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幼儿阶段是人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体质的基础阶段,特别是3-6岁幼儿的体质状况与我国未来国民体质强弱有密切关系。但是,我国3-6岁幼儿体质现状并不乐观,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涉及环境、政策、家庭、幼教等多个因素,解决幼儿体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从国内外3-6岁幼儿体质研究概况出发,对重庆三峡库区幼儿体质现状作初步探析,并分析影响三峡库区3-6岁幼儿体质的因素,希望能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以120名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3-6岁幼儿学习品质(教师评定问卷)和幼儿学习品质观察记录表,考察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样本幼儿的学习品质总体和各维度均呈良好发展态势;样本幼儿学习品质存在年龄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样本幼儿学习品质各维度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样本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基本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鉴于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是其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教师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品质,采用不同形式的方法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并且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品质,针对性改变教育方式或者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3-6岁儿童学习品质观察量表》为研究工具,将大同市城区及灵丘县H村设为抽样地区,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将被试样本分为两人一组进行雪花片自主建构游戏,用摄像机记录儿童雪花片自主建构游戏过程及搭建作品,依据《3-6岁儿童学习品质观察量表》对研究样本评分后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大同市3-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城乡差异及其3-6岁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在不同年龄班,城区各班幼儿在好奇心与兴趣、想象力与创造力维度的表现优于农村幼儿;在独立性方面却低于农村幼儿。在不同区域,城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学习品质各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农村幼儿在坚持与专注性、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习品质表现出显著差异,得分随年龄班的上升而上升。针对这种情况,今后应从教养方式、社会实践及提供操作材料方面入手,提高城区幼儿的独立性,加强农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135名4-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图片故事法测查幼儿道义推理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4-6岁幼儿的道义推理能力表现出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在不同规则领域中幼儿道义推理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4—6岁幼儿对禁止形式规则的推理成绩显著低于对义务和允许形式的推理成绩;4—6岁幼儿能很好的检测出同辈违反,但是对妈妈违反、特别是双违反的检测较为困难,随年龄增长,幼儿检测妈妈违反、特别是双违反的能力获得明显进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自编《幼儿责任感发展问卷》家长用问卷,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各市、县、乡幼儿595名,从集体责任感、过失责任感、任务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五个方面,对其责任感发展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幼儿责任感发展总体水平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感水平提高;在自我责任感方面,3~4岁是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在责任感的其他方面,4~5岁是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责任感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且女幼儿的责任感水平高于男幼儿;幼儿责任感的发展与其所在园性质、父母文化程度以及主要教养人有关,而与同住的兄弟姐妹个数、家庭类型、父母职业和父母年龄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沈阳市三所普通幼儿园355名3-6岁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学习品质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已有的学习品质教师评定问卷和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4-5岁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幼儿问题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孩问题行为多于女孩。(3)幼儿问题行为中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因子与学习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不注意-被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情感与社会性个别测试量表》对陕西省24所幼儿园共计432名幼儿进行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3-6岁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城乡差异显著;小中大班级同伴冲突情境下得分在性别和城乡上差异不显著,小班中班城乡幼儿社交回应策略差异不显著,大班城乡幼儿社交回应策略差异显著。总体来看,乡镇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水平总得分及同伴冲突情境下的得分均低于城市幼儿,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乡村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从幼儿家庭、教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等方面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3-6岁儿童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的发展特点,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变化,选取120名3-6岁儿童为被试用“草莓酱任务”“找鸡蛋任务”以及Panamath进行测查,结果发现,3岁儿童就已经具有初步的比例推理、空间类比能力;儿童在3-6岁期间,比例推理、空间类比、近似数量系统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三者之间相关性显著,但这种相关性在3-6岁阶段随年龄增长而减弱。控制性别与年龄后,3-6岁儿童的比例推理与空间类比可以预测儿童的近似数量系统,比例推理能够调节空间类比对近似数量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海院 14 0名教职工进行了体质测定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 1)总体测试人群中体质综合评定等级分布情况为 :优秀 2 6.4% ,良好 3 2 .2 % ,合格 3 6.4% ,不合格仅占 5 %。男教职工情况优于女教职工 ,甲组女教职工优于乙组女教职工。 ( 2 )海院教职工体质特点具有良好的身体形态 ,较好的身体素质 ,与全国成年人相比除女教职工的握力和体前屈外 ,其余各项指标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但身体机能较差 ,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 3 )针对教职工体质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对其毕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考察不同策略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延迟满足水平有何影响,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设置一定的游戏情境,对三个年龄阶段(3岁、4岁和5岁)的幼儿实施6种不同的延迟满足策略。结果显示:延迟策略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幼儿的延迟满足时间;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无论使用哪种延迟策略,幼儿年龄越大,延迟满足时间越长;6种延迟策略的使用对幼儿延迟满足时间的影响有显著差异,3-5岁幼儿的使用延迟策略中,注意转移策略最好,榜样强化策略次之,语言策略最差。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