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为残障人士提供优质职业教育和就业保障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基于人的发展视角,新中国以来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分为四个阶段:解除个体的生存困境、营造安全的生存环境、保障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培育个体的发展能力。结合现状,未来可从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制度体系、完善残疾人教育融合取向发展机制、优化残疾人职业教育实施制度、健全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机制、打造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制度框架、构建残疾人就业生态化支持系统等进行政策创新变革,以促进残障人士平等就业、融入社会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5,(6):79-84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因囿于中国社会既有的一些政策问题的认识所限而导致制度的体系化发展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都偏向于以保守的消极保护为主。在现代国家关于残疾人的制度设计已经从单一生存保障向复合型的能力增强型制度演进的背景下,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构建需要在制度上进行理念更新。重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前提是对残疾人群体的定义与内涵的界定,核心是重构相关制度的制度目标,进而完善制度的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政策的转型提供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3.
占我国残疾人口75.04%的农村残疾人,长期以来,其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村残疾人事业和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基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必须坚持重点保障与特殊扶助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将农村残疾人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为农村残疾人改善弱势地位、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障是当前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残疾人社会医疗保险是残疾人医疗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残疾人社会医疗保险整体情况来看,其制度融入、筹资水平、待遇支付以及服务水平的非标准化等缺陷对残疾人医疗保险制度的效用构成了巨大威胁。站在法律的高度,统一残疾人医疗保险范围,明确残疾人医疗保险补助责任,缩小残疾人医疗保险体系内各制度差距等措施是增进残疾人医疗保险制度效用和解决残疾人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险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残疾人身心健康、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和促进残疾人事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江苏南京、扬州等地残疾人社会保险调研资料显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广大残疾人因为缴纳条件的限制而被排除在社会保险的大门之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建立有差异的社会保险准入和享受制度,加强政府的主体责任,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率,出台一些针对残疾人参与社会保险的优惠政策等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和保障的最基本的平台.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810户残疾家庭获得社区服务的经验为基础,对4个典型家庭进行深度个案分析,研究我国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与服务提供的现状.研究发现,现有基层残疾人组织的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回应残疾人多元化的实际需求,要重新认识社区的功能,转变社区残协建设思路,建设具有服务承载力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回归社会组织的志愿精神和发展规律,同时要将助残民间组织纳入基层残疾人组织范畴.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发现"助残"理念与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的动态契合性,理念转变是制度完善的先决条件。在制度分析视角下,三个典型国家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呈现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实践逻辑,为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特殊弱势群体,政府已经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为他们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虽然这一制度体系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扶持、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社区康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社会保障项目少、覆盖面和受益面不足、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本文基于沈阳市的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问,对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利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体系的途径与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从残疾人对社会救助的主要需求和残疾人接受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对上海市残疾人基本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医疗、康复和生活救助是残疾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存在残疾人低保覆盖面窄、救助水平低和特殊残疾人群体社会救助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上海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在医疗康复、就业、教育、基本生活和环境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在残疾人社会福利建设中要建立两大子系统、发挥三方力量和完善五项基本内容,从而使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健全人与听力残疾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客观存在,但总体上社会距离并不很大。经济因素并没有对社会距离产生显著性影响;人口因素中女性比男性对听力残疾人社会距离要小,农村比城市对听力残疾人社会距离要小;健全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听力残疾人社会距离越小,社会偏见越小社会距离就越小;健全人与听力残疾人接触频率越多社会距离就越小。  相似文献   

12.
残疾人是中国社会弱势群体中困难最多、问题最突出的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献回顾分析,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视角、开展的可行性、内容及其介入模式等角度综述我国大陆地区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成果,据此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构建和完善我国本土化残疾人社会工作体系,实现残疾人的福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与城镇相比,农村残疾人存在着家庭生活水平较低、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社会救助功能较弱和社会福利水平较低等问题。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强化残疾人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自强意识和发展意识;必须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缩小城乡差别,加快促进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女性残疾老人的残疾率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而其受教育水平低,丧偶率高,生活来源单一,社会救助覆盖率低,社会服务严重不足,导致出现"失权"状态.实现对女性残疾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增权,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西方福利理论界开始认识到,原本在克服福利提供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第三部门也存在失灵问题.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利益群体,生活上大多需要专人照料.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保障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近年来,更是将构建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提上重要日程.理论上,第三部门可以广泛发动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但作为当前我国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重要力量的第三部门也存在失灵问题.因此,加强政府引导,以机构能力建设为关键,以居家服务为基础,才是构建我国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尊重和认同社会成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的关键,社会包容是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有效融入社会的前提条件。残障老人因生理缺陷或障碍,心理负担沉重,他们往往采取疏离社会甚至家人的态度,又因其获取社会资源能力不足,处于社会边缘而被社会忽略,以致社会融入程度偏低或难以融入社会。从社会包容的视角,分析残障老人存在经济收入偏低、社会认同度不高、行为互动缺乏、心理接纳程度低等方面的障碍,提出应加大关爱残障老人的宣传,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搭建社会互动平台,提高心理接纳程度和社会包容水平,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十五”期间残疾人就业的数据为基础,结合残疾人失业现状及其自身的特点,分析我国残疾人失业形成的原因。通过完善特殊法规、合理使用就业保障金、加强自身素质和劳动能力等措施保证其就业权的实现,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国际残疾研究的模式经历了宗教/道德模式、个人/医疗模式和社会模式。残疾社会模式否认残疾是个人问题,强调社会环境因素对残疾的限制作用,认为残疾是个人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残疾人权利是一种公民权利。残疾社会模式有许多具体模型,如功能限制模型、失能过程模型、政治结构模型等。国内残疾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还少有引入残疾社会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残疾养老保障体系的建构愈显迫切,但目前我国残疾人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残疾社会模式对我国残疾人养老保障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部分肢体残疾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要保证让这部分学生能全面发展 ,必须注重体育教育这一环节。高校体育保健课要针对肢残学生的特点 ,坚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安全训练”等原则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增强肢残学生运动功能的训练 ,以促进肢残学生增强体质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