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为了探讨老子"道"的本质,采用解释学的方法,指出生命是老子关注的核心问题,其思想有着强烈的生命取向."道"实质是生命之"道",它既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生命由其所出又复归于此;又是生命活动的价值准则,生命合"道"则成,离其则亡;还是生命追求的理想境界,作为生命追求的理想境界,"道"境是一种玄同的"和"状态,是纯朴本真而无私无碍的宇宙境界.  相似文献   

2.
"五四"诗人康白情崇尚自然美,以自然入诗,追求诗歌自然化和自然诗歌化理论,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崇拜".他在诗歌创作中借用自然崇拜来表达对自由人性的向往,抒发其追求自由的诗人心态,从而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辉映,加速了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自由受到严重压抑时 ,人们常常会对自由与死亡作出一个二元价值判断。普希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死亡意识的诗人 ,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换取民族自由和公民自由 ,以此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他的自由诗歌就是这种死亡观的诗意表达 :以“立功”和“立言”的形式来战胜来自死亡的威胁和对死亡的恐惧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重要的文献,但<庄子>对<老子>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庄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高心灵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真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终极目标.<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老庄生命境界的特点,采用对比的方法,由老庄的核心概念"道"入手,指出老庄的"道"实质是生命之"道",但这生命之道在老庄思想中又是有差异的,此种差异造成老庄生命境界的不同.老子由生命之常道,重视生命客观法则的探寻和贯彻,其生命境界处于全生之境;庄子由生命之道的"通"、"化",重视生命精神层面的转变,以精神自由为最高之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维山水诗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对禅和生命的理解化入对山水的观照之中。诗人抛弃了自我意识达到了一种“无我”的状态,真正地让山水有了自在的生命力,又不着痕迹地把禅的精神融入他的山水诗中,形成了极为优美深邃的意境。作者试图从王维山水诗所体现的“无我”意境,探索解读王维诗中生命与山水合而为一的“禅”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是李贽这一伟大思想家人生的根本性、终极性追求.这种追求决定了李贽把所谓"游于艺"视为其人生的最高境界,决定了李贽不仅以一种"行为艺术家"的方式选择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而且也以一种"行为艺术家"的方式选择了自己不无孤绝的生命最后归宿.凡此种种,以一种知行合一的方式,使李贽不失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位鲜有而又彻底的"存在主义者".这种自由式的人生追求、这种深刻的存在主义的生命关照既可远溯到原儒的"为己之学",又直接来源于明末泰州学派的"身道合一"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代自身哲学思想的必然产物,而并非学界中所流行的"经济决定论"之西化的解读模式所能说明的.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一位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作表达了他一生的理想,即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他歌颂爱情、吟咏自然,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而"美"是徐志摩诗歌的精髓和生命,意境美、意象美、音乐美是他诗歌"美"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质野情浓的文化元素促进了中国文论生命精神的张扬,"野"作为一个文学批评范畴,它是文人实用思维与诗性追求的融合、凝聚.礼乐文化的人性化育功用束缚了文人自由精神的抒发,"野"不仅标榜着一种生命精神的高度,也是文人自由天放的人文品格的集中反映.由单纯的宇宙自然向人文本体转换,"野"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世俗、体悟宇宙的文学批评境界.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以其振聋发聩的抒情诗记录下对生命的礼赞、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用动人心旌的诗意文心艺术地践履了他在<诗辩>中倡导的"美与自由"的审美理想.本文从三个层面对雪莱的抒情诗作了审美解读:1)诗与美:逆风飞扬的火光;2)诗与自由:心灵流淌的磁力;3)诗与想象:妙音神思之境界.以此探询这位"临风云雀"作为时代歌手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宪法具有根本法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但宪法是否还是公法却有诸多疑问。从其他大陆法系和地区的现行立法和理论来看,宪法仍然具有公法属性。从美国宪法的发展来看,其宪法只规范国家行为,具有实质上的公法属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宪法具有公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冠状病毒(CoV)宿主范围广泛,具有高度变异性,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一直是难点。本文描述了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的SARS、禽流感的冠状病毒特点,希望能为进一步这一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毛细管柱SE-54柱,气相色普法测定氯乙醇的含量。面积归一法测定氯乙醇相对含量,标准偏差为0.33,回收率为98.6%~99.8%。为氯乙醇中控及产品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先天性不足,师资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势在必行.体育院校师资资源的开发和优化主要包括校内师资资源和校外师资资源,内容包括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师资结构的调整,目的在于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过硬、运动技能精湛、具有良好的体育经营和教学管理能力的师资资源队伍.  相似文献   

15.
源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对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曹禺的剧作《原野》有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两者在一部作品中是不能共存的 ,实质上 ,这二者在《原野》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问题是:乡村负债难以消化,″普九″发展受阻,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转困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暴露了农业税制度缺陷。对策是:限期解决乡村负债,加大国家转移支付力度,撤消乡政府层次,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解″大集团″与″小集团″的利益矛盾,提高基层干部领导经济的水平,实现农民减负增收、教育发展和基层政权等公共产品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7.
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礼乐制度与十国政权的建立、礼乐制度与十国君主集权的加强以及礼乐制度与十国官僚政治的发展三个角度可以窥视礼乐制度与十国南方诸国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 ,礼乐制度在政权建立、界定君臣关系及官僚集团内部关系等方面的政治功能。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的建立 ,为南方社会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具有南方特点的礼乐意识和礼乐体系因此兴起 ,并在南方诸国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社会在进步的同时,全球化的进程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矛盾该如何处理,如何发展创造适合我们新时代景观作品是我们每个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中国景观,从过去到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正经历着快速变革及重重考验。  相似文献   

19.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截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荣誉权立法规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学者在理论上对于荣誉权是否应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以及荣誉权的性质、客体和内容如何界定都存在激烈争议。由此也导致了实践中如何认识荣誉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荣誉权侵权的民事责任等疑问。文章认为荣誉权应作为一项独立的身份权由立法加以规定,荣誉权的客体应包括荣誉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利益,相应地,荣誉权的内容应包括荣誉保持权和精神利益支配权。在此基础上,通过立法对荣誉权的性质和内容的明确规定以加强对荣誉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