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共文明是随着个体生活、集群生活与公共生活划界之后,非特定主体在临时性的公共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风貌和精神状况,它的突出特征是行为主体的非特定性、行为者的身份平等性、公共规则的简易性。公共文明的表现程度与个体文明、集群文明密切相关。公共文明被破坏的内在原因是公共意识薄弱,外在原因是评价机制弱化,监督空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公共信用的提法、功能及体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3.
公共价值目前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学术界对其概念尚无统一规范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价值与公共价值观、社会价值等涵义的比较、分析,提出本人对公共价值概念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哲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从哲学反思与批判的角度研究公共管理生活。须以诠释公共管理哲学的定义为基础,认定公共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探究公共管理哲学研究的理论来源及实践依据;继而确定公共管理哲学研究包括公共管理生活、公共管理人性、公共管理利益、公共管理理性、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方法、公共管理发展等主体内容;进而阐明公共管理哲学研究具有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纵深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容体系和提高公共管理活动的自觉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迈克尔·桑德尔是美国当代公共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公共哲学思想以构成性自我观为理论基础,以公共善为价值取向,以复兴公共生活为实践旨归。他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公共性问题的哲学思辨,启示我们协调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提升公共伦理水平、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和开展中国的公共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程决策是一种存在于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公共性行动。在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具有公共理性、公共协商、公共制度三种公共表征。具体而言,公共理性是教师课程决策的公共性基础;公共协商有助于教师课程决策共识的达成;公共制度是教师课程决策的保障。学校公共生活中教师课程决策的实现需要唤醒教师的“公共人”意识;建立教师研究共同体,推动教师课程决策的公共参与和协商;建立教师公共意志表达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7.
公共信用评价是信用监管的核心制度。随着算法技术的迭代,其在公共信用评价中的优势也日渐显现。“数据+算法”的智能融合是算法嵌入公共信用评价的技术逻辑,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和提升社会信用水平则分别构成算法嵌入公共信用评价的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然而,算法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可能在公共信用评价中引发三重风险: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算法黑箱破坏评价公正性和数据质量影响评价准确性;法律风险,主要包括算法权力助推评价权力滥用和数据滥用危及隐私与信息安全;伦理风险,主要包括算法至上引发评价自主性困境和算法偏见破坏基于信用的分配正义。针对上述风险,在选择规制路径时宜采取“整体性视角”和“基于过程的方法”。在事前阶段,需要制定算法信用评价技术标准、建立算法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算法影响评估制度;在事中阶段,需要运用行政法治原则钳制行政权力、以信用及个人信息权利制衡算法权力;在事后阶段,需要完善公共信用评价异议申诉制度,同时强化对公共信用评价的算法审计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本文首先从学理上阐述公共管理和政治的准确定义;然后以历史逻辑的视角论述公共管理与政治活动具有同源性、伴生性、重合性以及公共管理对政治活动合法性的意义上的辩证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说到公共管理总不愿意和政治活动联系起来,或者说到政治活动总排斥公共管理,这与我们过去对政治涵义的理解存在误区有关。学术界对二者的定义有多角度的论说,但是对二者关系却没有深入阐明。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二者进行明晰地定义,并从历史逻辑上阐明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突发自然灾害频发,突发的公共危机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公共物品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通过突发公共危机条件下公共物品的供求特点的变化的分析,来揭示危机对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机理,最后再此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框架下的多中心公共物品供给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公共理性是有限理性、渐进理性,作为导向制度正义与政策正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尺度,其核心功能在于塑成权力的合法性与利益的协调性。它表达的是公正理念,倡导的是社会合作,追求的是协商民主,运行的是共赢思维,发展的是公共治理的逻辑。作为公共领域的核心精神,公共理性精神是和谐公共空间成长与良善公共生活营造所必需的一系列精神观念、文化要素与心理习惯。践行公共理性精神,就意味着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彰显公共价值、以公共的视野和思维逻辑进行治理,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达致公共生活的民主化与效能化。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共管理中,公共部门信用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加强管理.该文尝试提出公共部门信用管理这一概念,并且对公共部门信用管理的主要特征和效果体现进行初步的探讨:公共部门信用管理相对于私人部门信用管理,具有本质的公共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多样性特点;公共部门信用管理的效果,透过公共政策信用、公共服务的契约信用和公共管理的规则信用体现出来;公共部门应该通过倡导公共部门信用意识和意愿、提高公共部门信用能力、加强公共部门行为过程约束和强化、对公共部门行为效果的信用责任追究等来实施信用管理.  相似文献   

12.
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信用建设存在严重的信用信息瓶颈,具体表现为:公共信用信息分散与垄断并存、价值缺乏认同、开放缺乏法律支持、管理手段落后及不受重视等。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有利于加快社会信用建设进程、实现其价值及提高信用信息质量、连接信用信息渠道。通过对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实践的总结及开放机制的研究,应从重视信用信息价值、选择合理的开放形式、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行业标准、提高管理手段、扶持中介组织发展等方面来建立合理的开放机制,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开放。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个人信用缺失的根本问题在于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通过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对个人信用体系的公共物品属性的分析,得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模式,并提出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重建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公示原则是贯穿于物权法之动态范畴的基本原则,通过典型或非典型的公示形式将物权变动状况加以展示,从而决定物权变动效力的法律原则。而公信原则通过保障物权交易的安全,能增强公示制度的信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公共利益的研究忽视了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受到侵犯,尤其是受到公权力侵犯的事例屡屡发生,而各种防控措施都要么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要么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建议应以法律手段为主,而不应以政策等手段为主,应以程序法为主,而不应以实体法为主,来保护公共利益使其免受公权力的侵害;并科学理性地制订保护公共利益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6.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追求。改革干部选任方式,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根本途径。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公开政策规定,规范选任程序和坚持群众路线,实行量化积分和干部任用票决等措施,形成干部选任的科学机制,确保干部选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信力生成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法治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建立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的反映国家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信用、信任关系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司法文明的产物。司法公信力生成需要契合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需要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心理认同,需要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需要有与之配套的社会制度保障,只有这些基础性条件具备以后,司法公信力才可能逐步孕育并发展成熟。同时,司法公信力在其生成演化过程中也不可缺少理论层面的论证与支持,社会契约论、法治理论是促成司法公信力生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公众新闻是建立在"公众"问题上的一个概念。公众新闻的任务是使新闻能不断滋养生机勃勃的民主,不只是作为一种新闻方式,而更是作为一种普通人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从美国发源的公众新闻理论,很快在我国大众传媒土壤上生长起来,这种以公众与民主政治的密切关系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在国内许多媒体的尝试下,结合民生新闻的做法,很快成为我国公共领域中重要的部分,对当地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起到重要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公众新闻在我国的外部特征,并为其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金会的发展,实践中出现了滥用基金会从事借贷、信托活动、股权投资、为企业提供担保抵押等背离公益使命的现象。基金会未来到底朝着理想的公民社会前进,还是走向浪费社会资源的穷途末路,成为爱心人士的散财之道还是商人和官员的藏私之器,如何实现私法自治与公共干预的平衡成为研究的焦点。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成果,我国基金会与政府的应然关系是向伙伴关系发展,实际上两者处于互相依赖、协作的阶段。最后,从基金会制度的立法模式、内部治理中理事责任、利益相关者利益及外部双重管理体制四个方面探讨基金会制度中公法干预对私法自治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现代人",才是建设现代国家所需要的公民.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智识群体与生力军,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是现实公共生活健康发展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可通过理念宣扬、知识传播与实践训练等途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