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跨时间稳定性以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量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以及中国大五人格问卷对4所高校大二学生间隔半年进行两次调查,共追踪到179名被试。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反社会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7.055,P〈0.01),其余人格偏常维度上时间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分裂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以及自恋型人格偏常维度上性别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682、16.641、7.060、21.420,P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极其显著正相关(t=6.092,P〈0.01),而宜人性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呈显著负相关(t=-2.169,P〈0.05)。结论:大学生人格偏常维度具有稳定性,神经质和宜人性与人格偏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对抑郁的影响,并考察其心理韧性与性别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PP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57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抑郁检出率为28.1%;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与抑郁呈负相关(r=-0.39,P <0.01),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r=0.46,P <0.01),心理韧性与抑郁呈负相关(r=-0.32,P <0.01);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在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β=-0.12,P <0.001),相比男生,心理韧性对女生的抑郁影响更大。结论:大学新生主动性人格与抑郁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某高校选取704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生活节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自我控制与生活节奏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1);生活节奏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09,P<0.01)。自我控制水平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41, P<0.01),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正向预测生活节奏(β=0.49,P<0.01)。生活节奏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22,P<0.01)。生活节奏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059,占总效应的20.7%。兴趣爱好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到调节作用(β=0.084, t=2.73,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探索人格障碍与人格偏常特质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南京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群体,实施问卷测量,采用SPSS23.0与Mplu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女性回避型人格障碍得分显著高于男性,而分裂型、自恋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多维度特质模型中,在5个维度与25项特质上部分特质存在性别差异。②在女性样本中,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敌意和焦虑、欺诈、冷漠特质相关;而在男性样本中,人格障碍与负性情感、解离、失抑制和分离恐惧、敌对、持续性、多疑、避免亲密特质相关。③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在敌意维度和人格障碍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④欺诈和冷漠特质的交互作用对人格障碍起到反向调节的作用。结论:人格障碍和人格偏常特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2)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3)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青少年人格特质、生活满意度与网络成瘾的现状,并检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笔者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 简式版、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607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格特质、生 活满意度和网络成瘾总分的得分分别为(161.10±20.52)(181.37±30.13)(50.73±14.81);青少年人格特质除神经质(r 值为0.32,P 值均<0.01)、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及总分与网络成瘾总分之间均呈现显著负相关(r 值分别为-0.11~-0.42,P 值均<0.01);严谨 性(β =-0.54,t =-6.16,P <0.01)、宜人性(β =-0.29,t =-3.41,P <0.01)、神经质(β =0.42,t =6.37,P <0.01)对网络成瘾预测作用具有统 计学意义,可以解释网络成瘾19.22%的变异。环境满意度(β =-0.86,t =-6.43,P <0.01)、学校满意度(β =-0.21,t =-2.59,P < 0.01)、家庭满意度(β =-0.17,t =-2.17,P <0.01)对网络成瘾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解释网络成瘾18.98%的变异;生活满 意度在人格特质各维度及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分别为17.90%,17.27%,15.21%,14.62%, 14.57%,14.65%;中介变量生活满意度、自变量人格特质对因变量网络成瘾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结果范围均不包含0。青 少年生活满意度、网络成瘾均处于中等偏上程度,未达到乐观水平;其中,严谨性、宜人性、环境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家庭满意 度能正向预测网络成瘾,神经质负向预测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在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目的抽样法对32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离职倾向与组织导向偏差行为的关系,以及情绪耗竭在离职倾向与组织导向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发现离职倾向在年龄、学历和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离职倾向与组织导向偏差行为呈正相关(r=0.398,P<0.01),离职倾向与情绪耗竭呈正相关(r=0.510,P<0.01),情绪耗竭与组织导向偏差行为呈正相关(r=0.486,P<0.01)。临床护士情绪耗竭对离职倾向与组织导向偏差行为之间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9%)。因此,组织导向偏差行为对离职倾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通过情绪耗竭程度的深化,临床护士的离职倾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将79例CVA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吸入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剂,B组为A组基础上加孟鲁司特钠口服,并随访6个月观察各自复发情况。结果B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与A组比较明显缩短(P〈0.01),其复发率也较A组降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CVA疗效明确,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花狭口蛙两性异形及其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81只(其中33雄,48雌)花狭口蛙(Kaloula pulchra pulhra Gray)成体标本采自肇庆北岭山地区,对其成体雌雄异形、繁殖行为和生境等进行研究.成年雌雄蛙的体长(t=38.882,df=79,P〈0.01)、体重(t=11.299,df=79,P〈0.01)、头长(F1,79=3.27,P〈0.05)等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成年雌雄蛙的头长(F1,79=3.27,P〈0.05)、平均耳径(F1,79=1.91,P=0.172)、吻长(F1,79=0.02,P=0.878)、眼间距(F1,79=0.003,P=0.957)等其他局部特征与体长皆呈正相关.花狭口蛙的繁殖策略为r-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神经质作为中介变量.方法: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和工作满意度量表(WSQ)对345名医护人员进行施测,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同的关系.结果:(1)医护人员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11,P<0.05; r=0.15,P<0.01);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掩饰性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r=-0.20; r=-0.17,P<0.01);主观支持分别与神经质和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r=-0.20; r=-0.17,P<0.01);(2)医护人员的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及神经质对工作满意度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医护人员的神经质在主观支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1.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的人格替代模型是诊断和评估病态人格的混合模式,应用中有帮助诊断、指导治疗的优势。对江苏省3所高校在读生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人格替代模型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欺骗(t=3.524)、焦虑(t=-3.207)、抑郁(t=-2.292)、随境转移(t=-3.088)、情绪易变(t=-8.242)、敌意(t=-2.367)、回避亲密(t=-9.533)、不负责任(t=-3.169)、顺从(t=2.033)、不寻常信念(t=2.856)、退缩(t=-2.487)、冲动(t=-6.166)人格特质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他人格特质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负性情绪(t=-3.173)、分离(-3.893)、脱抑制(t=-4.022)人格维度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精神质及对抗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家庭收入水平、自评健康状况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大学生群体之间性别差异的情况并不统一。人格特质及人格维度存在性别差异,且会受到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水平和自身健康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RP水平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代谢综合征(MS)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立普妥对CHF代谢综合征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20例CHF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常规应用心衰治疗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立普妥干预前后血清CRP和LDL-C的变化。另选30例无心衰MS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心衰代谢综合征患者CRP、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衰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的CRP水平和心衰程度呈正相关(r=0.14,0.21,0.32,0.39,P〈0.05)。CHF患者的LDL-C水平和心衰程度亦呈正相关(r=0.21,0.33,0.46,0.50,P〈0.05)。药物干预组立普妥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LDL-C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干预组患者给予立普妥干预治疗4,8周后比较CRP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且与应用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r=0.11,0.34,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CHF代谢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研究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影响及校内人际关系在两者中的中介作用.采用类型随机抽样法,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的3 718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校体育环境,大学生自我关怀,校内人际关系等信息,利用SPSS统计软件内置的Process分析工具,构建变量间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通过Bootstrap再采样算法考察中介效应的统计显著性.结果表明: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和校内人际和谐性呈正相关(r=0.217,P<0.001;r=0.065,P<0.01),与校内人际隔阂性呈负相关(r=-0.129,P<0.001);校内人际隔阂性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呈负相关(r=-0.443,P<0.001),校内人际和谐性与自我关怀能力呈正相关(r=0.247,P<0.001).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β=0.163,P<0.001),校内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2%.学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的发展可产生影响,同时校内人际关系在学校体育环境与大学生自我关怀能力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冠脉病变范围和Gensini评分的关系,并探讨MHR预测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脉病变(冠脉病变50%及以上)的患者16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56例,单支病变者)、B组(54例,2支病变者)、C组(55例,左主干病变或3支及3支以上病变者)3组;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Ⅰ组(59例,Gensini积分≤20分)、Ⅱ组(51例,Gensini积分21~40分)、Ⅲ组(55例,Gensini积分40分)。探讨MHR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及其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组MHR显著高于A、B两组(P0.01),B组MHR显著高于A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HR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Ⅰ组r=0.97,P0.01;Ⅱ组r=0.979,P0.01;Ⅲ组r=0.957,P0.01。ROC曲线显示MHR下面积为0.657(95%CI:0.572~0.741),当MHR诊断临界值取0.42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50.9%,特异性为68.2%。结论患者冠脉病变范围越大,其MHR水平越高,MHR可作为预测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临床参考值。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等,调查南京市三所高校236名大学生,考察其内外倾、神经质(情绪性)、精神质这人格三维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人格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1)内外倾人格特质受生源地(成长环境)的影响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多偏外向;(2)学习压力与神经质维度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学习压力越大,情绪越不易稳定;(3)不同层次大学生神经质(N)维度间差异显著;(4)健康状况自评不同者在内外倾、神经质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5)大学生的经济状况等未对人格各维度产生显著影响;(6)大学生的外倾性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神经质(N)得分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得分之间呈中等程度明显负相关。可见,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调查了人格特质如何影响成就动机,以及怎样影响成就动机。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以及成就动机量表(简称hMS)对绍兴文理学院的15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论是:(1)在N维度的研究上,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相反的,在规避失败时,其成就动机与P、N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E维度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Ms、Mf均与L维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大学生人格特征相对于其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中,神经质维度(N)与内外向维度(E)能够为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而精神质维度(P)和神经质维度(N)能够为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提供很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1]、[2]文中指出,用初等变换可把任意矩阵A化简为,用矩阵等式可表示成ABQ=其P,Q非奇异矩阵,并称A等价于本文利川(*)式探求一般线性方程组Ax=b的可解性及在有解时解的结构.有定理 设A∈C~(m×n)(C~(m×n)表示复数域上mxn矩阵的全体),P,Q分别满足(*)式的m,n阶非奇异矩阵,且Q=(q_1…q_rq_(r+1)…q_n),P~(-1)=(p_1…p_rp_(r+1)…p_m),则(i)q_(r+1)…q_n是(1)的导出方程组Ax=0的一组其础解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糖水平与IL-6和TNF-α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初诊T2DM患者27例血糖控制良好(HbA1c〈7%)T2DM患者及20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者的IL-6和TNF-α水平,同时监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体重指数(BMI)等。结果初诊T2DM组血清胰岛素、各炎症因子及血糖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糖控制良好T2DM组TNF-α和IL-6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相关分析显示IL-6和TNF-α与性别、BMI和空腹胰岛素等均不相关,但与空腹血糖(r=0.38,P=0.03)呈显著正相关,与总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19,P=0.04)。结论人类空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在T2DM病人中明显升高,其与血糖浓度有关,与肥胖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中生坚毅品质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10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和山西省两所中学的377名初中生采用学习投入量表、坚毅量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SPSS 26.0 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 Bootstrap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初中生坚毅品质得分为3.166±0.532, 学习投入得分为4.559±1.227,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为 2.332±0.228。2)坚毅品质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r=0.487,P<0.01),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0.192,P<0.01),学习投入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呈显著正相关(r=0.319,P<0.01)。坚毅品质对学习投入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为1.021,相对效应值为90.92%),且未来时间洞察力在坚毅品质和学习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08,相对效应值为9.62%)。结论: 初中生的学习投入受到坚毅品质的影响, 坚毅品质也可以通过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习投入,可以培养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来促进初中生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与相关人格特质维度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的大二学生,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DSM?5)中的人格问卷(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DSM?5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ID?5)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负性情感、分离、对抗、脱抑制和精神质这5个人格维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4~0.140,P>0.05);在避免亲密人格特质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36,P<0.05),在其他24个人格特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525~1.095,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在避免亲密这一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提示了高校心理教育应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