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现代市民叙事"是指穆时英、刘呐鸥、叶灵凤、施蛰存等作家创作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民生活与价值观的现代市民叙事文学."公共空间"则是在这些叙事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在20世纪30年代市民叙事中公共空间大量出现,文本中的公共空间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影响叙事视野、改变修辞方式上都发挥了很大的叙事功能.它使20世纪30年代现代市民叙事呈现出全新的空间化特征,也标志着现代市民深层价值秩序的逐步形成.公共空间给我们进一步考察都市生活与市民叙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现代都市的"颓废"书写——穆时英小说创作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穆时英的都市小说以其对上海洋场颓废生活的独到表现引起了各方关注,成为摩登男女的阅读时尚和现代派文学的代表性文本.穆时英小说的颓废色彩主要表现在都市的物质空间、消费生活和女体修辞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开埠为标志,外滩率先跨出了传统农村社会的门坎,到1864年前后,已草创了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性商业社区。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上海这座因中外贸易而兴起的城市里,外滩的人文景观发生了又一次重大的变化,黄浦滩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城市社会空间。20世纪20年代是外滩发展的黄金时代,至30年代,外滩最终成为东亚最负盛名的国际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活跃在20世纪40年代的女作家苏青,其创作语言犀利简洁,内容大胆宣泄,表现了独立入世的精神.苏青作品深深烙印了上海市民生活的印记,映射出40年代笼罩在上海现代洋场社会里觉醒的女性灵魂,以及她彻头彻尾的对"俗"文学的追求.她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地位,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再评价.  相似文献   

5.
社会系统和其他物质系统一样,其存在和发展,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经历一定的时间,以时间和空间为自己的存在形式.在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过程建构中,我们必须要关注可持续发展中的时间建构、协调发展中的空间建构以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里弄住宅群是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建筑背景,也是"上海特色"的物质载体和孕育者.在历史地段改造中它们受到严重的威胁和破坏,要运用多元与共生的新思维来对待历史地段改造,保护和创建有上海特色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奢靡消费之风盛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大行其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社会风习给包括职员在内的普通市民阶层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心理压力和精神苦恼.为了纠正这种"畸形的生活",职员阶层反对奢靡消费、物欲膨胀和拜金主义.主张量入为出、消费有度与合理消费,提倡节俭,鼓励储蓄,力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他们所倡导的消费观代表了一种健康文明、务实理性的都市消费新趋向.  相似文献   

8.
沦陷期的上海,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文化想象资源,是她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空间.她对上海的文化想象,是建构在"重新塑造"的都市空间--公馆、内室、公寓、电车、影剧院等等.这些日常生活场景和都市化物质形态,成为小说叙事意义的生产者,参与了故事情节的推动.而香港,在张爱玲的笔下,处处成为上海的"他者"形象,成为上海的必要的对照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南京政府和上海当局曾先后三次对上海都市发展作过设计和规划.它对上海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宏观的、系统的设计,试图以西方近代都市规划的理论为指导,对上海都市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勾画出一幅现代化的新上海的蓝图.但是它立足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地之上,带有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的两重性格.这些规划在实际进行中的失败多于成功.尽管如此,在探讨上海都市发展战略上,它仍然留给了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四川北路曾是闻名于上海的文化商业街.历史和地域因素使它在一开始便具备"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特征,并在20世纪20、30年代成为上海的文化空间之一.历史的变迁使它逐渐由文化商业街向单纯的商业街发展.如今,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商业化发展中,四川北路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回顾四川北路的发展历史,探讨其文化空间的形成过程,并反思四川北路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与商业的关系,重新勾勒出四川北路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