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方言学界对毛泽东母语的研究成果,可以客观地分析毛泽东诗词中的方音押韵,这种方音押韵是毛泽东著作中方音现象的体现.毛泽东诗词中的方音押韵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自觉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他的格律诗上.二是自觉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他的词作上.毛泽东在诗词中运用方音押韵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更是他为了追求表情达意的效果,自觉运用方音的表现.毛泽东在诗词中按方音押韵的做法,体现了写传统诗词应该以现代口语的语音体系来押韵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翻译诗歌究竟要不要保留押韵?在译界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文章借助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论,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以下对策:对于押韵的翻译转换,译者应把握的总体原则是:适度区别对待汉诗英译与英诗汉译。具体处理策略是:原文押韵的,应尽力予以保留;保留确有困难的押韵,应以原文押韵为"原型",在押韵密度的选择上采取依次递减的策略;在坚持保留押韵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译文过度押韵的倾向。那种死扣押韵或坚决放弃押韵的做法都不可取。文章通过对《中诗英译笔录》中译例的分析,对所讨论的各种情况和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识字教材中的精品,其句式整齐押韵,用韵采用隔句押韵,使用了换韵形式;文中融汇大量典故,使其成为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固原“花儿”的押韵得出:固原“花儿”有十个韵部及儿化韵;有句句押韵、偶句韵、交韵、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共六种押韵类型;有押韵较宽、异调相押、虚词入韵等押韵特点。探讨固原“花儿”押韵的情况,对研究《诗经》押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研读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在无法使译文自然押韵的情况下采用的权宜之计和强行的押韵策略,并从语言、句子表达、风格等方面来分析这些权宜之计和押韵策略对译文的影响。进而以整个译本的质量来论证这些强行的押韵策略只是给译文披上了漂亮的押韵外衣,而译诗在本质上却无法称得上是自然、地道、不折不扣的英语诗。押韵俨然成了译者独创性的陷阱,译者愈想创新,采用权宜之法,离其所制定的翻译原则愈远。  相似文献   

6.
押韵是诗歌特有的艺术手法。押韵可以使诗构成声音的回环,便于激发读者的前后联想,易于沟通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加强诗结构的完整感和整体感;押韵可以增强诗歌语言的流畅、和谐、悦耳,是构成诗歌音乐美的“最起码的因素”(郭小川语)。所以,沈德潜说诗  相似文献   

7.
孙大雨的《屈原诗选英译》具有学者气度和学院派风格,译评结合、注释丰盈、弹性押韵是其主要的翻译特色。孙大雨运用“历史透视”与“价值判断”的方法对某些中外学者关于屈原其人其文的偏颇观点进行批评,并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提出翻译依据;音译加注、直译加注以及意译加注的结合有效弥补了翻译中的文化缺失,这种研究型翻译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息;普遍性和灵活性协调的押韵原则体现了严谨与自由相统一的译诗观念。  相似文献   

8.
转韵问题曹魏时期即已提出。刘勰之后,唐代王昌龄、《八种韵》均论及转韵。刘勰只是各种转韵说中的一家。从创作看,押韵转韵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这是《文心雕龙》转韵之说的创作背景。刘勰没有把转韵和风骨问题联系起来,没有考虑转韵即无力的问题,没有考虑到诗体观念影响着押韵。  相似文献   

9.
从越剧唱词的押韵特点、押韵的方式及节奏等方面谈越剧唱词的节律,以显示越剧唱词由俗趋雅的流变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华美的乐章——论徐志摩诗歌的音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人们总是提及押韵、回环复沓等手法而往往忽视了音节中的声母在徐志摩诗中的作用.本文着重从诗人在声母运用上的特点来看徐志摩诗歌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运用实验手段研究湖南沅江方言还是一项空白,文章简要介绍了语音实验的基本流程,并结合语音格局理论,初步分析了沅江方言的语音格局。通过与北京话语音格局的相应比较,多角度展现了沅江方言语音格局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大音希声”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提出的关于声音的美学观点。其“大音”即是“道”本身的声音,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最纯粹的声音。从这种声音派生出世界上一切可以称得上美好的声音。老子以“希声”之音为美,他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老子以“道法自然”的“希声”之音为典范,从而派生出了“弦外之音”的音乐审美观。而“弦外之音”的欣赏层面所揭示出的创造性思维则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过程。因此,了解和注重人们的审美取向,借鉴老子基于“道法自然”的“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思想,对现实的音乐审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门方言里,每个词语都有与语法结构相对应的轻重格式.轻重格式里的轻读音为石门方言的轻声.石门方言的轻声不限于重轻式,轻声音变主要表现为原有声调的变形.这种轻声引起的声调的变化是石门方言里惟一的变调形式.轻声变调所产生的调值一般与本调有关,与前后音节的声调无关,可分为语法变调、区别新旧词的变调和别义变调等.语法变调中的结构变调是石门方言轻声变调的主流.这些不同类型的轻声变调目前已出现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低音提琴是西洋四弦乐中琴箱最大、声音最低的乐器。如果把小提琴比喻成华丽的女高音,那么低音提琴就是沉稳厚重的男低音。与其它弓弦乐器一样,低音提琴的发音是靠弓毛与琴弦的摩擦而产生的。低音提琴的琴弦又粗又长,不易振动,很难控制发音。直接影响发音的是发音三要素,(即:发音点、弓速、压力),当然正确的持琴姿势、右手握弓方法、掌握杠杆力,以及左手按弦的力度和换把的速度、揉弦的频率等都对发音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演奏中要正确的处理发音点、弓速和压力三者的关系,以此来表现不同的音色,演奏不同的力度。右手的握弓、运弓正确使用杠杆力也对低音提琴的发音起着重要的作用。左右手是要互相配合的。左手按弦、抬落指、换把也是发音的重要保证。此外,演奏状态对于音乐的表现、技术的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发音是受诸多方面制约的,只有合理掌握了这些因素才能演奏出打动人心的音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整理大冶陈贵镇方言口语中的合音词来展示大冶方言语貌.大冶陈贵方言的合音词数量较多、类型较丰富、合音方式较灵活.有二次合音词、局部合音词、叠音词合音.有部分合音词与原词比较语义发生变化.大冶方言中的合音词是由急呼而形成的历史音变.这些合音词和大冶话中的情意变调一起,体现了大冶话作为方言口语的实用性、简洁性.  相似文献   

16.
多孔橡胶粉改性沥青降噪路面材料吸声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孔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降噪吸声特性,利用驻波管分别对30mm、40mm、50mm厚,孔隙率为20%的多孔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和孔隙率为4%的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了不同频率下吸声特性试验.分析了试件厚度、声波频率、材料、孔隙率、表面形态等对试件吸声特性的影响及材料吸声机理,并按1/3倍频测定了不同情况下材料的吸声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随试件厚度的增加吸声系数增大;随入射声波频率增大,材料的吸声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多孔隙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比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吸声效果明显提高.因而证明,用多孔隙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对铣刀磨损状态进行监测,笔者提出以铣削声音为监测信号的方案,搭建基于铣削声音信号 的刀具状态监测平台,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实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软件平台,并通过小波变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论 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5~2.O kHz,2.5~4.5 kHz频率范围内,铣削声音信号与刀具磨损有很好的相关性;切削参数的 变化也会对声音信号产生影响,其中主轴转速的影响最为明显。方案验证了用声音信号监测刀具状态是切实可行的,为 刀具状态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赋予诗歌独特的魅力。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英诗汉译的过程中 ,音乐美会削弱 ,丢失 ,甚至失去本来的面目。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 ,讨论了如何在忠实原作创作精神的基础上 ,再现原诗歌的音乐美。文章通过比较、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 :1.好的译本一定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 ;2 .音乐美是由源语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翻译观 ,以及翻译方法共同决定的 ;3.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 ,音乐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的。  相似文献   

19.
词汇音变是普遍存在的语音现象。文章基于音位、语音音变、音位音变和音位性重音等理论,阐述词汇音变类型。通过分析错误词汇音变实例,探讨词汇音变现象及应对措施。词汇音变研究有助于提高师生对音变的认知度,从而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改善发音并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声波发射时间编写了远场噪声预测的Kirchhoff积分程序,并通过静止介质中的静止点声源与匀速运动点声源的远场噪声预测验证了积分程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Kirchhoff积分程序可以获得远场噪声的有效声压和声场指向性分布.在来流马赫数为0.5且不计黏性的条件下,结合非定常流场计算程序与Kirchhoff积分程序对二维孤立振荡叶型诱发的远场噪声进行数值预测,获得了远场观察者的瞬时声压和声场指向性分布.研究表明,在30°,120°,210°和315°方向声压有效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