词在语言中排它地相结合的作用,《简论》将它概括为“词在语文组织中的活动能力”。这样把语言中各个成素的功能,升华为语法学上的一个方法论原则,就是“功能说”。《简论》的功能说,既不同于语法学中的意义说,也不同于形态说,并有别于单一的句法功能说或词的结合功能说,因而是别树一帜的。现就其主要论点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译名商榷     
“前××”、“后××”这样的说话,近年来我国出版物里不止用于翻译文字,用来写作也累见不鲜,大抵青年作者用的多于老年作者,因此被认为来自外国的新鲜事物,甚为时髦。其来源本来出于按样照搬拉丁语构词法的prae-,即英语的pre-,法语的pre-,以及德语的vor-,俄语的Ao-。如英语pre-capitalist就译成“前资本主义的”,pre-socratic就译成“前苏格拉底的”,用拉丁语词头past构成的词,如post-aristotelean则译成“后亚里士多德的”,post-industrial则译成“后工业的”。同样还可以造另外一些词,如pre-  相似文献   

17.
神话故事里的神大多住在高高的,接近天的地方。而银河是天空一道神秘的风景,它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可以驾驭的地方。在希腊神话故事里银河被称为牛奶路(the milky way)。路(the milky way)与河(银河)不同的命名可以反映出希腊与中国神话故事中人与神关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地流传的民间童话中,有许多拇指小人式的故事。这类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生动,人物亲切可爱,符合儿童心理,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对这类民间童话做一初步探讨,对儿童文学创作将不无启发意义。五十多年前,赵景深先生在给民间童话分类的时候,曾把“大拇指”和“小红帽”归在一起,认为它们同属于“吞”的类型(见《童话学ABC》)。这是仅从部分作品的形式特征上划分的,似觉不妥。小红帽、大灰狼这类故事也是东西方各国都广为流传的,  相似文献   

19.
恩培多克勒残篇8的这个词在翻译上出现了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翻译, 即: “ 产生” 和 “本质”。 本文希望通过希腊文 的三种中文翻译 ( “始基”、 “本源” 和 “本原”) 来分析。 我们这里实际上是要处理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的两种不同思路, 即: 本源论思路与本原论思路。 前者所理解的 具有时间上的在先性, 而后者的 则指称结构在先的存在。 落实到 一词, 前面提到的两种译法正好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家对 的这两种不同理解。 本文通过追踪这两种思 路, 一方面呈现 一词在中文翻译上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则借此梳理早期希腊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20.
英语memo一词通常都翻译成“备忘录”,对此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备忘录”的含义与memo不一致。我们通过考察相关的语料得知,无论是在商务领域还是在新闻之中,memo大多都译成了“备忘录”,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译法并无不妥。在词语/术语的翻译过程中,词典对于正确理解意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词典并不一定能收集到所有的词义,现实语言的发展总是比词典的编撰速度快。翻译术语时需要对备选译语详加考察,认真甄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