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保险风险证券化视角的巨灾风险管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在分散巨灾风险、补偿巨灾损失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从我国国情出发,阐述了利用保险风险证券化手段化解巨灾风险的紧迫性,并结合国外相关产品的比较分析,从政企职责界限、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市场供给体系、产品信用评级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推进巨灾风险保险证券化发展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美国农业巨灾保险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巨灾已经成为威胁全球的灾害事件。美国通过“特别灾害救助计划”、“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和其他办法积极开展农业巨灾保险,并且采取了财政、税收、再保险和紧急贷款,特别是农业巨灾证券化等手段来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实践证明巧妙利用农业巨灾保险这种社会互助形式,基本建立农业经济“安全网”,可以起到稳定农业经济、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的作用。这些为我国开展农业巨灾保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大量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的出世。介绍巨灾保险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重点分析巨灾期权产品及其在转移风险中的机理,分析将巨灾期权引入我国保险市场的积极意义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大量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的出世.介绍巨灾保险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重点分析巨灾期权产品及其在转移风险中的机理,分析将巨灾期权引入我国保险市场的积极意义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再保险合同是指保险人以其所承保的危险向他保险人保险的保险合同。它具有分散风险的作用,但与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相区别。再保险合同一方面离不开原保险合同,另一方面则是独立于原保险合同的。在性质上,再保险合同具有责任保险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风暴潮灾害是中国沿海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破坏程度最大的一种海洋灾害 ,常常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由保险公司承保风暴潮巨灾风险 ,应是必然选择。但是保险公司必须十分重视巨灾保险经营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再保险就是其应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构建完善的中国再保险市场 ,则是我国保险公司实施再保险业务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政策支持、政府推动、立法强制、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从构建我国巨灾风险事件紧急处置机制、巨灾风险综合保险体系、创新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完善巨灾风险再保险机制、提升全民保险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保险保障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的农业保险模式相对落后,改革目前的农业保险模式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吉林省农业保险模式的创新应以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政策性保险,建立再保险、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风险预警机制,并发挥吉林省的科研优势。  相似文献   

9.
"保险+期货"试点是对粮食价格风险进行市场化管理的积极探索.与托市收购政策和价差补贴相比,"保险+期货"的保费水平较临储费用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实现农户价格风险转移的梯度效应,发挥了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精算和风险管理的技术优势,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影响现货价格的市场形成,可以增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硬约束及其透明度,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规避国际规则对农业直接补贴的限制."保险+期货"在运行中存在价格发现机制不健全、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市场容量有限、场外期权存在缺陷、资金支持不足以及存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隐患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大面积推开.为了推动"保险+期货"的发展,要将其定位为国家粮食价格风险管理市场化手段的重要工具,逐步将其纳入政策性保险体系,建立政府与保险、期货市场的风险共担体系,发展农产品期货和场内期权以及探索收入保险.  相似文献   

10.
再保险是在直接保险业务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产生的,通过再保险机制,能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再保险法律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对于确保再保险发挥作用和再保险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的再保险法规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再保险业发展对再保险法律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再保险法律制度的设想,主要有:从立法上完善再保险组织架构;改善再保险市场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业对再保险业的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由于能够成功实现贷款风险的转移,为金融机构放松风险控制提供了条件,由此产生了极其严重的道德风险.次级贷款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帐方法和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而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通过负向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的抑制,通过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效应影响企业投资,使得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证券化是我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发展的一种有机结合 ,它对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房地产和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分配、稳定证券市场 ;它可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分散风险。房地产证券化具有扩大资本市场、增强不动产市场流动性、保持不动产市场稳定性和提高投资者效益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一般被认为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非信息敏感"设计,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大量质量良好的资产支持证券却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获得流动性.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将投资者信心引入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问题分析,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对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资产证券化设计所传递的积极信号能够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时,投资者就会提高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从而提升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体现在随着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增强,投资者对资产支持证券的定价会出现显著的超额收益;在投资者信心大幅度丧失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会迅速枯竭,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建议在资产证券化监管与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投资者的信心,加强资产证券化相关信息的披露,合理安排对资产证券化设计创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缺少二级市场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永远是不完整的市场。由直接转让住房抵押贷款合同所形成的二级市场,效率是不高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最大限度上克服直接转让的缺陷,促进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走依靠证券化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世界,它给全球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灾难。这场危机,对于对外依存度很高的中国台湾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文中试从美国次贷危机入手,将中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地区")的房地产证券化和美国的房地产证券化的关系进行探讨,指出台湾地区目前的房地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所凸显的潜在危机因素,以及得出了台湾地区房地产证券化在美国次贷危机下可能使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甚至是二者进入恶性循环螺旋。最后总结美国次贷危机对台湾地区房地产证券化的启示并提出建立弹性房地产证券化体系和认真对待专业资产评级公司对证券的评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伴随国际经济动荡与国际市场风险的不断加剧,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反而出现逆市爆发性增长。西方发展成熟的跨国公司理论对于探讨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不适用或者不完全适用中国公司,借助最新研究成果,将中国公司对欧美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真实选择权”理论进一步推广至广大发展中国家,并建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中国公司2010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分析认为,作为新兴市场的典型代表和“世界加工厂”,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就是在海外建立或获取一种“真实选择权”,以规避日益扩大的国际资源价格风险与人民币汇率风险;换言之,国际市场风险越高,海外“真实选择权”价值越大,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就越多,反之亦然。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010年以来中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月度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完全支持“真实选择权”理论。  相似文献   

17.
以信息扩散和情绪传染为羊群行为形成驱动力,依据信息种类和来源、投资者改变交易量或交易方向以及订单买卖方向赋予羊群行为“内部”和“外部”、“隐性”和“显性”、“买入”和“卖出”等不同属性。在包含两只具有不同特性股票的人工股票市场中,对羊群行为形成机理及其对股票风险形成和传染的作用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在无法获悉股票内在价值信息时,基于自信心和风险厌恶的情绪传染将引发显著的总体市场羊群行为;从单一股票风险形成来看,羊群行为导致股票价格波动扩大,其中隐性卖出羊群行为更好地解释了价格下跌风险;从股票间风险传染来看,当股票价格明显背离其内在价值时,内部羊群和外部羊群的交叉作用将导致风险传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究竟能够稳定市场还是给市场带来危机?文章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探讨了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因而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随后,从“治理理论”和“短期行为理论”两个角度对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二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较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股票流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既丰富了股票流动性及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文献,也给管理层及上市公司从微观视角认识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新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要求广泛的社会和市场条件 ,如成熟的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和担保市场。房地产证券化要求一级贷款市场为抵押贷款 ,而目前我国多采用担保贷款 ,如保证贷款、质押贷款等 ,这些贷款方式将贷款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 ,不适宜于建立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开展房地产证券化 ,就要规范、量化抵押房屋 ,要规范住宅抵押贷款行为 ,建立可操作的抵押贷款法规和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社会和法规条件 ,但可以做一些预研究或在条件成熟地区 (如深圳 )做小型试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香港资产证券化的背景、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的使命与业务模式,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的三大使命包括促进香港住房按揭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促进香港银行体系及货币的稳定,推动香港按揭证券及债券市场的发展与提高居民的住房拥有率;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贷款投资组合、按揭保险计划与按揭贷款证券化。本文也详细介绍了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的资产证券化计划:有担保按揭转递证券化计划与Bauhinia按揭证券计划,并介绍了香港资产证券化的经验,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资产证券化试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