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足"孝道"石刻研究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论新法研究大足"孝道"石刻———乍观此一命题,令人忍俊不禁。一为现代全新科研成果,一为古老世界文化遗产,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何来"运用",何来"研究"?然细一揣摩试恰切中时弊,使大足石刻"孝道"石刻之研究遂成统一完整系统,避免重蹈机械割切,过于单一零碎之旧法,使之曲径通幽而步入另一洞天,自忖乃有识之举。  相似文献   

2.
《左传僖公四年》载:"唯是风马牛不相及"句,学界历来有不同解释。作者在总结各家不同观点基础上,提出"风"恰当的解释应为"牝牡相诱",并从后世"风"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中国传统阴阳宇宙论与"风"的产生两方面入手对这一结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伯乐据说"善治马""善驭马",而更多迹象表明,伯乐是早期相马技术经验的总结者.伯乐有晋人秦人或赵人秦人异说.有学者认为,"春秋之末似有两伯乐",一为"赵人","另一伯乐为秦人也".而《吕氏春秋·观表》说到"古之善相马者","秦之伯乐、九方堙,尤尽其妙矣",是值得重视的信息.《淮南子·道应》有伯乐推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马"的故事,其中说到"相马"的技术与理念.伯乐举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良马","三月而反报""得马""沙丘","马至,而果千里之马",或说"马至,果天下之马也"的故事,使人联想到汉武帝时代向西北方向寻求优良马种以充实天子之厩并提升汉王朝骑兵军团战马素质的努力.伯乐、九方堙为秦穆公求"天下之马"事,或许可以看作汉武帝时代"天马"追求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4.
"中谷有蕹,噗其湿矣"是<诗经·王风·中谷有蓷>中的一句,前人对它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照原文理解,大意是谷中的蓷因过分潮湿而枯萎.持这种意见的如:毛亨释作" 遇水则湿".郑玄笺云:"骓之伤于水,始则湿,中而修,久而干."另一种意见认为,湿当作"曝",与干同义,因此应该是因为干燥而枯萎.<经义述闻·中谷有蓷>:"熯,干貌,则膜为状干之辞,非状湿之辞,可云暵其干,不可云暵其湿也.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学有一种原"典"情结,强调对历史文化的认同,认为对古代典籍的学习是文艺创作的"根柢",是联系古今的纽带,必须通过"模经"、"积学",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纳其精粹,从而才能进入"典雅之懿",即"进入"典雅"之境。可以说,正是这种重视历史文化积累的美学精神,从而才形成中国美学雅俗论中的"典雅"说。  相似文献   

6.
从"风"到风俗的意涵演进体现为如下文化化历程商周及春秋早期,"风"被神化并呈现出自然律与文化化相结合的特色;春秋早期到中后期,"风"渐次出现牝牡相诱、风气、采集、民间音乐等义项,展现出文化化的群体品格;春秋后期至末期,官方将先王之乐的风教作用与群体文化直接相连,提出"天子省风以作乐",风俗之义最终脱离民间音乐,具有了意识形态品格.这一历程启发荀子首倡"移风易俗"命题,显示了先秦官方文化政策的形成背景.  相似文献   

7.
学界关于唐人王昌龄的"意境"说,一向歧义互见,争论不断.本文试从佛学角度加以解读,认为王昌龄"意境"说,是其"诗有三境"说之最重要的思想成果.而其"诗有三境"说,主要由熔裁佛学"三识性"而来.所谓"诗有三境",指诗有三种审美心灵品格与境界.从佛教美学角度分析,所谓"物境"、"情境",仅"物累"、"情累"而已.惟有"意境"作为"真"境,才是无悲无喜、无善无恶、无染无净、无死无生之空灵的一种"元美"境界,在本体上,"意境"趋转于空与无之际.  相似文献   

8.
古人说"诗言志"、"歌缘情",这似乎成了千古不易之论.但细而思之,难道所有的文学作品不都"言志"和"缘情"吗?所以,只说诗言志、歌缘情,并没有说到位,没有说清诗歌所以为诗歌的本质.言志缘情可以说是诗之"常",因为如果没有志与情,文学作品就难以成为文学,诗自然也难以成为诗.  相似文献   

9.
新诗对于中国传统诗歌来说,是一种新变.这种新变,主要表现在诗学思路上.中国传统诗歌有一种"向后看"、以能模仿古人为能事的倾向,这导致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中因袭、模拟之风的盛行,并由此产生了空洞、肤浅、"文胜质"的毛病."五四文学革命"就正是为了打破当时旧诗坛的这种剿袭之弊.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八事",其中之一就是"不模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1].  相似文献   

10.
倡言"玄圣"孔子"为汉赤制",是谶纬宣扬尧后火德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春秋公羊家们曾有孔子"缘鲁以言王义"、"以<春秋>当新王"的理论,把没有过当"王"的实际经历的孔子说成为"素王";而谶纬家在公羊家说的基础上,对"素王"说做了怪异的发挥.他们声称:孔子是"黑帝后",因属德为水,故无法"代周家木德之苍",于是只好充当汉继周的媒介,以"玄圣"的身份"为汉赤制";<春秋>、<孝经>两部书,是"玄圣"用以制法的主要典籍,而<春秋>所记"西狩获麟"故事,则是"赤受命.苍失权"之符.为了使"获麟"与"赤汉"受命产生联系,谶纬家对"获麟"故事做了指向很明确的改编.孔子由"素王"变为"玄圣"的过程,便是由"受命王"变为"制法主"的过程.谶纬把孔子作为"闰统"置换了与其同德的秦,在为古史平添了一个虚拟的"春秋朝"的同时,也剔除了一个实际存在过的秦朝.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共中央曾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股风是在毛泽东的大力推动之下刮起来的。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及其期间,毛泽东先后听了5次汇报,逐渐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凤的思想,并且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旨的讲话。毛泽东说:“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  相似文献   

12.
钱谦益反对七子派的文学复古,除理论主张外,还独创"州晚年定论",揭示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晚年发生变化,进行自赎和改悔,反省和修正过去的观点,符合其"多历情变"的实际,也用来为自己的诗学理论张目。其中一字之异,将《归太仆像赞》中"久而始伤"的"始"改为"自",不能回避"舞文曲笔"之嫌,但与大体符实地"定论"相比,毕竟是次要的,以此将其文学理论说成"每不足信",是一种非事实求是的一偏之见。  相似文献   

13.
"禹生石纽"续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献中涉及大禹出生问题者,多达二十余处,而其说又颇有异同.其言"禹生石纽"十余处,其中六处不言石纽所在郡县;又六处皆言石纽在汶山郡广柔县,而释广柔所在竟有三、四说不同;另四处则不认为石纽在广柔而在他地,但其地又不可查考.是石纽所在虽有七、八说,但究在何地则莫可确指.究实论之,"禹生石纽"本系神话,其言怀孕、分娩以及怀娩地点等等,莫不都是怪诞的神话.且这些神话不是产生在人类的童年,而是产生在文明时代的西汉晚期,那时正值谶纬神学兴盛发达时期,神学家们对古代的"圣帝明王"从伏羲到刘邦、甚至包括孔丘,都莫编造一套感生神话,给他们戴上一副神圣的花环."禹生石纽"只不过是众多感生神话中的一个而已.这等妖妄怪诞的谎言,显然都是不可信据、无法查证的.历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求真求是,所以严谨的历史学家长期都对此说不屑一顾.近年来三峡考古出土了一通东汉的"景云碑",碑文有句"术禹石纽汶川之会",这句话本来就是明确告诉人们,禹和石纽的关系是禹曾在石纽汶川召开过一次诸侯大会.但根据茂、理、汶的自然条件,在这里召开一次诸侯大会,可能也只是一种附会之谈而已.但是,竟有历史学家用搞旅游的手法,把这句碑文曲解为"禹生石纽",是不可以不辨.  相似文献   

14.
"兴象"释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象"这一诗学用语,唐人偶一用之,明清两代则使用较为普遍.学界一般认为"兴象"是指诗人之"兴"与客观外物紧密结合、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但细察古人原意,"兴象"之"象",应理解为泛指诗人所写下来的东西,亦即诗篇、诗句所包含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它包括今之所谓"形象",但是大于"形象",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兴象"中的"兴",则是指诗歌所传达的兴致、感触、情怀、情趣等.古人用"兴象"称说作品时,其注意点大多不在于"象",而在于"兴",在于诗中是否蕴含"兴"以及"兴"的传达是否自然、悠永.明清时期的论者,认为兴象乃诗之特质所在,是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美学要求,而汉魏、盛唐诗乃是兴象高卓的典范.他们所要求的"兴象",其实就是严羽所谓"兴趣".正确理解"兴象"的含意,对于研究古代诗学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天鹏认为,报刊"说论家"作为大众"先觉者"、世俗"洞彻者"、时事"审析家"与社会"评判员",应该具备较为全面和综合的各种素质与基本涵养,概言之:精深之学问、丰富之知识;敏锐之眼光、冷静之头脑;缜密之心思、细致之心灵;热烈之情感、优美之文笔.其观念与提法,不仅对当时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报刊"说论家"可资参考与提供鉴衡,而且对目前报刊评论员的自我提升与素质修为也有较大的现实观照与历史启悟.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宋诗坛学苏者或流于恣肆驰骋、学黄者多务为锻炼雕刻,朱熹从其"这文章皆是从道中流出"的文学本体论出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诗学思想,其中与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学有合有离:合者如重道德修养、养心治性与"诗见得人";倡儒家"温柔敦厚"之诗教;讲究诗之法度,主张循序渐进;黜浮华之习气。离者如欣赏自然平淡之作,反对刻意费力之作;尊古非律;反对无益的唱和之风,认为"失其自然之趣",不如不作。  相似文献   

17.
孟子的仁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仁是"恻隐之心,仁也",广义的则是"仁,人心也",包括仁义礼智全部.孟子通过"仁义内在"说总结了子思的"仁内义外"说,确立了道德自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孔门的仁学.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是读史词中的"千古一篇",毛泽东是读史词作者中的"千古一人".之所以如此,是与他对其诗词反复修改分不开的.特别是对词中的"如问何时猜得"一句中的"如问"还是"为问"一语,引发出了六种注释与阐释.其实,经过细心品味分析,"为问何时猜得"当是更为精当之句.  相似文献   

19.
周敦颐在<爱莲说>、<通书>、<太极图说>等著作中对君子人格进行了阐述,区分了人生追求中的 "大"与"小",认为生命中之道德境界的追求高于和重于生活中之物质与地位欲望的满足,能有如此体认并能力行践履,便成就了"君子人格";以之从政,便是"君子之政".这些观念和实践值得今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牟宗三将横渠"太虚即气"之"即"诠释为"不离之即",引发了诸多争论.无论考之于用字习惯、理论目的,还是历史阶序,这个"即"都只宜断为"是",意即"太虚"就是"气",将横渠学理定性为气本论,在学理上没有违和感.牟宗三将"太虚即气"之"即"解释为"不离之即",属于"六经注我",意在凸显儒家"天道性命相贯通"的传统,以完善三系论的分判.我们可以借此消化牟宗三的儒学思想,但不宜认为这就是横渠思想的原貌.不明白这个关系,受牟宗三影响形成先入之见,是造成目前横渠研究多有混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