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1世纪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中华民族成员的创新精神 ,必须基于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历史地、辩证地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再认识 ,就会发现 ,它是多元的、发展的 ,它既包含了后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封建糟粕 ,又在其多元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中产生和积淀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并导致对自身积极否定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精华归结起来就是 :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贵在自得的主体建构 ;注重感悟的思维方式 ;质疑革新的精神动力。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点 ,反映了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 ,在新世纪语文教育中应当进一步得到弘扬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魏晋风度是对魏晋文士的独特行为风姿的综合概括。它的产生和形成,乃是魏晋文士在丧失精神家园的恐惧、痛苦、悲哀和焦虑中,苦苦追寻人生出路,并按新的玄学人生观和生命范式去塑型自己的人生之在的必然结果。在不同时期,玄学的理论模式也不一样,但其核心要旨是“任自然”。这虽然是一种很难企达的人生境界,但它却有力地促进我国审美文化的发展,并奠定了我国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精神品格,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共产主义人生观与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是根本不同的。它对人生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把唯物论贯彻到人生观,正确地解决了人生观的本质问题;把辩证法应用于人生观,正确地解决了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问题;把实践论引入了人生观,正确地解决了人生观的基础问题。它在人生观的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地回答了人生的理想、目的、价值、原则、态度和道路等根本问题,创立了科学而完整的人生观,完成了人生观中的伟大革命。一、共产主义人生观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理想我们所讲的人生理想,就是与人生奋斗目标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它鼓舞  相似文献   

4.
和肇庆的历史一样古老的民俗共生的八音班,约产生于清中叶。它综合了众多的民间音乐艺术的精华,虽然它与民间曲艺有些相似的特征,但归入民间器乐乐种更为恰当。自从它产生以来,就与民间节庆风俗、信仰风俗、人生礼俗等民俗活动相随。正是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它在没有任何外来的经济支持的情况下,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音乐体现了它独特的音乐文化价值,围绕民俗为当地人提供的服务中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亚宁 《南都学坛》2005,25(6):117-118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人生价值观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导向价值;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对跨世纪一代新人的成长具有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6.
魂灵文学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起了相应的积极作用。从社会角度看,它既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面貌,又曲折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理想、意志、愿望;从文学角度看,它丰富了文学宝库,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学的发展。它的产生受中国古代神话、道教思想、巫文化和西方佛教思想的影响;它的发展受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同时不管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作家世界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楚歌在不同地域的文本中证实了它在先秦时代产生、漫衍与繁荣的过程,它以其特有的形式,被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接受并大量呈现于现实生活之中.由于当时口耳相传,载于典籍的楚歌不逾百首,所包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或关联各种历史人物,直言褒善贬恶的价值判断;或揭示世道人心,表明进退出处的人生态度;或创造文学原型,表现感动人心的爱情主题;或感时伤世,抒发对社会、人生的生命喟叹.先秦楚歌无论表达怎样的文化思想内涵,绝大多数歌曲都与一个感动人心的人物故事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歌词镶嵌于故事之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艺术生命体,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多层次的内涵,艺术地再现生活,揭示出人生哲理。它通过圣地亚哥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论证了作者的人生观:超越极限———人类最高贵的自信;精神的胜利———人生的真正胜利;在理想追求中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9.
90年代散文创作中人文精神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90年代是大众文化的年代,也是散文创作有所作为、能够产生“散文热”的年代。在这种状态下,负载人文精神、寄寓人文理想的散文有了充分表现的空间。这类散文往往是以这样几种方式出场的通过对现当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剖析,表现出对历史与人生的严肃审度;借山川景物感悟人生真谛;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与关怀;把握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当代的反思意识;等等。这类散文的出现,给90年代散文创作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0.
典藏文本是图书馆重要的研究资源.《张爱玲典藏全集》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再现作者在那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的真实体现,揭示作者在那一时代所特有的苍凉人生.探寻张爱玲小说中苍凉美的产生,在于张爱玲生命文本中苍凉人生的历史体验、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室内观赏植物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及审美意识的改变,将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已蔚然成风。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呈现出自然化、多样化、特色化的趋向,渴求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与休憩,以缓解紧张的工作气氛和精神压力。观赏植物成为了各类室内场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装饰元素。本文就室内观赏植物的形成历史、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文化形态的特性,网络文化的特性使网络用户作为主体参与网络活动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主体的特点。大学生是网络文化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研究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互动关系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现代音乐在当今时代已广泛地渗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因此对现代音乐作各方面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于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在节奏、节拍方面的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关于现代音乐节奏、节拍的训练方法。目的在于在比较中找到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在节奏、节拍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寻找快捷、适用的方法,以提高教学之效率。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死亡意识既不同于西方现代的死亡意识,又迥异于传统文化中的死亡意识,具有强烈的现代个性色彩。他将死亡与新生、自我与历史、民族、传统紧密地统一在一个充满悖论的个体之内,并且上升到生存本体意义,因而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内蕴。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ibull理论,实验研究了新型陶瓷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刀具破损寿命的统计特性,分析了抗弯强度Weibull模数与刀具可靠性的关系,确证它可以作为陶瓷刀具可靠性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左传》的梦境描写几乎涉及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左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对《左传》的梦境描写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探求记梦在春秋社会表现出的规律并由此而窥探春秋时期相关的社会特点;其次由社会而及记梦,分析记梦在春秋社会中的运用情况,探求其在反映社会历史真实中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质;再次从美学特征、结构、语言等方面总结《左传》梦境描写的文学特色;最后阐述了《左传》梦境描写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命”是池田大作思想中的核心概念。1972年,池田大作就开始对生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生命”一直是他讨论的中心问题。池田大作“生命”概念有三层含义:个体生命、宇宙生命和价值生命。个体生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命,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宇宙生命是指宇宙蕴含着诞生生命的力量,宇宙本身是一个超越生死、永恒生命的实际存在,并与人的生命深处相契合;价值生命是指生命的尊严和人对生命的尊敬,是池田大作生命概念中的最核心内容。池田大作思想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生命的精神,生命的光辉是其思想体系的根本特色。池田大作生命思想是东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21世纪人类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是对心理压力在文献检索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有3方面:一是校园生活压力,包括恋爱压力、人际压力、同居与性的压力、消费压力和适应压力;二是学业理想压力,包括生活乏味压力、目标不明压力和考试压力;三是自我成长压力,包括寻求自立压力和渴望沟通压力。(2)通过信、效度检验,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的理论维度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信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相关要求。(3)心理压力量表的各维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9.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办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几年扩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高师院校如何在规模扩展的情况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实际,在构建扩招后的高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周易》的生命哲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易》生命哲学把整个世界看成是生命现象,并以其生生之理,将宇宙生命与人类生命打成一片。宇宙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合一又是道的合一。《周易》生命哲学又强调,道的根源在于有价值的普遍生命。人道为发展变化之道,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尚同天志,汲取普遍生命的精神,又在于人类本身刚健有为的创造精神。《周易》在刚健精神上建构了人文主体本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